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就是親美的下場?12月23日,德國商會警告立陶宛,美卻在看熱鬧

作者:環球調查局

世事如棋局局新!

越來越多迹象表明,随着世界各國相繼崛起,當初所謂“一超多強”的國際格局早已成為過去式,取而代之的是“多超多強”的多極化格局。

在這樣的背景下,擁護和平,主張合作共赢、攜手發展的國家正在受到更多國家的支援與稱贊,反觀那些一味依仗霸權、滿世界胡作非為的國家,則正在遭到國際社會的抵制與反制。

這不,一向仗着有美英撐腰便四處挑事的立陶宛,便遭到了德國的制裁警告。

這就是親美的下場?12月23日,德國商會警告立陶宛,美卻在看熱鬧

23日,德國商會寫信警告立陶宛政府,稱德國企業對立方與中方的關系“極為關注”,若立陶宛不找出一些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改善與華關系,那麼德國将關閉在立陶宛設立的工廠,其中主要包括泥炭、雷射和汽車零部件等加工廠。

很顯然,由于近期立陶宛政府不斷上蹿下跳、對華挑釁,導緻自己被制裁,包括德國在内的一系列在立陶宛有生産線的第三國公司也産生了擔憂——若一旦立陶宛遭到制裁,那麼在其境内生産加工的産品,很可能無法銷往中國。

如今,德國對立陶宛發出警告,無外乎就是想說——你要是敢連累歐盟被制裁,那麼歐盟就會率先一步,對立陶宛發起制裁。

此外,不得不注意的是,就在德國向立陶宛發出“制裁警告”當天,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也向其發出了警告,稱為了回應立陶宛對白方采取的“鉀肥”禁令,或關閉立陶宛與烏克蘭之間的貨物過境通道。

然而,同樣在23日,立陶宛總理希莫尼特與美國務卿布林肯通話,試圖向美國“求助”,但布林肯卻隻給了一句“美國會支援立陶宛”的口頭承諾,如然後就沒下文了。

很顯然,對于正在遭受德國與白俄羅斯“雙重施壓”的立陶宛,美國又一次選擇了作壁上觀、在一旁看熱鬧。而這,無疑是在将立陶宛往絕路上逼。

為什麼這麼說?

這就是親美的下場?12月23日,德國商會警告立陶宛,美卻在看熱鬧

立陶宛總理因格麗達·希莫尼特

1,作為總人口僅280萬人的歐洲小國,立陶宛全年GDP還不到500億美元,再加上石油、天然氣資源匮乏,産業薄弱,主要經濟支柱就是加工制造業,也就是幫其他歐洲國家做些代加工、生産的活。

也正因為這種“極度依賴外國投資”的情況,不僅令立陶宛經濟難有起色,還很容易因國際局勢動蕩而陷入危機。

例如,疫情之下,全球經濟進入寒冬,法德等國的外貿行業大受打擊,對于在立陶宛的生産線需求自然會減少。再加上時不時發生的外貿關稅問題,立陶宛的“代加工廠”行業也經常受到波及。

是以,曆史上“風光無限”的立陶宛,如今就淪落成了歐洲的“貧窮國”代表,也是當初英國脫歐時、拼命想甩掉的“窮親戚”之一。

這就是親美的下場?12月23日,德國商會警告立陶宛,美卻在看熱鬧

2,此次德國與白俄羅斯的警告,對立陶宛來說,絕對是一記重擊。

一方面,德國是歐洲工業大國,其生産的汽車主要銷往中國,若因為使用了立陶宛生産的零部件而無法進入中國,那麼損失是極為嚴峻的。

再加上,除了德國之外,其他歐洲國家都在立陶宛設有工廠,若影響擴大,受到波及的不僅是德國,将是整個歐盟。

試想一下,若德國宣布關閉在立工廠,那麼其他歐洲國家勢必也會效仿、對立發起制裁。屆時,全年GDP本就隻有500億美元的立陶宛,勢必會面臨經濟崩盤的下場。

另一方面,白俄羅斯地處立陶宛與烏克蘭中間,一旦切斷貨物過境通道,那麼立陶宛就将迎來“财物兩空”的悲慘下場。

尤其是在目前,全球疫情肆虐,供應鍊危機加劇,歐洲物價飙升的情況下,白俄羅斯要是出手制裁,那麼立陶宛不僅将面臨經濟“崩盤”,社會穩定性也将打算打擊。

最糟糕的是,除了貨物通道,白俄羅斯境内還有一段天然氣管道,一旦白方采取“斷氣”措施,那麼立陶宛将迎來一個極度寒冷的冬季。

不得不說,立陶宛這回确實是踢到鐵闆了。

這就是親美的下場?12月23日,德國商會警告立陶宛,美卻在看熱鬧

3,立陶宛如今正陷入“外婆不疼、舅舅不愛”的尴尬處境。

盡管,作為歐盟一員,面臨制裁的立陶宛會萌生向歐盟求救的想法,而歐盟出于條約與道義,也有理由出手相助。但要注意,立陶宛最近招惹的可都不是普通國家,歐盟要想幫立陶宛,隻會把自己拖下水。

是以,在明擺着的利弊面前,歐盟并不會幫助立陶宛。而德國此次警告立陶宛,顯然也給出了立場。

事實上,早在之前,德國企業就因為中立關系緊張,向立陶宛政府表示了嚴峻擔憂,要求其停止胡攪蠻纏、攪亂局勢的行為。但如今看來,立陶宛顯然沒當回事。

此外,新上任的德國總理朔爾茨也公開表示過,将繼續促進與中方的務實合作,并強調對華政策必須與實際情況相符。

很顯然,立陶宛妄圖“綁架”歐盟對華施壓的不軌圖謀,早就宣告了失敗的結局。

這就是親美的下場?12月23日,德國商會警告立陶宛,美卻在看熱鬧

别忘了,當初歐盟成立的初衷,是為了更好發展、改善各成員國經濟,而不是為了幫誰出頭。誰要是敢捆綁歐盟利益、滿足私利,那麼它被歐盟抛棄,也不過是遲早的事。

此外,除了向歐盟求助,立陶宛勢必還會向美國求援。但問題是,在疫情、社會等危機的層層打擊之下,美國早就自身難保了,為了應對供應鍊危機,也曾多次向華表示求助之意。

試問,美國連美國都救不了,哪來的本事救立陶宛呢?

是以,在歐盟、美國都自身難保的當下,立陶宛繼續胡作非為、攪動國際風雲,隻會落得一個雞飛蛋打、慘淡收場的結局。

最後,且談3點粗淺看法吧。

第1,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強如美國,尚且不能例外,更何況是立陶宛呢?

盡管,近幾個月裡,立陶宛為了讨好美國、不斷對中俄施壓的行為,确實從白宮手裡得到了一些軍備與貸款;但這些隻是一時、不長久的利益,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甜蜜的陷阱”,之後要付出的代價将是極其慘重且令立陶宛難以承受的。

這就是親美的下場?12月23日,德國商會警告立陶宛,美卻在看熱鬧

總之,千金難買早知道,萬金難買後悔藥,究竟是一錯再錯、飽受制裁,還是幡然醒悟、回頭是岸,立陶宛可真得好好想想了。

第2,事實再次表明,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有的隻是永恒的利益。

作為歐盟一員,立陶宛想的不是如何通過自身努力脫貧,而是通過讨好美國、得到“獎賞”,這種行為往小了說是“耍小聰明”,往大了就是“居心叵測”、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甚至不惜“綁架”歐盟整體利益。

很顯然,雖然立陶宛是歐盟一員,但從來沒有認可歐盟這個大家庭,更别提什麼盟友了。

而作為北約一員,美國也不過是将立陶宛視作實作利益的工具,事情辦得好就給些“小甜頭”,至于立陶宛的安危與未來,美國從來不會顧及。

事實證明,自認為可以“左右逢源”、兩頭撈好處的立陶宛,隻不過被美國利用的棋子,成為“棄子”更是遲早的事。

這就是親美的下場?12月23日,德國商會警告立陶宛,美卻在看熱鬧

第3,還是那句老話,打鐵仍需自身硬,發展才是硬道理!不論何時何地,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永遠是捍衛本國利益的第一要素。

否則,要是換成其他國家,如今歐盟、美國對立陶宛的态度和立場将截然相反。

眼下,周邊局勢越是動蕩,我們就越要保持定力,積極發展各項實力,一步一個腳印地邁向更美好未來。

繼續砥砺前行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