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编码风格:Mvc模式下SSM环境,代码分层管理

一、分层策略

MVC模式与代码分层策略,MVC全名是ModelViewController即模型-视图-控制器,作为一种软件设计典范,用一种业务逻辑、数据、界面显示分离的方法组织代码,将业务逻辑聚集到一个部件里面,在改进和个性化定制界面及用户交互的同时,不需要重新编写业务逻辑,这是一种开发模式,但并不是实际开发中代码的分层模式,通常SSM框架的后端代码分层如下:

编码风格:Mvc模式下SSM环境,代码分层管理

controller控制层:定义服务端接口,入参出参,和一些入参校验;

service业务服务层:组装业务逻辑,业务校验,构建控制层需要的参数模型;

dao数据交互层:提供服务层需要的数据查询方法,处理数据交互条件相关的逻辑;

mapper持久层:基于mybatis框架需要的原生支持,目前很常用的持久层组件;

二、控制层

1、Rest接口风格

基于资源访问和处理的逻辑,使用不同风格的注解。例如资源新增,更新,查询,删除。

2、接口复用度

不建议接口高度复用,例如增删改查都各自对接接口即可,基本原则,不同的客户端端操作,对于独立的接口。

例如常见的list接口,list通常都有会按条件加载的search机制,而且搜索的判断条件很复杂,建议分为两个接口,从实际考虑,大部分场景下都是只使用list接口,很少使用search搜索。

3、入参出参

校验客户端必须条件,例如某某条件必填必选等,如果有问题,快速阻断请求链路,做到程序入口控制层拦截返回。

参数在三个以下,可以直接陈列入参,参数在三个或三个以上可以使用实体类统一封装。

4、参数处理

出参格式处理度基本原则,服务器作为公共资源,避免非必要操作,例如客户端可自行判断返回值是否为空,null等,或者一些常见格式处理,利用客户端适当分担服务器压力。

三、业务服务层

1、业务校验

例如传入订单号,经过数据库层查询,没有订单数据,这里称为业务性质的异常,代码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业务逻辑无法正常执行。

2、组装业务逻辑

通常情况下服务层作为逻辑做复杂的一块,用来拼接业务核心步骤,可以通过业务逻辑判定,一步一步执行程序,避免在程序入口做大量可能用到的对象创建和需求数据查询。

3、数据模型构建

通常情况业务层是偏复杂的,如果想关快速理解业务层,可以对复杂的业务方法,在提供一个返参构建的方法,用来处理服务层要向控制层回传的参数,这样可以让重度的服务层方法变的清晰。

四、数据交互层

1、逆向工程

这里以使用mybatis框架或者mybatis-plus框架作为参考。如果是mybatis框架,建议逆向工程的模板代码不做自定义的修改,如果需要自定义方法,在mapper和xml层面再自定义一个扩展文件,用来存放自定义的方法和SQL逻辑,这样避免表结构变动大引发的强烈不适。

编码风格:Mvc模式下SSM环境,代码分层管理

当然现在大部分都会mybatis-plus作为持久层组件,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2、数据交互

针对业务层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数据查询方法,只处理与数据库交互的逻辑,避免出现业务逻辑,尤其在分布式架构下,不同服务的数据查询和组装,不应该出现在该层。

五、源代码地址

ssm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