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斯年智驾获亿元A轮融资 无人集卡已在港口开始撤除安全员

本报记者 龚梦泽

12月21日,北京斯年智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年智驾”)获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领投方是字节跳动,广发信德、劲邦资本和辰韬资本等老股东持续跟投,投中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用于公司技术研发、日常运营和市场拓展。

斯年智驾获亿元A轮融资 无人集卡已在港口开始撤除安全员

资料显示,斯年智驾成立于2020年4月份,是一家专注于泛港口领域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的提供商。此前斯年智驾分别在2020年5月和2021年2月获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

合作布局方面,2021年6月份,斯年智驾与宁波大榭招商码头签署了全球首个L4级别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付费协议;2021年8月份,斯年智驾与唐山京唐码头签署了L4级别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付费协议。率先获得港口商业化运营订单,也是斯年智驾区别于其他供应商之处。目前,斯年智驾已部署近40辆车进入常态化无人运营,预计2022年逐步撤下所有安全员,届时无人驾驶将极大推进港口降本增效。

斯年智驾CEO何贝表示,2022年上半年,斯年智驾预计还将拿下3~4个国内港口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订单。除此之外,斯年智驾还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和新基建的号召,2022年我们将从海港扩展至江港、河港、陆港以及国外港口。这与我们产品高度的复制能力和扩展能力是分不开的。”何贝表示,预计在明年还将拓展泛港口无人运输场景,将业务延伸到港口间仓倒仓短驳和港口外干线物流。

记者据中国水运网查阅到,目前国内港口作业卡车司机成本占据整个港口运输成本的50%以上。而港口卡车司机需要至少A2级以上驾驶证;同时港口24小时作业要求司机多班倒,易产生疲劳驾驶等现象,造成安全隐患。

在此背景下,全球范围内港口自动化已经发展了40-50年,中国从2000年左右开始部署,但受限于传统AGV相关配套设施造价高等因素影响,港口自动化程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此外,港口自动化还存在很多技术难题。如港口的场景变化以小时计算,对特征的选择、众包更新的挑战较大;港口需要7×24小时无间断作业,对于白天/夜晚、阴/晴/雨/雪以及检测准确率的要求非常高;半挂车的运动模型比乘用车复杂等等。

为此,斯年智驾采用激光+相机+毫米波+超声波融合方案保证感知冗余,满足港口各种工况的感知,相较于其他供应商,斯年智驾的无人驾驶系统还能适配装卸船、空箱场地等工况,支持轮胎吊、轨道吊和堆高机的协同作业,在多个有人无人混行的码头完成常态化无人水平运输。

(编辑 李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