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今奇谈之文房四宝:两三千年前的读书人,他们怎么玩笔墨纸砚?

古今奇谈之文房四宝:两三千年前的读书人,他们怎么玩笔墨纸砚?

看到文房四宝这个词,大家一定会脱口而出四个字,笔墨纸砚。是的,这四样东西和中国文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笔墨纸砚正是寄托中国文人灵魂的重要物件。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之前的商周时代,古人就开始了制造文具的旅程,玉文具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漆器文具的出现,使得中国人制造文具的成本大大降低。当然,早在河姆渡文明和商周文明时期,中国人就开始制作和使用漆器,但是真正大规模推广漆器文具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的诸侯国君已经开始开办私家漆园,比如我们熟知的庄子就曾经是漆园小吏。可想而知,作为文具界的F4,在这个漆器文明空前发达的时代,笔墨纸砚凭借着不同的材质,竟然能够比漆器文具更火,要付出怎样巨大的艰辛。

古今奇谈之文房四宝:两三千年前的读书人,他们怎么玩笔墨纸砚?

春秋战国时期的笔特指毛笔,相传是一种起源于秦将蒙恬的文具。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的彩陶上就出现了描绘的痕迹。到了夏商时期,由于人们经常要在甲骨上占卜,为了节省刻字的时间,当时的人们制造出了原始的笔。这个时代,以动物纤维制作的毛笔出现,很快风靡整个士人圈。

根据考古学家鉴定,在曾侯乙墓中发现的毛笔以及左家公山出土的战国笔是目前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笔。当时,各国之间笔的称呼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吴国人、燕国人和楚国人分别称呼毛笔为不律、弗和幸,只有秦国人和我们一样称笔为笔。提到和笔有关的故事,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董狐直笔的故事,作为史官,董狐手持一根笔宁死不篡改历史的美德,至今为世人赞叹。

墨最早起源于史前时期,当时的人们喜欢用墨来装饰自己制作的彩陶。到了夏商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墨作为颜料被正是运用在了书写中,通常可以在矿物中得以开采,比如在美妆篇中,黛墨的制作就离不开矿物质的开采。当然,除了用来做文具,春秋战国时期的墨还可以用来给犯人黥面,工匠还可以用墨来做木工,比如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子就是工匠出身。

古今奇谈之文房四宝:两三千年前的读书人,他们怎么玩笔墨纸砚?

纸的制作最早起源时间不可考证,但是它的演化过程却相当漫长。春秋战国时期,改变了商周时期以甲骨和青铜为书写材料的方法,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开始使用竹简和缣帛书写文字,除此之外,还有石鼓文等以石头这样的材料为书写材料的文字。关于纸的故事,我们最熟悉的要数纸上谈兵了。

相传,赵括其人特别喜欢阅读兵法,甚至可以在评论中击败自己的父亲。然而,蔺相如给他的评价是,赵括只能读他父亲留下的书本,却并不知道变通,这一评论正是对赵括悲惨人生竖起的flag。

最后,我们谈一下砚。砚者,研也,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石磨文具,古人经常用它来研墨。考古学家考证,我国陕西省临潼县姜寨遗址中曾经出现的一方石砚是中国使用砚台历史超过五千年的有力物证。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由于漆器工艺发达,因此也会使用漆器做砚台,华美别致。

古今奇谈之文房四宝:两三千年前的读书人,他们怎么玩笔墨纸砚?

作为中国文人的象征,笔墨纸砚通过它们不同的精神与风骨,将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身上所具有的开放与迷茫,自私与包容的多面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也正是因为它们,我们才可以看到活跃于书本上的东周士子的独特风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