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淮海战役时,为何薛岳在得知己方长官的人选后,气得扔掉了筷子

#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打,前后共历时66天,最终在我军前后投入百万兵力,分阶段各个歼灭击破的战略战术下,用10余万人的伤亡代价,换取敌军伤亡55.5万余的伟大胜利战果,不仅超额完成了粟裕提出的暂不渡江,留在中原大打歼灭战的任务目标,也将解放战争彻底拉入了战略决战的收官阶段。

江北精锐兵团损失殆尽后,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大有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先攻江浙,后直捣黄龙,解放南京和上海,短短半年时间,华东南半壁江山尽在掌握,蒋介石丧师失地,只能被迫退守宝岛台湾。

淮海战役时,为何薛岳在得知己方长官的人选后,气得扔掉了筷子

而在淮海战役开打前,前徐州绥靖公署主任和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就曾问过侄子徐州剿总司令和副司令的行政人选安排,当得知副司令的名字后,竟然气得直接把手里的筷子扔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薛岳,祖籍广东韶关,14岁从保定陆军学校毕业后,就在二次革命的历史洪流中参军闹革命,后转入武昌陆军参加两年受训,于1918年响应孙中山先生的号召加入援闽粤军,当上了司令部的上尉参谋长。

很快就在福建漳州的战役中,南征北战初露峥嵘,短短三年时间就当上了机枪营长,参加过两次东征和两次北伐,经常以少胜多,打出大型歼灭战,所以被蒋介石多次通电全军给他通令嘉奖。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薛岳奉命先后在南昌和广州阻击我党起义军,于次年正式北上投靠蒋介石。

淮海战役时,为何薛岳在得知己方长官的人选后,气得扔掉了筷子

1930年,军阀中原大混战中,薛岳在“小诸葛”白崇禧的指挥领导下,率部与云南滇军战而胜之,解除广西南宁之围立下大功,却因身负重伤辞职回到香港九龙休养闲居。

1933年,薛岳被蒋介石重新启用,委任为第五军军长,后改任第六陆军总指挥,参加了围剿红军苏区总部的第五次战斗,连战连捷,相继攻占我军在韶源、上冈、寿华山、兴国和赣南的根据地,威胁瑞金总部,迫使我军执行两万五千里北上长征转移计划,在西南地区多次重创红军,获得蒋介石的高度嘉奖和表彰,于1935年4月被晋升为陆军中将。

抗日战争开始后,薛岳被委任为集团军总司令,先后参加过保卫上海的淞沪战役和南京保卫战,及时切断水陆交通,策应蒋介石领导的第五战区抗日作战。

1938年,薛岳调任第一战区兵团司令长官,参与指挥了兰封会战,破坏日军从南包围武汉的阴谋。

淮海战役时,为何薛岳在得知己方长官的人选后,气得扔掉了筷子

1939年起,薛岳出任湖南省委主席,独创天炉战法,参与指挥并领导打出了三次长沙保卫战,誓死不退,予敌重创,被称为“长沙之虎”。

至1944年,第四次长沙保卫战失败后,薛岳适时组织一切力量节节相抗,撤退转移至湘赣粤边境,阻止日军打通粤汉铁路的阴谋,为保住中国抗战胜利果实做出了突出贡献。

八年抗战闯出战神之名,于1945年出任受降司令官,在南昌参加受降仪式,还获得了美国总统亲自颁发的一枚自由勋章,以表彰他的不屈抗日斗争传奇战史。

淮海战役时,为何薛岳在得知己方长官的人选后,气得扔掉了筷子

1946年,蒋介石不顾道义挑起内战后,薛岳就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和剿总司令职务,却应在上任半年时间内连续战败,导致在南京政府引起诸多非议。

1947年,蒋介石认为薛岳指挥不力,名声低落,下令免除薛岳的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职务。

1948年11月,粟裕指挥发起以徐州为中心,解放淮海大步的战役战斗,当时敌军内部能同时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名将,除了桂系新军阀白崇禧,也只有战神薛岳。

可白崇禧并不属于蒋介石的嫡系,而是李宗仁的嫡系,不能直接任用,而薛岳则是在解放战争前期打得不好,蒋介石不敢冒险重用,杜聿明虽然军政全能,可却因为被派往东北战场救火,转到淮海战场时已经错失最佳战机,无力回天。

淮海战役时,为何薛岳在得知己方长官的人选后,气得扔掉了筷子

所以在淮海战役开始前,薛岳关心国内战局,还专门在吃饭时向侄子问了一句徐州剿总司令和副司令的人选,当听到总司令是刘峙时,薛岳面带忧色地叹了一口气,而当听到副司令是韩德勤后,薛岳直接气得把筷子扔在地上,连饭也顾不上吃了。

韩德勤打仗不行,却一直升官,说明这人只会卖弄口舌,靠着曲意逢迎上级,来换取高官厚禄,而且此人心胸狭隘,睚眦必报,常年勾心斗角的做法一旦放到战场上,那就是取死之道。

而薛岳的担忧最后也照进了现实,本来在淮海战役开始后,敌军是具备以多胜少的机会的,但却因为某些将领错误指挥,战略布局出现了很大偏差,一步慢,步步慢,被粟裕适时抓住战机,各个击破,打成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据说淮海战役时期的敌军逃兵和溃兵很多,丢盔卸甲,狼狈不堪,农民只要操起农具来都能够俘虏一大片,足以见证敌军真的已经一溃到底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