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苏秦:“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其实他只是个大忽悠。

沧海桑田天下事,闲谈华夏五千年。大家好,我是李师弟。

说起“忽悠”这个词,大家想起的一定是某年春晚上那个卖拐的大忽悠。但是小品总是艺术加工的,真实的历史上的确有这么一个大忽悠,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给自己弄来了荣华富贵,可偏偏又因为睡了领导的妈妈惹了祸,又靠着忽悠安然跑到他国,没想到竟落得个被刺杀而死。您肯定觉得这种人一定不是什么好人,死了也不会有好名声吧?那您可就错了,人家反而还流芳百世,成了大名人!这个人是谁啊?他就是曾经上演了六国大封相的纵横家苏秦。您可能会问,这么有名还厉害的人物,他的合纵之术能让秦国十多年不敢跨过函谷关,怎么在你嘴里成了大忽悠呢?您别急,我这就和您扒一扒苏秦这个人的黑历史。

苏秦:“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其实他只是个大忽悠。

苏秦小时候就是一个普通农民家的孩子,爹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可苏秦一直向往着大城市,总觉得一辈子窝在农村没啥盼头。他爹没事就劝他,说儿啊,别总胡思乱想的,种地不是挺好吗?你爹我这辈子就这么过来的,咱有房有地,想吃啥自己种,还是绿色环保的,养养鸡养养牛,高兴了就干活,不想干回屋睡觉,也不用上下班打卡,也不用看老板脸色,多好啊?你知道两千多年以后得有多少人羡慕咱的生活吗?苏秦可不吃那一套:这叫挺好啊?好不好您老自己心里没点数吗?农村这么好,为啥大家还都往城里跑?您愿意当农民那是您的事,我可是要到大城市闯荡的人!

苏秦:“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其实他只是个大忽悠。

结果苏秦还真就离开了家乡,跑到齐国去求学了。去的哪个学校呢?咱也不知道,反正应该不是蓝翔。结果苏秦半路遇到了一个老者,一把拉住了苏秦:少年,我看你骨骼惊奇,是万中无一的旷世奇才,这么着吧,你到我们学校来吧。苏秦说你们学校都教什么啊?老者说了,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六韬三略,排兵布阵,文章辩论,修真养性,渡劫升仙,没有我们不教的,先免费学三个月,觉得好再交学费。苏秦一看那敢情好啊,我就跟你走吧!当然了,这段情节是我随口说的啊,但是事还真是这么个事。苏秦拜的老师是谁啊?大名鼎鼎的鬼谷子!咱们之前也曾经讲过,可以说战国时期左右天下大势的风云人物,有一半是他的学生。

苏秦:“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其实他只是个大忽悠。

苏秦说秦

苏秦在鬼谷子那里一学数年,终于毕业出师了。可以说是意气风发壮志凌云,觉得自己肯定要成就一番大事业了。可是那个时期时局动荡,毕业生就业本来就不容易,又没有工作经验,哪个大企业也不敢用。苏秦本人又是心高气傲,不甘心做基层工作,结果四处碰壁,就业失败,灰溜溜回了老家。回去以后迎接他的全都是冷嘲热讽:唉呦,这大城市求学回来的就是不一样啊,怎么越混越惨啊?还不如在家种地呢吧?苏秦说了,这就叫知识改变命运!这鬼谷子教的不会都是纸上谈兵,实践中根本用不上吧?不行,我得再好好充充电。反正也没工作,苏秦干脆就在家闭门不出,刻苦钻研起《太公阴符》这本书来了。“悬梁刺股”的典故,就是苏秦自我进修的时候留下来的,如今已经成了中国古代刻苦学习的变态事例典范。就是靠着这种精神,苏秦终于悟出了合纵之术,心里知道这次行了,我可以凭这个忽悠那些君王了。这可不是我瞎编的啊,《战国策》里明确记载了苏秦说过这句话:“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苏秦:“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其实他只是个大忽悠。

一开始苏秦可是没去找什么六国,而是直接去见周显王,毕竟名义上当时还算周王朝的天下嘛。可是周显王根本没把苏秦放在眼里,心想现在礼崩乐坏,王室衰微,我这些大臣都没辙,你一个农民能有多厉害,几句话就把苏秦打发了。苏秦一看这个周显王烂泥扶不上墙,转头就去找秦惠王了。毕竟在当时秦国的实力是最强大的,已经有了称霸天下的野心。苏秦投其所好,说了一大通怎么吞并天下的计划。可问题是这个秦惠王对鬼谷门下的人已经没什么好感了。前些日子因为变法刚被处死的商鞅就是你校友吧?怎么刚弄死一个又来一个?他都不行,你更没戏,快走吧你!

苏秦:“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其实他只是个大忽悠。

连着在周国和秦国碰了一鼻子灰,苏秦倒是没泄气,又直奔赵国了。这次还不如前两次,君王的面都没见到就给轰回来了。可是忽悠这玩意儿,就和诈骗差不多,你打无数个电话未必能骗到一个人,也许还会被骂一通,但只要你坚持下去,早晚会碰到一个上当的。苏秦的人生转折,就是从第四站燕国发生了变化。苏秦给燕国的地位做了一番分析,说燕国的实力是最弱的,别的国家只是怕秦国,燕国是逮谁怕谁,这可不行,必须要找到有力的盟友,我建议先和赵国结盟。燕国国君还真依了苏秦的话,就安排他作为使者,代表燕国出使赵国。这一次身份不同了,赵国的态度马上也不一样了,恭恭敬敬接待了他。经过了一番亲切友好的交谈,双方对国际形势深入交换了意见,苏秦表示只有六国联合起来,才能让秦国不敢有所动作,我愿意作为代表,促使六国结盟!苏秦的话深深鼓舞了赵王,当即决定尽全力支持苏秦的行动。就这样,苏秦连续出使了韩魏齐楚,靠着他的忽悠本事,真的让六国结成了合纵同盟!

苏秦:“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其实他只是个大忽悠。

六国同盟用现在的话说呢,就是建立了一个联合国,那苏秦是发起者,就被一致推举为了联合国秘书长。为了方便他的工作,苏秦是佩着六国的相印,纵横诸国叱咤风云,上演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六国大封相,苏秦的人生也可以说到达了巅峰。关键是六国结盟对秦国真的起到了震慑力,使得秦军15年没敢跨过函谷关一步。一直到苏秦的同学张仪在秦国搞了连横之术,才算是逐步瓦解了合纵同盟。纵横家这个名字,也就是从合纵连横而来的,这也难怪当时纵横家的名声并不算太好,因为在当时人们的印象中,纵横家其实就是靠忽悠吃饭的。

苏秦:“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其实他只是个大忽悠。

而苏秦呢?成功以后也开始膨胀了起来,沉迷在了腐化堕落的生活里,不仅四处沾花惹草,还竟然和燕易王的母亲搞在了一起,闹得是人尽皆知满城风雨。燕易王一怒之下打算要处死苏秦,换了别人早吓跑了。可苏秦这时候又展现了大忽悠的能力,居然告诉燕易王,大王啊,我和你妈之间的事其实是个计谋。据线报齐国最近和秦国秘密接触,我想深入齐国打探一下,又没有机会,就自毁名节故意和你妈搞出绯闻,大王用这个借口来杀我,我就能名正言顺投奔齐国做卧底了啊。燕易王是深受感动,委屈您了苏老师,谢谢啊!就这样苏秦出发去了齐国,随行的人都赞叹道:不服不行啊,苏老师果然厉害,把人家妈睡了,人家还谢谢你。所以说到什么时候专业知识业务能力都不能丢呢。

苏秦:“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其实他只是个大忽悠。

苏秦与张仪

到了齐国,苏秦也是被列为上宾,为齐王出谋划策,但是就引起了齐国其他官员的不满了。为了争夺政治势力,他们决定除掉苏秦。接下来就是我们开场所说的,苏秦遇刺,临死前告诉齐王,您就说我是燕国的间谍,重金悬赏行刺的人,这个人准出来,然后就死了。齐王按照苏秦的办法一试,还真就抓到了刺客,苏秦临死还把刺客给忽悠陪葬了。可讽刺的是后面上演了一出反转剧。苏秦死后,燕国竟然公开祭奠他,这让齐王有点懵圈。之后整理苏秦遗物才发现,他还真是燕国的间谍!估计那个时候,齐王已经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吧?

苏秦:“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其实他只是个大忽悠。

说到这里,对苏秦这个人应该有一个怎样的评判,我想每个朋友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吧。历史就是这样,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全面地看,往往总会看到很多和我们当初的认知不一样之处,这也是历史的魅力所在。欢迎您留下您的想法,和我一起讨论。

说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名臣,有不少都没落得一个好下场,甚至可以说是惨死,这其中还不乏世界名人。下一期中,我们就来一起看看那个时期惨死的几位名臣,您知道都有谁吗?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喜欢还请您多多关注我们,咱们下一期再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