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于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妙品 | 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鄭燮行書《鄭闆橋書田遊岩碑》,碑文是鄭闆橋摘錄《新唐書田遊岩傳》中句,略有改動。鄭闆橋素敬仰田遊岩其人,曾屢次書之抒發情懷。此碑是闆橋在濰縣做官時所寫。

田遊岩生卒年不詳,唐代隐士。三原(今陝西)人,唐高宗時補太學生。

鄭闆橋在民間頗有轶事,特别是其翰墨風骨尤為人激賞。平時多見其自稱“六分半書”的作品為小字,清晰度亦不高。今見其放大版,而且是碑拓版和翻墨版兩種,細察之,不隻是平時“亂石鋪街”的一般印象,而且突然發現,其字甚有筆力,而且搖曳多姿,極為可愛。而更可愛之處,是鄭闆橋因為喜歡田遊岩其人,甚愛書其事,今錄之,亦可欣也。

【釋文】

田遊岩嘗補太學生,歸罷,入太白山,栖遲林壑間。自蜀曆荊楚,愛夷陵青溪,止盧其側。召赴京師。及汝不進,入箕山,居許由祠旁。自号曰:由東鄰。高宗幸嵩山,遣使就問其母,又親至其門,遊岩野服出拜。帝曰:“先生比佳否?”對曰:“臣所謂泉石膏盲煙霞痼疾者也。”

鄭闆橋(1693年-1766年),原名鄭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闆橋,人稱闆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清代書畫家、文學家。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鄭闆橋一生隻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圖》《清光留照圖》《蘭竹芳馨圖》《甘谷菊泉圖》《叢蘭荊棘圖》等,著有《鄭闆橋集》。

鄭闆橋書法,用隸體摻人行楷,自稱“六分半書”,人稱“闆橋體”。其畫,多以蘭草竹石為主,蘭竹幾成其心靈的鄭闆橋的書法藝術,在中國書法史上是獨樹一幟的。

由他23歲寫的小楷歐陽修《秋聲賦》和30歲寫的小楷《範質詩》推知,闆橋早年學書從歐陽詢入手。其字型工整秀勁,但略顯拘謹。這與當時書壇盛行勻整秀媚的館閣體,并以此作為科舉取士的标準字型有關。對此,鄭闆橋曾說:“蠅頭小楷太勻停,長恐工書損性靈。”在他40歲中進士以後就很少再寫了。鄭闆橋書法最被稱道的是“六分半書”,即以“漢八分”(隸書的一種)雜入楷、行、草而獨創一格的“闆橋體”。

鄭燮行書《鄭闆橋書田遊岩碑》碑拓版超清欣賞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鄭燮行書《鄭闆橋書田遊岩碑》翻墨版超清欣賞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妙品|煙霞痼疾:難得一見,鄭闆橋的可愛大字,風神筆力俱佳

書法 發現心靈的美好

思接千載 視通萬裡 心遊萬仞 精骛八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