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曾仕强:定位不清,是很多人一生痛苦的根源,多少人深陷其中

听师一席话,胜读数年书。

站在大师思想高处,领悟圆融人生。

欢迎来到《听曾仕强谈国学与人生》课堂!

这讲很重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式管理大师曾仕强在一次《易经的人生智慧》的讲座中提到“Positioning”一词,说的就是“定位”。

经营企业找准市场定位非常要紧,而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必须找到自己的定位。这个定位可以是职位、观点立场、目标等等。

曾仕强教授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有诸多烦恼跟痛苦,主要根源是人生定位不清。如果他能够将人生定位明确,那么在任何境地里都不会产生迷惑,可以坚持初心不改,坦然赤诚地勇往直前。”

01

定位错,易生祸

曾仕强:定位不清,是很多人一生痛苦的根源,多少人深陷其中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看清他人是一种聪明,能看清自己的人才是高明。然而,看清自己并不容易。

人或陷入主观视角,过度美化自己,给自己上了一层厚厚的“滤镜”;或者因为个性自卑,自我怀疑,而过分低估自己。

不能认清自我,就会做出错误的人生定位。定位错了,努力方向就错了,真正的能力无法施展,缺点暴露无疑,会将自己置于痛苦和危险之中。

孔子在《周易·系辞下》写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曾仕强:定位不清,是很多人一生痛苦的根源,多少人深陷其中

一个人的道德和人品如果很低,突然被提拔升了大官,就会因为品德问题,做不好官,压榨百姓,做下很多恶事,从而给自身也招来灾难;

一个人如果智慧不够,能力一般,却策划很大的项目,那么结果必然是酿成人、财、物各方面的损失;一个力气小的人若负重超出他能力所及,那后果可想而知。

清晰的定位能教人内心坚定虔诚,谦虚沉着,驱除迷惑困顿之苦,杜绝隐秘潜伏之祸。

作家老舍曾说:“一个真认识自己的人,就没法不谦虚。谦虚使人的心缩小,像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

曾仕强:定位不清,是很多人一生痛苦的根源,多少人深陷其中

说到底,明确定位自我是对自我的诚实。若不能看清自己的内心所想,选错定位,那么,将来要面对的痛苦定然越来越多。

定位是不能急的。曾教授说:“人的定位过程总需要一个摸索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知道自己是谁?能做什么?”

事实也的确如此,即便是极富天赋的人,也难免被不正确的自我认知所折磨。比如,俄罗斯大文豪屠格涅夫也曾一度怀疑自己的文学才华,几度想要放弃文学创作;

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即便已经写就了《逻辑哲学导论》这一不朽著作,仍无法停止对自我的怀疑,大半夜地跑去敲罗素的门,绝望失落地叹息:“我是不是个白痴?能不能从事哲学事业?”

可见,自我定位并非易事,就算定位清晰了,也时不时地需要内心的再次确定。

曾仕强:定位不清,是很多人一生痛苦的根源,多少人深陷其中

那么,该如何定位?

曾教授用拔河这个形象的比喻,给了人们很生动的启发。他说:“人们在拔河时,要喊一、二、三,而不是一、一、一。为什么?

喊一的时候,就要人提起注意力,要看天,喊二的时候,要看地,做出微微下蹲的动作,喊三的时候,就要使力了,这就要看人。”

简而言之,进行自我定位时需要注意的正是这三点:天、地、人。

第一,天

曾仕强:定位不清,是很多人一生痛苦的根源,多少人深陷其中

所谓“天”,指的就是时机。孔子曾说:“遇不遇者,时也。”

当你认识到自己适合做某件事,应该树立某个目标的时候,即便主观上已经准备完备了,但还要看当下局面、时运是否适合。俗话说的“人算不如天算”,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地

所谓“地”,指的就是环境。人立于世间,做事要脚踏实地,这个地不仅是脚下厚土,也包括所有既定的外部环境。

曾仕强:定位不清,是很多人一生痛苦的根源,多少人深陷其中

人做任何事不能脱离现实世界,梦想也不能只在脑子里打转,那么,外境就是梦想开花的沃土,这沃土的条件一定要考虑到。

第三,人

人当然就是我们自身,你有怎样的理想,有什么目标,不能只是空想,能不能成真,还要结合自身的能力高低,知识储备,技能综合,心理强度,意志耐力等方面。定位人生是一个摸索的过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曾仕强:定位不清,是很多人一生痛苦的根源,多少人深陷其中

孔子说的“三十而立”,就是说通常人在三十岁的时候,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内在也有了比较稳定的自我世界,此时对于自我判断会比较明晰准确,不太会人云亦云地胡乱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三十岁”只是一个概念,并非说一定要等到三十岁才做人生定位,而是说,在对自我不够明晰之前,就不要乱给自己定位,可以多尝试,多摸索,看清自己到底是谁,适合站在哪个位置上。

02

定位乱,方向乱

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需要各职能部门各施其责,各尽其职。

同样的,一个定位明晰的人定然处在最适合他或她的位置上,才能发挥出自身的才干和天赋,施展能力和抱负。

曾仕强:定位不清,是很多人一生痛苦的根源,多少人深陷其中

《韩非子·扬权》中有一句话:“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意思是:让公鸡守夜打鸣,请狸猫看管老鼠,这都是发挥各自才能,如此就安然无事。

若一个人乱入了一个根本不属于他或她擅长的领域,那么,后果绝不会乐观。

试想,某些人在公司里浑水摸鱼,某些人在体制内庸庸碌碌;

某些人在职位上,豁出一切急功近利地努力,结果仍难免一败涂地;

某些人在梦想里极尽烂漫洒脱而生活仍旧困窘无比。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目标定位正确,远比速度重要。若只是盲目地往前赶路,不管方向是否正确,那终会上演“南辕北辙”的闹剧。

曾仕强:定位不清,是很多人一生痛苦的根源,多少人深陷其中

鲁迅先生当初决定弃医从文,并不只是因为文学天赋,还有他当时在日本留学,看见“清国留学生”的靡废,再看见当时国内局势,觉察“医学救国不可行”,心里才下定了决心,走上“以笔为刀”的道路。

事实证明,鲁迅先生选定的人生定位是正确的,而他的文学作品直到今日仍旧给予人们坚定的力量和清醒的指引。

在摸索中确定自我定位,并非盲从模仿他人的抉择,而是从实践中找寻独属于自己的路线。人在路上行走,能真正引领自己的,只有我们的内心。

曾仕强:定位不清,是很多人一生痛苦的根源,多少人深陷其中

关键在于你自己得摸准自己的心意,尊重自己的心意,并能真实地从自身能力出发,这才是从根本上与自我保持诚实。

打个比方,有人看朋友创业开公司获利不少,自己也急忙注册了公司,结果自己却赔了个精光。

可见,别人的成功案例并不一定适用于任何人。不要被他人和外界潮流影响,而胡乱跟风,冲动定位。

而要避免这样的状况,我们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第一,找准正确定位,坚定不移

曾仕强:定位不清,是很多人一生痛苦的根源,多少人深陷其中

找准定位就要咬住不放,不要做做停停,疑虑重重。做事最忌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内心坚定了一个目标,就站定这个位置,不要乱动,最不该“身在曹营,心在汉”,心思不集中,做什么都做不好。

第二,强化个人意志,做好心理建设

定位准确需要摸索的过程,并非一日之功,过程中,除了从他人身上吸取些灵感,最主要的是要靠自我在实践中琢磨感受,曾教授称之为“自我启蒙”。

若没有坚强的个人意志,很少人能撑过这个启蒙过程,就放弃地盲从了别人的选择。

03

定位稳,需持续改善

曾仕强教授提醒我们:“当定位确定了,还要时常进行自我反省,做了什么?没做什么?检讨哪里需要改进,最好一条条列出来。”

要知道,人生定位并非成功的结果,而是努力的开始。人生一旦完成定位,那么,脚下便展开了一条路。

曾仕强:定位不清,是很多人一生痛苦的根源,多少人深陷其中

我们不能仅满足于当下的个人能力,因为这前途还有许许多多的困难考验等着我们,若自满松懈,稍有不慎就可能犯错,偏离定位。

其实,当我们向着一个目标不断前行时,最终的目的并非是那个目标,我们真正要的是这一路前行过程中,能与越来越好的“我”相遇。

所以,前行路上,一定不要忘了自省反思,让身心能量不断地新陈代谢,提升到新的阶段。只有如此,人生的定位才真的“稳了”。

曾仕强:定位不清,是很多人一生痛苦的根源,多少人深陷其中

以上三点,若能做到,才能真正成为自己人生的“掌舵人”,成为自己向往的自己。“做自己”说来简单,也不简单。

真正能做到的人,可以拥有更恣意畅快的人生,不必终其一生都陷落于迷茫纠结的抉择动荡中,不必踌躇在来回往复的疑惑觉知间,痛苦一次又一次。

真正的金子陷在沙子里仍金光熠熠,真正的狮子在羊群里仍尖牙锐利。

定位对了,你,就是你自己。你,终将成就自己。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带你一起识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