天天看点

这就是亲美的下场?12月23日,德国商会警告立陶宛,美却在看热闹

作者:环球调查局

世事如棋局局新!

越来越多迹象表明,随着世界各国相继崛起,当初所谓“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早已成为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多超多强”的多极化格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拥护和平,主张合作共赢、携手发展的国家正在受到更多国家的支持与称赞,反观那些一味依仗霸权、满世界胡作非为的国家,则正在遭到国际社会的抵制与反制。

这不,一向仗着有美英撑腰便四处挑事的立陶宛,便遭到了德国的制裁警告。

这就是亲美的下场?12月23日,德国商会警告立陶宛,美却在看热闹

23日,德国商会写信警告立陶宛政府,称德国企业对立方与中方的关系“极为关注”,若立陶宛不找出一些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改善与华关系,那么德国将关闭在立陶宛设立的工厂,其中主要包括泥炭、激光和汽车零部件等加工厂。

很显然,由于近期立陶宛政府不断上蹿下跳、对华挑衅,导致自己被制裁,包括德国在内的一系列在立陶宛有生产线的第三国公司也产生了担忧——若一旦立陶宛遭到制裁,那么在其境内生产加工的产品,很可能无法销往中国。

如今,德国对立陶宛发出警告,无外乎就是想说——你要是敢连累欧盟被制裁,那么欧盟就会率先一步,对立陶宛发起制裁。

此外,不得不注意的是,就在德国向立陶宛发出“制裁警告”当天,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也向其发出了警告,称为了回应立陶宛对白方采取的“钾肥”禁令,或关闭立陶宛与乌克兰之间的货物过境通道。

然而,同样在23日,立陶宛总理希莫尼特与美国务卿布林肯通话,试图向美国“求助”,但布林肯却只给了一句“美国会支持立陶宛”的口头承诺,如然后就没下文了。

很显然,对于正在遭受德国与白俄罗斯“双重施压”的立陶宛,美国又一次选择了作壁上观、在一旁看热闹。而这,无疑是在将立陶宛往绝路上逼。

为什么这么说?

这就是亲美的下场?12月23日,德国商会警告立陶宛,美却在看热闹

立陶宛总理因格丽达·希莫尼特

1,作为总人口仅280万人的欧洲小国,立陶宛全年GDP还不到500亿美元,再加上石油、天然气资源匮乏,产业薄弱,主要经济支柱就是加工制造业,也就是帮其他欧洲国家做些代加工、生产的活。

也正因为这种“极度依赖外国投资”的情况,不仅令立陶宛经济难有起色,还很容易因国际局势动荡而陷入危机。

例如,疫情之下,全球经济进入寒冬,法德等国的外贸行业大受打击,对于在立陶宛的生产线需求自然会减少。再加上时不时发生的外贸关税问题,立陶宛的“代加工厂”行业也经常受到波及。

所以,历史上“风光无限”的立陶宛,如今就沦落成了欧洲的“贫穷国”代表,也是当初英国脱欧时、拼命想甩掉的“穷亲戚”之一。

这就是亲美的下场?12月23日,德国商会警告立陶宛,美却在看热闹

2,此次德国与白俄罗斯的警告,对立陶宛来说,绝对是一记重击。

一方面,德国是欧洲工业大国,其生产的汽车主要销往中国,若因为使用了立陶宛生产的零部件而无法进入中国,那么损失是极为严峻的。

再加上,除了德国之外,其他欧洲国家都在立陶宛设有工厂,若影响扩大,受到波及的不仅是德国,将是整个欧盟。

试想一下,若德国宣布关闭在立工厂,那么其他欧洲国家势必也会效仿、对立发起制裁。届时,全年GDP本就只有500亿美元的立陶宛,势必会面临经济崩盘的下场。

另一方面,白俄罗斯地处立陶宛与乌克兰中间,一旦切断货物过境通道,那么立陶宛就将迎来“财物两空”的悲惨下场。

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疫情肆虐,供应链危机加剧,欧洲物价飙升的情况下,白俄罗斯要是出手制裁,那么立陶宛不仅将面临经济“崩盘”,社会稳定性也将打算打击。

最糟糕的是,除了货物通道,白俄罗斯境内还有一段天然气管道,一旦白方采取“断气”措施,那么立陶宛将迎来一个极度寒冷的冬季。

不得不说,立陶宛这回确实是踢到铁板了。

这就是亲美的下场?12月23日,德国商会警告立陶宛,美却在看热闹

3,立陶宛如今正陷入“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处境。

尽管,作为欧盟一员,面临制裁的立陶宛会萌生向欧盟求救的想法,而欧盟出于条约与道义,也有理由出手相助。但要注意,立陶宛最近招惹的可都不是普通国家,欧盟要想帮立陶宛,只会把自己拖下水。

所以,在明摆着的利弊面前,欧盟并不会帮助立陶宛。而德国此次警告立陶宛,显然也给出了立场。

事实上,早在之前,德国企业就因为中立关系紧张,向立陶宛政府表示了严峻担忧,要求其停止胡搅蛮缠、搅乱局势的行为。但如今看来,立陶宛显然没当回事。

此外,新上任的德国总理朔尔茨也公开表示过,将继续促进与中方的务实合作,并强调对华政策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符。

很显然,立陶宛妄图“绑架”欧盟对华施压的不轨图谋,早就宣告了失败的结局。

这就是亲美的下场?12月23日,德国商会警告立陶宛,美却在看热闹

别忘了,当初欧盟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发展、改善各成员国经济,而不是为了帮谁出头。谁要是敢捆绑欧盟利益、满足私利,那么它被欧盟抛弃,也不过是迟早的事。

此外,除了向欧盟求助,立陶宛势必还会向美国求援。但问题是,在疫情、社会等危机的层层打击之下,美国早就自身难保了,为了应对供应链危机,也曾多次向华表示求助之意。

试问,美国连美国都救不了,哪来的本事救立陶宛呢?

因此,在欧盟、美国都自身难保的当下,立陶宛继续胡作非为、搅动国际风云,只会落得一个鸡飞蛋打、惨淡收场的结局。

最后,且谈3点粗浅看法吧。

第1,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强如美国,尚且不能例外,更何况是立陶宛呢?

尽管,近几个月里,立陶宛为了讨好美国、不断对中俄施压的行为,确实从白宫手里得到了一些军备与贷款;但这些只是一时、不长久的利益,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甜蜜的陷阱”,之后要付出的代价将是极其惨重且令立陶宛难以承受的。

这就是亲美的下场?12月23日,德国商会警告立陶宛,美却在看热闹

总之,千金难买早知道,万金难买后悔药,究竟是一错再错、饱受制裁,还是幡然醒悟、回头是岸,立陶宛可真得好好想想了。

第2,事实再次表明,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有的只是永恒的利益。

作为欧盟一员,立陶宛想的不是如何通过自身努力脱贫,而是通过讨好美国、得到“奖赏”,这种行为往小了说是“耍小聪明”,往大了就是“居心叵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绑架”欧盟整体利益。

很显然,虽然立陶宛是欧盟一员,但从来没有认可欧盟这个大家庭,更别提什么盟友了。

而作为北约一员,美国也不过是将立陶宛视作实现利益的工具,事情办得好就给些“小甜头”,至于立陶宛的安危与未来,美国从来不会顾及。

事实证明,自认为可以“左右逢源”、两头捞好处的立陶宛,只不过被美国利用的棋子,成为“弃子”更是迟早的事。

这就是亲美的下场?12月23日,德国商会警告立陶宛,美却在看热闹

第3,还是那句老话,打铁仍需自身硬,发展才是硬道理!不论何时何地,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永远是捍卫本国利益的第一要素。

否则,要是换成其他国家,如今欧盟、美国对立陶宛的态度和立场将截然相反。

眼下,周边局势越是动荡,我们就越要保持定力,积极发展各项实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更美好未来。

继续砥砺前行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