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本是和珅的一个跟班,却被野史反复加工,成为斗和珅的英雄

1720年,刘墉出生于山东的一户名门望族,他的祖父曾是朝廷的一位小官,而他的父亲也是乾隆时期的一代名臣刘统勋。出生于世代为官的家庭里刘墉自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751年,31岁的刘墉靠着父亲的关系参加了当年的举人考试,成功考中进士,开始了他朝廷为官的生涯。

他本是和珅的一个跟班,却被野史反复加工,成为斗和珅的英雄

一家的仕途生涯本是风生水起,却因为父亲在处理军务上出错惹恼了皇帝被关进了大牢,而刘墉也因此受到了牵连一同在大牢内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被放出来。随后的二十来年的时间里刘墉一直被乾隆外放在各个省份为官。虽说被外放在各地但刘墉的才能一直深受乾隆的重视。

他本是和珅的一个跟班,却被野史反复加工,成为斗和珅的英雄

乾隆34年刘墉再次被皇帝重用,虽说并没召回朝廷但面对乾隆给予的这一次机会刘墉十分的珍惜,为官公正清廉,百姓也总是感叹刘墉堪称是包拯再世。一直到乾隆四十七年才在皇帝的命令下奉旨回京,此时的刘墉已是63岁的花甲老人,不过这却没有影响刘墉之后的政治生涯。

他本是和珅的一个跟班,却被野史反复加工,成为斗和珅的英雄

刚回京城的刘墉正巧就遇上了山东省巡抚舞弊案件,这一次乾隆派出了和珅、刘墉以及一位皇亲国戚参与这次案件的处理。对于和珅的权势滔天且贪污刘墉是早有耳闻,他本想趁此机会寻找和珅的弱点将他一网打尽。但在处理案件时刘墉才真正发现和珅势力范围之广,其中就掺杂着不少的皇亲国戚在内。

他本是和珅的一个跟班,却被野史反复加工,成为斗和珅的英雄

像是这一场案件中的关键人物巡抚国泰,便是和珅党的人,而且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皇妃的伯父,所以对于这一次的案件乾隆就只是想保住国泰,但这其中的含义刘墉却没能明白,尽管和珅旁敲侧击的提醒他皇帝的小心思时,他还不以为然反而还将此事彻查。直到他将和珅包庇国泰以及案件的细节透露给乾隆时,乾隆对此却一听了事。

他本是和珅的一个跟班,却被野史反复加工,成为斗和珅的英雄

刘墉这才明白和珅在乾隆心中的地位,从而开始贴近和珅,为了缓解双方尴尬的范围,身为当时有名的书法家,刘墉特地写了副字送给和珅,对于刘墉心中的想法和珅自然是心领神会,很快便成为了亲密的好友。而刘墉也从此从一位政治干练的做事风格渐渐的转变成了处事圆滑的风格。

他本是和珅的一个跟班,却被野史反复加工,成为斗和珅的英雄

乾隆53年刘墉在监理国子监时,发生了一起考生与考官的贿赂案,按照以往刘墉铁定是尽心尽责的将此事查明,而此时身为和珅跟班的他却选择对此事视而不见,虽说后来遭到了他人的弹劾,但由于是和珅党羽乾隆也只是简单的对其进行了处分,便就此罢休。

他本是和珅的一个跟班,却被野史反复加工,成为斗和珅的英雄

但刘墉的行事作风也并没有一直就保持着懈怠的状态,嘉庆四年正月,身为太上皇的乾隆驾崩。在乾隆死后嘉庆立马命刘墉着手处理和珅一案,这一次之前百姓口中包拯再世的刘墉终于回来了,他迅速搜集了和珅以及其党羽的犯罪证据,上报朝廷,而嘉庆也根据刘墉所调查出来的真相下令处死了和珅。虽然他不如野史中所说与和珅水火不容,争锋相对,但也正是他识时务才能在朝堂上存活,才能在最后关头将和珅拿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