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高龄女性生育如何预防出生缺陷?丨母婴健康盘点

三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高龄女性生育如何预防出生缺陷?丨母婴健康盘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今年5月31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数据显示2020年出生人口约为1200万人,此外,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处于较低生育水平。我国出生人口从2017年以来已经连续第四年下降。由于在“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我国的育龄妇女数量还会继续减少,平均每年减少400多万人,而处于生育旺盛期的20~34岁育龄妇女数量平均每年减少500多万人。如果不能显著提升生育率,未来几年我国出生人口仍将继续下降。出生人口“跌跌不休”,显然不符合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要求。

全国31个省份中,西藏生育率最高,一线城市普遍偏低,安徽二孩的占比率最高。

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后,70后80后生二孩的积极性最高,现在很多90后的年轻人不愿结婚,不愿生孩子。全面二孩政策既无法扭转出生人口下降的趋势,也无法达到预期1.8的总和生育率。在这种情况下,出台三孩政策势在必行。有很多人吐槽,三孩政策只会让女性工作者就业更难,压在三孩政策头顶上的四座大山,教育,住房,医疗,养老,哪座也没被愚公移走。生不生孩子,生几个孩子,在于这个社会能否让年轻人安下心,看见希望。各地都出台了不少政策,其中最多的是休假激励,有的地方生三孩可以休180天产假,十分慷慨,但实际上增加了企业负担,也导致女性结业歧视。事实上民众呼声最高的是现金补贴和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以切实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2020年综合生育率1.3,2021年生育率还在下降,是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变当前生不起,养不起,生育率持续下降的形势了。国家也在计划推行一些具体的配套政策,在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采取支持措施,减轻家庭、养育、教育负担。作为生殖科医生,我的建议是年轻女性尽早生一胎,二胎三胎视身体状况,有序有计划进行。

三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高龄女性生育如何预防出生缺陷?丨母婴健康盘点

怀孕的重要影响因素

1、良好的卵巢功能,有优势卵泡发育

女性每个月经周期一般会有1-2个健康成熟的卵子排出,有排卵才有机会怀孕。检测是否有排卵,有以下方法:基础体温变化、LH变化、宫颈粘液、B超下监测排卵。前面三种方法进行监测排卵比较简便,但是第四种方法阴道B超监测排卵最准确。

2、输卵管通畅

输卵管不通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输卵管不通的主要原因有输卵管发育不良、急慢性输卵管炎症等。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目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是输卵管造影和输卵管通液。

3、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适合

通过阴道B超可以检查宫腔情况,如果子宫存在异常如宫腔粘连、宫腔息肉等,则需要进行宫腔镜检查及手术。

4、精液常规和形态大致正常

男性的精液检查是无创检查,也是中年夫妇备孕首先要做的检查,男方检查前禁欲2-7天,检查精液量、精子数量、精子活力、精子畸形率。

三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高龄女性生育如何预防出生缺陷?丨母婴健康盘点

三孩政策放开,20+女性尽早生一胎

当女人选择25岁生宝宝时,体内的卵子质量是女性身体发展阶段中最好的时刻之一。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是23-28岁。因此,分娩时间越迟,卵子受环境和污染的影响就会越多,卵细胞质量也随之下降。所以育龄期女性在备孕期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优生优育。35岁后卵巢功能开始降低,卵子质量下降,相对增加怀上“二孩、三孩”的难度。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育龄女性应在35岁前尽早生育,避免高龄生育的风险。而第一胎是剖宫产的女性,再次怀孕前应先对子宫疤痕的情况进行检查。备孕期间,要调整一下生活习惯:

1.不抽烟、不喝酒。香烟中的毒素不仅会危害卵子,而且还会造成卵巢老化,长期酗酒也同样会导致卵巢的老化。为了保护好的种子,请远离烟酒。

2.不熬夜、有规律地作息。经常熬夜、生活规律被打乱,身体的生物钟也会被打乱,直接影响的就是女性内分泌环境。而激素的分泌失调会影响卵子的发育成熟及排卵。调理内分泌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与其在这方面浪费时间,不如养成早睡、早起的规律生活。

3.经常站起来走走 现在很多女性因为工作原因久坐。长时间的坐着不动对盆腔的血液循环是最为不利的。如果不能经常锻炼,那就抓紧一切机会站起来走走!

4.避免非计划的怀孕:子宫就如同孕育生命的土壤,而无论是药物流产还是手术流产,都无异于人为地破坏这块土地,手术流产还有可能造成输卵管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等导致不孕症的问题出现。所以,如果不想马上受孕,一定要做好避孕工作,保护好自己的生育能力。

孕前检查有问题,卵巢功能明显减退的女性,应尽快于生殖门诊就诊,没有什么神丹妙药能让功能衰退的卵巢恢复年轻,唯一能做的只有抓紧时间,在卵巢没有衰退的更厉害之前,尽快生育。

三孩政策放开,高龄女性还能再生吗?

在生育问题上医学界大家一直认为35岁以上算高龄女性。37岁是卵巢功能下降的拐点,45岁是生育的天花板。当然不是说到了35岁就不容易怀孕,到了45岁就生不出孩子来。而是说在这个年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卵巢储备功能的减退。高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急剧下降,怀孕几率大大降低;同时,排出的卵子发生染色体异常的概率显著增加,孕期的并发症风险也更大。对于中年夫妇来说,备孕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应该尽快于专业的生殖中心寻求帮助。

女性高龄重点不在于调养身体,因为年龄是调不回去的,关键是尽早到生殖中心进行医学咨询,做卵巢功能的评估,做生育力的评估。当然如果女性高龄并且有身体基础疾病的话,比方说高血压心脏病等等,那还是需要针对性的治疗,那还要去产科,去相关的科室评估生育对身体状态的影响。医生会给你提出相关的生育建议。告诉你能与不能,有多大的可能,有多大的不可能以及获益与风险的问题。高龄女性在备孕阶段应避免无原则的调养,不要浪费自己所剩无几的生育时间。

1、提前做生育力评估

提前进行生育力评估,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很多高龄夫妇至少有一次生育史,有人还有流产、宫外孕等病史,这些情况对试管流程,或是成功率,皆是是有影响的。尽早发现问题,积极进行治疗。

2、有规律的生活作息

在日常生活中要补充全面的营养,确保每天都有充足的睡眠,尤其是还要注意积极的运动,这样健康的生活习惯对调节身体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促排卵会有关键性的作用。

3、调整心理状态积极备孕

压抑、焦虑、紧张等负面的情绪会给备孕带来压力,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甚至会使女性内分泌紊乱,反会降低怀孕的几率。

高龄备孕,如何预防出生缺陷?

高龄是出生缺陷高危人群,但出生缺陷是可防可控的。

备孕阶段,可进行携带者筛查,高危人群可采用PGT筛选胚胎。

怀孕期间,可采取NT、无创DNA、绒毛取样、羊膜腔穿刺等检查,最大限度地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减少对妈妈的伤害。

高龄孕妇其自身患有多种慢性内科疾病的几率会增高,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同时,高龄也是病理性妊娠的高危因素,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瘢痕子宫等。这些合并症和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孕产妇的健康。以妊娠期高血压为例,相对于25到30岁的孕妇,35到40岁孕妇妊娠期高血压患病率为前者的1.22倍,而40岁以上的孕妇的患病率可达到1.63倍。妊娠期的高血压疾病的病理基础主要是全身血管内皮的损伤,进而导致子宫胎盘缺血,诱发胎儿宫内窘迫、甚至导致胎盘早剥、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25岁相对35岁来说,顺产会容易得多。因为25岁的女性,子宫伸缩力量大、产道的弹性好、骨盆的关节柔软,具备顺产的基本生理条件。而35岁生产,会面临难产的危险,因此选择剖腹产的较多。因为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产道和会阴、盆骨的关节会变硬,不易扩张,子宫的收缩力和阴道的伸张力也降低。

作为生殖科医生,最想提醒的一件事情就是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情---怀孕生子要趁早,一旦错过最佳生育年龄,为了要孩子你会付出更多的艰辛。一定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现代医学上,毕竟世上没有返老还童的神药,更没有妙手回春的神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