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国民党作为近代抗日战争我方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击日军过程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其中以1938年国民党军队培养出来的第五军为主,这支军队是蒋介石在国民党成立之初建立起来的,主要以先进的装甲设备为战斗力,在抗日期间,昆仑一战,名声大振,成为日后国民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支柱。

这支部队在后来先后又参与了缅、滇等战役,为我国地域外来侵略,争取边境和平作出重要贡献,在这支军队中扬着五位将军的威名,他们分别是
郑洞国、廖耀湘、邱清泉、杜聿明和
戴安澜
。
其中的戴安澜将军在一场战役中牺牲了,那么其余的几位将军后来如何了?
一、文武双全邱将军,最终于淮海之上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名据说文武双全、学识渊博的将军——
邱清泉。
邱将军曾就读于黄埔军校,在军校顺利毕业后,邱将军便来到了德国学习深造,在抗战打响后,便被急召回国,担任了国民党军队中以机械为作战武器的师长。在后来的昆仑一战,邱将军凭借他身后的文化功底和杰出的军事才华打了漂亮的一仗。
后来,
邱将军屡次同我方共产党军队产生摩擦,在此期间的表现深得老蒋青睐,
但即使是再优秀的人才,在风云莫测的战场上难免会有意料不到的时候,在一次豫东战场上,邱清泉率领的军队大败,被老蒋责骂后愤懑不平回到家乡。
蒋介石军队中少了这么一名杰出的悍将,在后来的战役中打得十分卖力,情急之下多次召回邱清泉回来为军队卖命,还让邱清泉在第二兵团任职,可是在后来的战争中,由于淮海局势恶劣,我方迟迟不占优势,在敌军的猛烈进攻下,
邱清泉最终牺牲在淮海战役上。
二、主编机械师团,为战局所迫被俘
其次,来看看曾经就读于黄埔军校第六期学员中一名才华横溢的将士——
廖耀湘。
廖耀湘作为六期学员,虽然入学时间晚,可勤能补拙,在同期学员中算是出类拔萃的一员。不仅如此,
廖耀湘曾在法国学习深造,学习西方机械和骑术,
在被召回国后,蒋介石直接将他安排在了第五军团,主编机械。
廖耀湘在国民党中所做的最让人佩服的就是,他打造了一只王牌军队——六新军。
为何称之为王牌?
一方面,军队以西方先进装备为主要作战武器,另一方面,这支队伍在后来的东北战场上表现十分出色,可遗憾的是,在辽沈战场上,军队被剿灭,廖将军被敌方俘获。
接下来这位,是一位较前两位来说,地位更甚于他们之上的一位人物—
—杜聿明
。杜聿明同样作为黄埔军校的毕业生一员,却是最早期的一批学员之一,作为学长,前辈,杜聿明在解放战争中的彪悍实力也让蒋介石十分重视。他曾参与过许多解放战争,在后来的辽沈、淮海战场上都有他的身影。可惜,最终在淮海一役中被抓获。
三、国共交锋走投无路,决心投靠中国共产党
最后一位,同样也是黄埔军校较为年长一辈的毕业生——
郑洞国。
关于郑洞国考上黄埔军校的途径,说法不一。但无论如何,郑洞国的战争实力都是被蒋介石所倚重的,在各个战场上,郑洞国的表现实力出色,在后来率领的一只军队中担任师长一职。
然而,在解放战争期间,某次与我方军队交战时处于劣势,被逼得走投无路之下就决心投靠我党成了中国共产党一员。
总结
:作为我国在抗日战争时期作出突出贡献的将士们,即使身处的立场不同,最终分道扬镳,却也难以掩盖他们曾经在抗日战场上顽强拼搏、为保卫中华民族的未来奋斗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历史的变革与时代的发展,我将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