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终于明白,冬至为什么大过年

终于明白,冬至为什么大过年

冬至,常说“冬大过年”,但为何大于年,理由有趣而复杂。

【壹】

古人立杆测影,后以晷测日,发现冬至日中午日影最长,为一丈三尺五寸。其实,这一天就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冬至过后,中午日影渐次缩短。

日影从最长到缩短为一点再回复到最长,循环一周,共耗一岁。周代开始,人们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日为岁首。因此,冬至日,为一岁起点,人们称冬至为“岁首”。这一天也是新年第一天,他们也视冬至日为“年首”。

因此,从周代到秦代,人们过冬与过新年为同一天。于是,周秦时代,冬至有两个身份:“岁首”、“年首”。

【贰】

古人经过观测,发现冬至日白昼最短,夜晚最长。

他们认为此日阴气弥漫到顶点,阳气始从阴气中诞生,为阴阳气转换首日,所谓“一阳来复”,“冬至一阳生”。人们认为,这是生命力转换的关键时刻,也是人类生命力最弱时刻,需补充能量,以度过这意义深远的一天。

终于明白,冬至为什么大过年

清代记载人们冬至吃鱼生的画像

于是,顺德人在冬至吃鱼生,实是沿袭古人啖食生物以求获得最直接生命力量的古风。人们吃汤圆、包饺子、馄饨等,都以圆形或内藏实物的包裹性食品为主,代表太阳、元气充盈,暗含获得阳气与生命力。

【叁】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颁行《太初历》,重新采用夏历,将一月初一定作岁首。他更规定冬至为节首。

一年从冬至开始,均分为24,每15天为1个节气。从此,冬至与正月分开,冬至成为一年节气开始日,正月初一上升为岁首。不过,人们以冬至为岁首的习俗从未消失,延续至今。

因此,冬至昔日拥有四个身份:岁首、年首、气首、节首。

【肆】

顺德人在冬至一定要回家吃饭。他们拜祭先祖、叩敬长辈、联络兄妹,在祖屋中与先祖、长辈、同辈共食,叙述家族历史与先辈事迹,在一个祭祀空间共享这一独特时刻,这就是在准确的时间、地点,享用正确的食物,体味“不时不食”的原始含义。

终于明白,冬至为什么大过年

(汤圆是冬至必备美食)

整个仪式的所有细节,都充满对时间、历史、传统、先辈、同辈的敬畏与尊重,完成冬至文化深意。人们做汤圆、吃饺子、

【伍】

从汉代开始,人们称正月初一为“元旦”,称立春为“春节”。1914年,称1月1号为“元旦”,正月初一为“春节”。

如今,我们称“过年”,是历法上的正月初一,它只有一个身份,就是农历年的开始日。冬至,无论其历史渊源和身份数量,都高于年。因此,它大于年。

【陆】

清代开始,冬至日,女孩子开始笔描《九九消寒图》。《消寒图》以“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制成。每字皆九笔,女孩每天挥毫写一笔,天天如此。

终于明白,冬至为什么大过年

在呵气成冰的岁月里,她们微笑、描摹、剪窗花儿、点鞭炮、贴春联儿、点鞭炮、期盼,度过深冬、腊月、春节、元宵。九字写毕,“雨水”降临。此时,春风翩翩,万物更新,一幅《九九消寒图》伴随她们走过寒冬岁月。如此生活,可谓优雅精致。

在顺德,乡间父老相传,杏坛古粉有座横跨东西两岸的明代古桥。冬至日,若我们在西侧桥脚中间处朝东方望去,可见一轮红日从东侧桥脚正中处冉冉升起,蔚为壮观。此桥称“爱日桥”。

“爱日”二字并非热爱太阳,而是冬至别称,古人认为“冬日可爱”,故称“爱日”,可见,此桥确为冬至所建。明代大画家李子长、清代状元梁耀枢的母亲、当代历史学家朱杰勤,都是古粉人。

不知当年冬至日,他们是否也站立桥头,静待那冉冉冬阳?

终于明白,冬至为什么大过年

【柒】

如今,北方称“冬至大如年”,暗喻年大于冬至,遵循汉代历法,但南方民间称“冬至大过年”,依循从未中断的传统习俗。

因此,冬至日,顺德人拜祭先祖、围炉欢宴,其盛如年。

终于明白,冬至为什么大过年
终于明白,冬至为什么大过年

来源:节选自《李健明说》

发布:何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