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嫁匈奴的和亲公主为何大多没后代?只因匈奴一风俗,让人难以接受

大伙儿都知道,生孩子在古代可是一件头等大事。儒家思想告诉我们“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见要是不生孩子,在那会可以被定性为对父母大不敬的行为。

嫁匈奴的和亲公主为何大多没后代?只因匈奴一风俗,让人难以接受

尤其对于历朝历代的皇室而言,生孩子且生男孩是重中之重,不仅关系到血脉的传承,还关系到皇位的继承,有些妃嫔用尽一生都想给皇帝诞下龙子,为此不惜忍受数次生育痛苦,才换来最后的修成正果。

不过,也有一直没有子嗣的皇帝,譬如明朝的朱厚照,之后皇位直接给了堂弟朱厚熜,也算是没落入外人之手,但由于儒家思想的钳制,朱厚照也背负了很大的思想压力。但也有一些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因为没受过儒家思想的熏陶,对于生孩子这件事上完全是另一个看法。

嫁匈奴的和亲公主为何大多没后代?只因匈奴一风俗,让人难以接受

譬如匈奴这民族。历史上汉朝刚建立不久,为了平定边境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刘邦曾大量出兵边疆,但被匈奴打了个落花流水,刘邦也差点丢了性命。之后,刘邦痛定思痛,觉得打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想出了另一条妙计来解决边境问题。

这条妙计就是派公主前往匈奴部落和亲,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公主和亲的开端。而和亲算是师承战国时期的两国互换太子做人质,和亲能让两国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亲戚关系,很难再兵戎相见。另外,倘若和亲的公主生下孩子将来继承了匈奴的首领,由于母凭子贵,就更不会对汉朝出手了。

嫁匈奴的和亲公主为何大多没后代?只因匈奴一风俗,让人难以接受

但刘邦没想到,匈奴虽然是个蛮族,但想问题还是要精明很多。那些和亲过去的公主,并不会为他们诞下任何孩子。出于政治目的,刘邦派出去和亲的公主一定是非常貌美的,她们甚至不一定是刘邦的女儿,也可以从民间选拔漂亮女子册封公主,再送去和亲。

而这些公主千辛万苦来到北方匈奴部落后,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巨大差异,很容易水土不服,加上古人体质本就远不如现代人,何况是从小就养尊处优的公主。

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和亲的公主都是一副“林黛玉”的模样,病恹恹的,有些甚至就此失去生育能力。而这种根本就得不到单于的宠爱,他们顶多视这些公主为战利品,并非相伴一生的伴侣。

嫁匈奴的和亲公主为何大多没后代?只因匈奴一风俗,让人难以接受

此外,派过去和亲的公主一般年纪都相当小。加上语言不通,她们一般很难应付部落里女人的勾心斗角,上位是个相当艰难的事情,后宫都斗不过,和单于生孩子更是想都不要想。

而且,单于之间还有继承上一代单于老婆的习俗。譬如,弟弟接替哥哥成为新的单于,其嫂子也必须同样过继过来,或是单于新纳的妃子也可以和单于的儿子同吃同住,他们没有汉族这样的伦理秩序概念。这种风俗下,和亲的公主多会不忍同流合污,很大一部分会选择自杀保持贞洁,更不要提和单于生下孩子。

嫁匈奴的和亲公主为何大多没后代?只因匈奴一风俗,让人难以接受

所以,刘邦这个和亲计划想要同化匈奴的首领,基本上是没起到什么作用的。反倒是苦了这么多公主,她们成了政治的牺牲品,荒废了如花似玉的大好青春,由于匈奴的各种奇葩习俗和单于的冷落,还无法生下自己的孩子,最后孤苦伶仃死在异乡,可谓令人唏嘘不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