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胯下之辱是出自韩信的典故,它告诉了我们要学会忍耐,小不忍则乱大谋。韩信幼小失去父母,当时没有钱去处理父母的丧事,他也没有什么经商头脑,总是依靠别人来养活自己。

在韩信未出名之前,生活过得非常艰难,可以说是无所事事,不受重用,甚至饱受周围人嘲讽。幸亏当时南昌亭长看好他,并且收留了他,并常常给他一口饭吃,也可以勉强活下去。但久而久之,亭长的妻子开始嫌弃他了,在吃饭时常常不给他准备碗筷。韩信自讨没趣,也就离开,自寻活路去了。这样一个人,即使走在大街上,也会让周围的人看不起。有一天,
有一天,一个恶少看见他在大街上晃悠,配着剑,无所事事。于是主动去找茬,专门撞到韩信,见韩信没有理他,有点恼羞成怒。就对韩信说道:“你要是不怕死,你就拿剑刺我,你若怕,就从我裤裆底下钻过去。”周围很多人在看热闹,看到此处,全部拍手叫好,都想看看韩信如何选择。
韩信想了想,看了看周围,一句话都不说,就从恶少的胯下钻了过去。韩信经此一事,决定奋发图强,发誓日后一定出人头地,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韩信决定离开他的所在地——淮阴城
而那个恶少在侮辱韩信后,引以为豪,便大肆宣扬,让全城人都知道。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但让他没想到,韩信最后“王者归来”,成为大将军,一方领导者。韩信有如此成就,那么他是如何对待这个恶少的呢?
并非像大多数人想得那样,韩信并没有杀了恶少报仇,而是以德报怨。将他请过来,让他做了一个中尉。那么,很多人就疑惑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韩信说了一句话: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意思是当初他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他吗?可是杀他没有意义,所以我忍了。韩信如此的胸襟,正是成就他一番事业的原因,虽受胯下之辱,确能不拘小节,可以以德报怨,如此胸襟,怎能不做一番大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