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总策划范迪安:成都双年展增添了中国艺术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信心

12月21日上午,以“艺术创新与城市创新”为主题的2021成都双年展学术交流会在成都市天府美术馆隆重举办。作为疫情以来规模最大、学术性最高的艺术双年展,2021成都双年展自开展以来便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参观,每天接近5000人预约入场。这让本届双年展的总策划、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十分高兴,他在会上的致辞中和会后的专访中也都提到了这一点。

总策划范迪安:成都双年展增添了中国艺术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信心

学术交流会现场

“在今天全球新冠疫情阴霾未散,人类社会仍然面临巨大挑战的前提下,成都双年展于两座新建的美术馆中与公众见面,这是我们中国抗疫取得战略性成果的重要体现。尤其是每天有接近5000观众能够走进美术馆,这更是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上全球未有之盛会。”范迪安说,“今天在中国各个城市,各种展览此起彼伏,景象非常繁荣。但在这种繁荣的景象之后,我们还需要更多地思考艺术对城市来说意味着什么?艺术对今天的中国文化来说意味着什么?”

范迪安表示,举办这次学术交流会,目的之一便是使2021成都双年展不仅有可视可观、具体精彩的艺术作品,还能够提供值得思考的学术课题。其中,有三个维度的问题和关系尤为重要。

“第一是双年展与其举办城市,也就是展览与地域的关系;第二是双年展与本土艺术、与中国艺术一些新的特征和趋势的关系;第三则是双年展作为国际艺术盛会,与全球艺术建立的可能的联系。”范迪安还以三个古体字“国、城、艺”举例,“这三个象形文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与物的交融——人的手中要拿着、或者执着某些东西,无论兵器还是礼器,都有巨大的象征性……在某种程度上,成都双年展的举办,也与这座城市厚重深远的文化血脉彼此交融。”

总策划范迪安:成都双年展增添了中国艺术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信心

双年展现场

在致辞末尾,范迪安以天府美术馆门口、著名艺术家苏新平的巨型雕塑“行走的人”为例,透露说最开始他曾与双年展学术主持吕澎讨论过放置几座较为合适。“是一个?还是两个?最后我们说三个吧,三人成众——也祝愿中国艺术大踏步、众志成城地向前走!”

【对话范迪安】

红星新闻:您觉得此次成都双年展的策划与举办,最困难的地方在哪里?

范迪安:最难的就是确定主题。在一场大型艺术展中,艺术家的角色有点儿像是演员,策展人比较像导演,要有构思,要有故事脉络,要选出合适的演员。今天中国的艺术有很多方向可以探讨,也有大量细节可以去呈现。我始终觉得本届双年展主题“超融体”中的“融”字极富时代性和文化意义。其中有两个层面非常重要,一是通过“融”来体现成都的历史、人文、传统和创新活力;二是今天各位专家也谈到:从各个角度看,今天全世界的艺术都越来越体现出一种交融的感觉。就像我们做学问一样,一定要在边缘地带、边境地带、跨界的领域中才能生发出新的活力。

红星新闻:双年展现在已经成为成都的新晋网红打卡地,尤其周末更是全天约满,您认为这算是一个成功的标志吗?

范迪安:我策划的展览会很注重市民的关注和造访,因为我觉得艺术说到底是在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体现其价值,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当然也有展览可以没有观众、纯粹探讨学术问题。但我个人认为像双年展这样的大型艺术盛会,特别要看重人气指标。

看重人气指标并不是说只是拿些好看的作品吸引观众,同时也要通过自身学术的建构,让观众在看展的过程中有更深层次的收获。我希望双年展能给大众带来两方面的收获:一个是审美的收获,让人们打开视野,看到当今艺术创作的活力,从艺术中感受创新的价值;二是达到美育的功能,给大众提供一些关于艺术的新视野、新知识,以及艺术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的开拓利用,这也是很重要的。

总策划范迪安:成都双年展增添了中国艺术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信心

范迪安在会上发言

红星新闻:本届成都双年展的定位大致是怎样的?

范迪安:成都双年展已经办了很多届,包括最初的几届我也有一些参与。我觉得过去主要就是缺乏一个固定的举办场所,使得双年展没有稳定落地的平台。现在有了这两座新的美术馆,这是最好的一个基本条件。

我认为本届成都双年展体现出了主题上的时代感、时代性。主题有鲜明的时代性,就能得到更多艺术家的认同。比如这次参展的270多位艺术家里很多都是非常有名的艺术家,他们面对的是全世界各大展览的邀约,那他也会考量和挑选,要不要送作品去参加。这些著名艺术家对成都双年展的积极参与,不仅是对成都这座城市的认同,也是对本届双年展主题的认同,当然也包括在具体借展过程中对我们组织、管理和服务保障等方面质量的认同。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双年展一定要有品质。双年展的一些当代艺术的作品有一定的实验性,跟场馆之间有一个磨合度,这些其实不容易做到。因此不少双年展也会有些粗糙不周之处,就连著名的威尼斯双年展有时候也难免。但2021成都双年展在组织方的细致努力和策展团队的周密考虑下,呈现出来的品质非常高!这是我特别引以为豪的。成都双年展一下子达到这么高的品质,这也是成都这座城市的生活美学品质的一种体现。

红星新闻:您认为2021成都双年展可以为中国当代艺术带来什么影响?

范迪安:目前而言,还不能特别预测到什么,但从很多艺术家同仁的反馈交流中,我还是听到了大家对这届双年展的评价,他们很满意自己的作品能在全新落成的场馆内得到专业、充分的展示,也对成都双年展有好评、有信心。之前我在发言中也说过,如今的展览很多,艺术气象很繁荣。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展览要能体现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的自信。如果说成都双年展有什么影响,那就是进一步增添了今天的中国艺术在国际艺坛上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这份信心,这个很重要。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李洁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