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书法课程》

见诸笔墨 | 达于心灵

不可一日无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国书法 | 最高艺术

妙品 | 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郑燮行书《郑板桥书田游岩碑》,碑文是郑板桥摘录《新唐书田游岩传》中句,略有改动。郑板桥素敬仰田游岩其人,曾屡次书之抒发情怀。此碑是板桥在潍县做官时所写。

田游岩生卒年不详,唐代隐士。三原(今陕西)人,唐高宗时补太学生。

郑板桥在民间颇有轶事,特别是其翰墨风骨尤为人激赏。平时多见其自称“六分半书”的作品为小字,清晰度亦不高。今见其放大版,而且是碑拓版和翻墨版两种,细察之,不只是平时“乱石铺街”的一般印象,而且突然发现,其字甚有笔力,而且摇曳多姿,极为可爱。而更可爱之处,是郑板桥因为喜欢田游岩其人,甚爱书其事,今录之,亦可欣也。

【释文】

田游岩尝补太学生,归罢,入太白山,栖迟林壑间。自蜀历荆楚,爱夷陵青溪,止卢其侧。召赴京师。及汝不进,入箕山,居许由祠旁。自号曰:由东邻。高宗幸嵩山,遣使就问其母,又亲至其门,游岩野服出拜。帝曰:“先生比佳否?”对曰:“臣所谓泉石膏盲烟霞痼疾者也。”

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郑板桥书法,用隶体掺人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其画,多以兰草竹石为主,兰竹几成其心灵的郑板桥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由他23岁写的小楷欧阳修《秋声赋》和30岁写的小楷《范质诗》推知,板桥早年学书从欧阳询入手。其字体工整秀劲,但略显拘谨。这与当时书坛盛行匀整秀媚的馆阁体,并以此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字体有关。对此,郑板桥曾说:“蝇头小楷太匀停,长恐工书损性灵。”在他40岁中进士以后就很少再写了。郑板桥书法最被称道的是“六分半书”,即以“汉八分”(隶书的一种)杂入楷、行、草而独创一格的“板桥体”。

郑燮行书《郑板桥书田游岩碑》碑拓版超清欣赏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郑燮行书《郑板桥书田游岩碑》翻墨版超清欣赏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妙品|烟霞痼疾:难得一见,郑板桥的可爱大字,风神笔力俱佳

书法 发现心灵的美好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心游万仞 精骛八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