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姜太公钓鱼 三顾茅庐后面的真相是什么?

姜太公钓鱼 三顾茅庐后面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有两件口耳相传君主礼贤下士的传说,一则是姜太公直钩钓鱼,周文王上钩,另一则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两则故事流传甚广,几乎尽人皆知,特别是许多文人心目中贤主名臣的典范,痛惜自己遇不到这样的伯乐,赏识重用自己,悲愤不已!惋惜于己难以遇到这样的明主,发挥自己治天下的抱负,也越发对这两件事深深感到了,越是大力宣传,希望君主们发挥古人求贤若渴的姿态,礼贤自己这样的下士。

这样的事越少发生,故事就传得越广,到最后搞的人人都信了,真就有人以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事是真的,刘备三顾草庐邀请诸葛亮出山也是真的,事也许是真的,但真相却未必是那么回事。

真相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在这里先卖个关子,当你在资本市场上准备收购一家比年强大许多的公司时,你该怎么做?你会说,很简单,找钱呗!不错,你的寻找能与你结盟的财团,利用他们的钱,来实现你的收购计划。

同样的情况,周文王要收购商国这个比自己周国大得多的国家,必须要寻找同盟,找到足够强的力量支持自己的计划才可能完成对商国的收购,而姜子牙恰恰是实现自己融资目的的钥匙,因为他姓姜,上古八大姓之一,代表着姜姓部落,而且偏偏跑到渭水旁钓鱼,即周的地盘做此惊人之举,很显然是有目的的,但肯定不是为了让自己被周文王赏识,而是姜姓与姬姓的联合。周文王也一眼就知道了姜子牙的意图,瞌睡送枕头,双方一拍即合,姬姜两姓联姻,成为同盟,实力一举超过商国,收购商国不在话下,也奠定了周代八百年基业。

同样的道理,诸葛亮代表的是荆州地方豪强势力,当时荆州的地方势力是以庞、习、黄、蒯、蔡为首的家族所把持,庞家以庞德公为首,蒯家则是蒯良、蒯越,黄家则是黄承彦,习家则是习祯、习询、习竺数人,蔡家则是蔡讽。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蒯家蒯良的大儿子蒯祺,二姐嫁给了庞家的庞山民,自己又娶了黄家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而黄月英又是蔡家蔡讽的外孙女。庞家的庞林娶了习家的女儿,于是又和习家连上了关系,这样诸葛家族就和荆州五大豪门家族有了关系,而且是姻亲关系。

刘备要想在荆州立足,必须要与荆州豪强搭上关系,而诸葛亮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关键人物,他不屈尊下迎诸葛亮,还能如何?也正是由于诸葛亮的加入,刘备才在荆州站稳脚跟,拥有了三分天下的资格,建立了蜀汉政权。

总结一下,历史上的许多故事,背后真相并不是人们一般所认为的那样,而是有其非常现实的考量,某些惊人之举后面,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真相。

你明白了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