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绅殷德是乾隆朝大宠臣和珅的儿子,得益于父亲的权势,丰绅殷德从出生之后就一直生活在锦衣玉食的环境当中,基本上自己的人生道路已经被父亲铺好了,他只需要按部就班生活即可。
不仅如此,得益于乾隆与和珅之间的友好关系,丰绅殷德还得到乾隆的赐婚,将最宠爱的十公主嫁给丰绅殷德,让其成为名副其实的驸马,原本就尊享荣华富贵的丰绅殷德,有了驸马身份的加持,就更加尊贵无比了,可惜后来和珅却被嘉庆杀头,那么和珅去世之后,丰绅殷德结局如何呢?

无忧无虑的年少生活
从情商而言,和珅算得上是人精级别的人物,所以他才能够从皇帝身边的一个侍卫,迅速升迁成为乾隆朝最尊贵、最受乾隆重视的宠臣。也许最开始阶段和珅并不是一个巨贪之人,可是随着自己手上掌握的权力逐渐增加之后,和珅也就“身怀利器,杀心自起”,并且因为人性的贪婪最终走向万劫不复之地。
可以说在和珅没有倒台之前,靠着利益链维持的关系还是十分稳定的,这才让丰绅殷德一出生就注定不平凡,很多达官贵人都争着巴结拉拢,想要与和珅走近一些,年幼时期的丰绅殷德,完全生活在鲜花、掌声以及别人的阿谀奉承之中,单纯用锦衣玉食来形容,已经显得有些肤浅了。
靠着父亲在朝中的关系以及乾隆对其的信任,很快丰绅殷德就得到了乾隆的重视,乾隆四十五年,乾隆亲自为他赐名“丰绅殷德”,赐名之后,还给丰绅殷德与乾隆最宠爱的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定了娃娃亲。
年仅五岁就已经成为乾隆钦定的驸马爷了,丰绅殷德的童年时期有多么幸福和光彩夺目,其实已经不需要我们多说,大家都能够想象得到。乾隆五十四年,已经年满14周岁的丰绅殷德,终于和固伦和孝公主完成大婚,两人正式成为夫妻。
两人的这场婚礼可谓极尽奢华,不管是乾隆这方还是和珅那方,都为这对夫妻准备了丰厚的礼物,当时满朝文武都参与了婚礼,在大家的见证下,丰绅殷德和固伦和孝公主走到了一起,也许有人会觉得丰绅殷德与固伦和孝公主之间的婚姻可能不幸福,实际上这就明显多虑了,两人虽然是父母之命结的婚,可是从小一起长大,也算得上青梅竹马,再加上丰绅殷德遗传了父亲和珅的优良基因,是一个十足的美男子,试问谁不喜欢帅哥呢?
青梅竹马加上郎才女貌,丰绅殷德与固伦和孝公主在婚后过着幸福的生活,要是后来没有什么意外,也许两人还能续写一段经典的爱情故事,可惜事与愿违,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意外。
事情的转折点
很多人认为当年嘉庆铲除和珅主要是因为和珅贪污太严重,可实际上这种看法并不准确,从当时的真实历史背景来看,嘉庆想要铲除和珅并非因为和珅贪污,而是因为和珅影响到了自己的皇权,这一点从当时嘉庆给和珅列出的二十条大罪就可以看出来,当中几乎没有提及贪污,全是贪权之类的说辞。
为何嘉庆对和珅会那么愤怒呢?实际上这一切又和嘉庆的父亲乾隆有关,要是没有乾隆的一番操作,也许和珅结局不会那么凄惨。自诩“十全老人”的乾隆在自己65岁的时候就承诺过只当60年皇帝,坚决不会超过自己的偶像爷爷康熙的在位时间。
也许当时乾隆根本没有想过自己居然能够活那么久,所以在85岁的时候,他没有办法只能兑现承诺选择退位,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嘉庆皇帝。你以为乾隆成为太上皇之后就会选择隐退去吃喝玩乐么?那就太小看乾隆了,实际上当时他选择退位仅仅就是做一下表面工作,或者说是为了兑现承诺而已。
他虽然退位成为太上皇,可是朝廷中的实权依旧紧握在自己手中,为了掩人耳目,防止别人说三道四,乾隆还找了一个自己权力的代言人以及执行者,这个人就是一直深受乾隆信任的和珅,也就是从乾隆找和珅当代言人开始,和珅与嘉庆之间的梁子就算结下了。
乾隆当了三年太上皇,这三年时间里,和珅就一直充当乾隆的权力代言人,帮助乾隆联系朝中大臣,将实权紧紧握在乾隆手中,身为皇帝的嘉庆有苦难言,明明自己是皇帝,可丝毫没有任何话语权,大事小事都要听乾隆的,换成谁也接受不了这种现实。
可以说当时嘉庆对乾隆相当不满,可是乾隆毕竟是自己父亲,嘉庆不能表现出来,因此最终这种愤怒以及仇恨就转移到和珅身上,这才导致乾隆前脚刚走,十四天后和珅就被嘉庆铲除。嘉庆铲除和珅可以用迫不及待来形容,要是没有深仇大恨,想必也不至于,对于皇帝而言,最大的仇恨就是影响自己皇权,毫无疑问和珅刚好充当了这种角色。
聪明的和珅并非没有想过与嘉庆缓和关系,但是嘉庆根本不吃和珅这一套,所以和珅的悲剧那是注定的,只有铲除和珅,嘉庆才能重拾被乾隆夺走的皇权,也只有铲除和珅,嘉庆才能重新培养属于自己的领导班子,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拥有实权的皇帝。
和珅死后丰绅殷德的结局
按照和珅当时的罪行来看,家人必然是难逃一死的,不过好在丰绅殷德不仅没有参与过什么行动,而且还是固伦和孝公主的丈夫,于情于理,嘉庆都不太适合对丰绅殷德动手,所以在铲除和珅之后,最开始阶段嘉庆是完全没有处罚丰绅殷德的,还让他承袭父亲和珅的爵位,不需要工作,每天守在宫中过着幸福的生活。
从开始阶段嘉庆对丰绅殷德的态度来看,不仅没有惩罚丰绅殷德,反而还让他不工作也能享受荣华富贵,大有坐享其成之意,所以不久后嘉庆就反应过来,从而削除了丰绅殷德的爵位,安排他担任散佚大臣,这个官职属于从二品官阶,主要负责管理皇宫当中的警卫部队,很多达官贵人家的儿子都从事这份工作。
丰绅殷德在散佚大臣的职位上干了一段时间后,还得到嘉庆的奖励,升他担任正白旗蒙古副都统,要是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丰绅殷德的结局应该还是不错,可真实历史上,丰绅殷德在父亲和珅死后,性格还是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古人云“哀大莫过于心死”,不管和珅犯了什么罪,对于丰绅殷德而言,他始终是自己的父亲,和珅是被嘉庆处死的,丰绅殷德却要给嘉庆干事,换做谁心中都会有些不舒服,就是在这种特殊情绪的影响下,丰绅殷德和固伦和孝公主之间的感情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本身当时丰绅殷德的地位就是靠着固伦和孝公主的存在才能维持的,可是丰绅殷德对固伦和孝公主态度的改变,必然引起她的不满,尤其是嘉庆八年丰绅殷德在国服期间与其他女人厮混,并且生下一个孩子,此举彻底激怒了固伦和孝公主。
事情过后,固伦和孝公主就去找嘉庆告状,嘉庆为了给妹妹出一口气,就直接革去丰绅殷德官职,将其幽禁起来冷静一番,在幽禁之中的丰绅殷德,再次感受到了世事无常的凄凉,很是悲伤,固伦和孝公主看着丰绅殷德悲伤的样子,难免心痛,后来又向嘉庆求情,嘉庆才放出丰绅殷德,并且加封他伯爵的爵位。
丰绅殷德虽然重获自由,不过他的心彻底死了,他对固伦和孝公主开始使用冷暴力,引起对方不满,嘉庆再次出现,将丰绅殷德弄去乌里雅苏台工作,这里环境恶劣,恰似宁古塔一般,将丰绅殷德弄去那种地方,大有流放之意。
丰绅殷德在乌里雅苏台工作了两年,固伦和孝公主终于还是担心挂念他了,所以向嘉庆求情让丰绅殷德回京,可惜丰绅殷德在回京途中生病,回到京城不久后便因病去世了,终年36岁。
结语
丰绅殷德的一生,要说幸运也算是幸运的,因为年少时期有父亲和珅的庇护,和珅死后还有固伦和孝公主的庇护,要说不幸运也是不幸运的,因为他从出生到去世,从来都是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中,小时候受父亲影响,父亲去世后,又受妻子影响,活了36岁,他从来没有机会说出一句自己的心声,也实在是可悲可叹啊!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