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周封建化活动: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北周封建化活动: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关于北周的封建化建设,其实不管是对前边朝代的总结,亦或是对后辈的借鉴,皆有其伟大作用。尤其是在其推动汉化改革和对儒家的推崇之上,于几于他国皆有利。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北周的封建化活动,具体审视其建设历程。

北周皇帝的封建化态度

北周政权是宇文泰这一个集团所建立的政权,且西魏时期实际权力控制在是宇文氏家族的宇文泰,北周所实施的一系列促进封建化进程的改革措施都是在继承宇文泰封建化改革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所以西魏政权建立后宇文泰对于改革的态度十分重要。

北周封建化活动: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宇文氏家族的祖先是一支同汉族有着相同家族来源的鲜卑族,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鲜卑族中比较强大的家族。“天兴初,徙豪杰于代都,陵随例迁武川焉”,宇文泰家族的先辈在天兴初年的时候以豪杰的身份迁到了武川镇并且定居在这里,宇文泰出生在北魏边镇的鲜卑大家族之中。

宇文泰的母亲王氏是汉人高门大族,其父王罴“以良家子镇武川”在武川也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阶层。其曾祖父宇文陵“率甲骑五百归魏,拜都牧主,赐爵安定侯”宇文泰父是武川一代豪杰,其母亲家族以良家子镇武川,可以看出宇文泰家族地位显著。因此宇文泰从小能够在一个优越的地位上生活,加之其母为汉族人士,所以宇文泰从小接触汉文化,深受汉文化的熏陶。

北周封建化活动: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宇文泰事实上拥有西魏的军事行政大权,西魏地处关陇地区,原来的六镇军人大多在东魏高欢的掌握之下,加之宇文泰从小接触汉文化,在他发迹的过程中,自然选择对自己执掌大权有利的人物和谋略。所以宇文泰掌权期间重用了大量的汉族士人,以稳固西魏政权的统治。

但是宇文泰重用大量汉族士大夫的同时,以原来落后的鲜卑化政策来统治早已经封建化程度较深的关陇汉人,不仅不能拉拢关中人汉族人士,还会受到汉族士人的排斥。为了巩固建立不久的西魏政权,宇文泰“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民之道”选择继续北魏的封建化改革之路,并且大力推进改革,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进行汉化改革。

北周封建化活动: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社会实践上,六镇起义为新军阀的崛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宇文泰就是其中之一。西魏时期政权实际掌权者宇文泰是在北魏末年一系列的起义与战争中逐渐崛起的,宇文泰在六镇起义时,跟随其父亲宇文肱杀卫可孤,其后宇文泰的父亲宇文肱参加了怀朔镇鲜于脩礼的起义军,战死于定州。

北周封建化活动: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六镇起义中的实践经历让宇文泰深受政治启发和历练,在参加六镇起义的实践过程中宇文泰的亲身经历为他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他的政治军事才能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锻炼。

西魏政权建立后,宇文泰认为西魏政权才是继承北魏与北魏一脉相承的正统政权,指责高欢独断专权驱逐皇帝的行为,但是这时西魏政权刚刚建立所面临的内外情形都不容小觑,外有东魏、梁朝虎视眈眈,内部需要处理侯莫陈悦余部、贺拔岳旧部、以及跟随孝武帝进入关中地区的各部众间的关系,当时摆在西魏政权面前最为急迫的是如何在内忧外患的现状之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道路,宇文泰通过战争中累积的经验以及北魏灭亡的教训进行总结后选择继续北魏的封建化改革道路。

北周封建化活动: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军人出身的背景以及依靠征伐夺得政权,使得宇文泰及后继者尤其重视军队建设。公元 535 年设立的府兵制正是宇文氏父子军队封建化的创举。

西魏北周统治集团的构成主要是贺拔岳军团中的六镇军人、侯莫陈悦军团以及随魏孝武帝入关的鲜卑贵族,加之占据关中一带后所能依靠的关陇汉族士人。所以西魏建立后统治阶级主要是关陇地区贵族和一些鲜卑贵族,关陇地区大量的汉人加入军队,大批汉族贵族成为军队将领,如李虎、李弼赵贵等人都是柱国大将军。

北周封建化活动: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这些汉族贵族都在八柱国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掌握实际军政大权的宇文泰为了把鲜卑贵族和关陇地区的豪强大族联合起来建立了关陇集团。关陇集团是西魏北周时期最主要的统治集团,这个集团主要是通过军事力量而建立的然后将鲜卑贵族和汉族士族进行联合。

北周封建化活动: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这一统治集团的形成方式对之后西魏北周所进行的改革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这也反映了西魏皇帝的政治意愿是主张胡汉联合,逐步汉化,这也为之后北周皇帝的封建化活动奠定了基础。

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在战争中崛起,亲身经历战争实践的过程中,宇文泰能够更清楚地看清北魏灭亡的真正原因,这有利于宇文泰掌握实权后选择正确的更加有利于西魏政权发展和稳定的统治指导思想,北魏之所以能够统一北方正是因为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注意汉化,重用汉族人士。

北周封建化活动: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西魏北周时期的统治者选择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其原因有:

第一,家学中的儒家经典学习。

宇文泰崇尚儒家学说,其掌握实际权力之后以儒家政治学说为治国指导思想并影响了其后的北周,宇文泰还让儒士乐逊“教授诸子,在馆六年,与诸儒分授经业”,办立太学在社会上推行儒家教育,其子都深受儒学教育的影响。

北周封建化活动: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北周建立之后孝闵帝宇文觉规定皇家子弟只要是在老师下接受学业和教育,都必须学习儒家礼仪按照儒家礼仪行事,“自谯王俭以下,并束修行弟子之礼,逊以经术教授,甚有训导之方” 。

其后的明帝宇文毓,“幼而好学,博览群书,善属文,词彩温丽”,幼时便博览群书接受儒家思想教育,因此宇文毓即位之后也大力的推行儒学,整理儒家经史子集,周武帝宇文邕也特别重视儒学,甚至推崇儒学为官学。甚至是北周后期荒淫残暴的周宣帝,在思想上仍然大力推崇儒学。他多次“幸露门学,行释奠之礼” ,而且还追封孔子立庙祭祖。

北周封建化活动: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因此西魏北周时期的统治者选择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的原因之一是家学中重视儒家教育,他们从小便接受儒家思想教育,成为统治者之后也选择将儒家学说为自己的政治服务。

第二,北魏统治思想的影响。

西魏北周是在继承北魏统治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西魏北周建立之后在选择统治指导思想时受到了北魏深刻的影响。

北周封建化活动: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北魏统治思想大体上是逐渐进行汉化改革,这也是北魏时期统治思想的主流,北魏末年由于孝文帝推行的全面彻底的汉化改革引起了六镇地区以及部分鲜卑贵族的不满而导致鲜卑化的逆流,但是北魏时期的统治思想对其后的西魏北周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西魏建立时实际掌权者宇文泰汲取北魏统治的成功经验以及最后灭亡的教训,他认为北魏能在中原地区取得统一正是因为统治者能够因时适宜的进行汉化改革。

北周封建化活动: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但其失败之处也是因为在其汉化改革中的激进和对六镇军人及留守六镇的鲜卑贵族的忽视。因为宇文泰掌权后没有向孝文帝一样全盘汉化,而是采取一种更为缓和的方式进行汉化改革,来缓和鲜卑族人和汉人之间的矛盾。在军事上将军队中的汉姓改为鲜卑姓,恢复鲜卑姓,与此同时也在军队中吸收大量的汉人士族,通过表面鲜卑化的措施实际上让关陇地区的汉人也进入军队组织中。

政治上实行汉化改革措施,重用大量的汉族士人,让汉族士人苏绰、卢辩按照周礼进行官制改革,仿照周礼建立六官制度,究其本质是在礼的指导之下建立起胡汉结合的封建统治秩序来实现人们对于西魏政权的正统地位的肯定;西魏北周时期创建的府兵制度是鲜卑八部大人制度和周官中六军制度的结合。宇文泰还推行了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六条诏书”,将其作为西魏北周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北周封建化活动: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第三,重用汉人儒学之士。

西魏北周建立之后由六镇鲜卑军人和关陇士族共同构成了统治集团的基础,其统治地区是早已经封建化程度很深的中原地区,因此,为了稳定统治基础,实现西魏北周的的强大,统治阶级重用了大量的汉族士人,这些汉族士人大部分都儒学素养极高。

如:宇文泰掌权之时深受重用的苏绰、卢辩。卢辩的家族也精通儒学,他“少好学,博通经籍,举秀才,为太学博士”。卢辩自小时候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史子集,熟悉儒家经典有着相当高的儒学素养。

北周封建化活动: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苏绰也是儒学素养极高的汉族士人代表。苏绰帮助宇文泰以儒家学说为指导进行大量的改革,拟写“六条诏书”,还与卢辩一起以周礼为依托对官制进行改革。北周时期精通儒家经典的汉族士人乐逊、明克让也都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封建化实践的渐进历程

封建化实践的渐进历程主要体现在西魏北周政权建立发展的过程中,在西魏时期和北周时期统治者推行实施的措施都能体现封建化实践的渐进历程,西魏时期的封建化实践主要体现在“先治心敦教化”这一儒家政治伦理指导思想之中。

北周封建化活动: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先治心——儒家伦理道德教化为本。”西魏北周以儒家政治理念作为指导思想进行改革主要表现在苏绰起草的六条诏书之中,其中作为重要的便是“先治心”,先治心指导着其他一切的实践改革活动。

宇文泰下诏提出“先治心”,使儒家治国理政思想深入到整个阶层,重视封建道德修养,“先治心”以儒家“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的君子榜样为核心,认为统治者应该修身恪守儒家之道,以儒家的忠孝、仁义、礼让等作为统治者修身的标准。所以“先治心”首先对君主和官员自身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之后的改革实践中要求君主和官员按照“先治心”提出的系列主张要求自己。

北周封建化活动: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敦教化”——以普及儒家治国理政基本理念为方式。在以先治心为主的儒家思想的指导之下,西魏北周的统治者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实践,都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指导作用。其中的“敦教化”明确提出了官员修身之后按照何种方式何种要求对百姓进行教化。统治者还要求官员对百姓进行教化,因此,治国先治官,先治心。

宰守是治民之本,但管理百姓前要先清其心,不可有贪欲和杂念,要求官员不仅要做到官风清廉,不贪货财,而且要达到清、和、端、静,使自己的思想保持清静、为人端静,才能洞见真理,明察是非曲直。

北周封建化活动: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然后对百姓进行教化,“教之以孝悌,使民慈爱,教之以仁顺,使民和睦,教之以礼义,使民敬让”。“先治心,敦教化”要求官员要用儒家思想清心、修身,再以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对百姓进行教化,用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统一百姓的思想,使百姓俯首听命于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有利于统治者治理百姓。

宇文泰还兴办太学、国子学及各种类型的学校,重视对子弟和社会上的各个阶层进行儒学教育,这样,宇文泰从指导思想上解决了西魏政权发展方向,保证了西魏政权在封建化的道路上会一直向前,进而确定其统治政治的前景。

北周君主的连续性推崇运用儒家统治方略。

北周封建化活动: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北周时期的皇帝也大力推崇儒学将儒家政治伦理思想作为北周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孝闵帝宇文觉即位之后以乐逊“治太学博士,转治小师氏下大夫”,宇文觉还规定皇族子弟要学习儒家礼仪,“自谯王俭以下,并束修行弟子之礼”,可以看出宇文觉在位时也十分重视儒家文化,推崇儒家文化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明帝宇文毓接受过良好的儒家文化教育,对汉文化十分喜欢。周武帝在位时期所提倡的改革指导思想,可以看出周武帝重视百姓和农业生产的仁政思想。

北周封建化活动: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宇文邕非常重视汉文化,大力推崇儒家学说,将儒家学说推为官学,使儒家学说重新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帝御大德殿,集百僚及沙门、道士等亲自讲礼记。”周武帝在大德殿为官员和尚还有道士们亲自讲儒家的代表著作礼记,建德二年“十二月癸巳,集群臣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

北周封建化活动:推动汉化改革,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

周武帝确立三教的先后将儒家学说先于佛道,因此周武帝宇文邕的改革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首先在思想上将儒家思想立于较高的地位,然后以儒家学说作为北周治国改革的思想。同时各个皇帝还重视用儒家思想来培养人才,在儒家学说推广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中的治国指导思想也在社会上被推广,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加快了北周政权的封建化过程。宇文泰和周武帝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