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此人轻松弄死赵高,其身份却成历史之谜,至今查不到他是谁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开始变得暴虐成性,而且他在灭掉六国过程中,得罪了不少人,这些国家有不少复仇者,比如张良就曾经刺杀过秦始皇,只是没有成功而已,秦始皇到后期已经变得骄奢淫逸,手下提的逆耳忠言他已经听不进了,反而是赵高这类人说的话他喜欢听。

赵高到底是从哪来的,史料至今没有定论,又说赵高的母亲因为犯错,身体被搞残疾了,在狱中工作,赵高就是出生在这种地方,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据说赵高曾是赵国的贵族,但赵国被秦国灭了,赵高为了报仇不惜挥刀自宫,来到秦始皇身边搞破坏。

此人轻松弄死赵高,其身份却成历史之谜,至今查不到他是谁

不管赵高是从哪里来的,反正秦国在他的捣鼓之下,果然奄奄一息,而秦始皇晚年又十分宠爱赵高,就这样赵高的权势越来越大,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外出游玩时,不幸死在途中,临死前他让赵高帮他拟旨,要求把公子扶苏调回来继任当皇帝。

当初公子扶苏因为进谏劝父亲少搞点劳民伤财的事情,结果被发配到边疆跟蒙恬一起修长城了,但在秦始皇心里还是比较喜欢这个儿子的,他也打算把皇位传给公子扶苏,但赵高帮秦始皇拟旨时故意写成赐扶苏自尽,当公子扶苏受到父皇的旨意时,一时愚忠自杀了。

此人轻松弄死赵高,其身份却成历史之谜,至今查不到他是谁

就这样公子扶苏被赵高杀死,拟狡诏的事情丞相李斯也有参与,后来两人共同把秦始皇的傻子胡亥推上皇帝位,胡亥作为一个傻子,比后来的刘禅强不了多少,事事都听赵高的,后来李斯看不惯赵高的胡作非为,结果也被赵高给杀掉了,这是赵高是朝中只手遮天了。

胡亥不管赵高如何把持朝政,他一心只是享乐,大量收集美女、珍宝等财物,搞得天下百姓民不聊生,而赵高却从不把这些民众闹事告诉他,就算他听到了也假装没听到,最终赵高还逼死了胡亥,打算自己等级称帝,可惜当他要登基是,突然地震来了,赵高最终没能当上皇帝。

此人轻松弄死赵高,其身份却成历史之谜,至今查不到他是谁

赵高或许觉得这是天意不让自己当皇帝,所以他只能找到另一个嬴氏家族继承人当皇帝,这就是子婴,也就是秦三世,子婴是个有计谋的人,他知道当时全国都爆发了起义,当赵高提出让子婴去祭祖时,他将计就计,称病不出,赵高亲自来请时,他直接让刺客杀了赵高。

赵高一生搬弄权术,秦始皇也被他玩了,他害死了公子扶苏,还谋害了李斯,最终在朝堂上指鹿为马,还杀死胡亥,这些"战绩"听起来很不错,但子婴轻轻松松就弄死了他,真是强中更有强中手,赵高终于还是死了。

此人轻松弄死赵高,其身份却成历史之谜,至今查不到他是谁

然而子婴到底是谁,他虽然杀死了赵高,可他自己的身世却是历史之谜,至今史学家也没搞清楚子婴到底是书,有人说他是秦始皇的弟弟,也有人说他是胡亥的哥哥,还有人说他是胡亥的侄儿,总之至今没人能查到他到底是谁。

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等

历史二:玄武门之变以前,李世民势力明显不如太子李建成,他是怎么取胜的

李家这两个儿子都非常出色,大可称作“人中龙凤”。因为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李建成在历史上的痕迹比较少,仿佛他真是一个无能太子,只会暗害大有声望的李世民。

其实不是这样的,李建成也为大唐做了许多事。

此人轻松弄死赵高,其身份却成历史之谜,至今查不到他是谁

李建成是李家的嫡长子,李渊对他极其倚重。当年起兵前,李渊是太原留守,李世民和他一起在太原,李建成则带着李家族人居住在河东。不管李世民、刘文静、裴寂等人怎么劝说,李渊都犹豫不决,没有下定造反的决心。

直到李建成到了太原,也劝他反,他这才同意了。可见李建成对李渊的影响很大,如果李建成不靠谱,李渊不会这么看重他。

晋阳起兵,李渊派李建成和李世民去招募义兵,是以李建成为主,李世民为辅。李建成不负父望,招募到了许多义兵,并且整顿军纪训练新兵,极有成效。

此人轻松弄死赵高,其身份却成历史之谜,至今查不到他是谁

李世民军功赫赫,李建成也极有军事才能。那时西河郡丞高德儒不肯降李家,李建成只用了9天就平定西河,并且这9天还包含来回往返的时间。

攻克长安、多次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这些都是李建成的功绩,只是后来李渊称帝,立李建成为太子,他认为太子是国之储君,不应该再亲上前线,李建成这才从军事转向政治。

政治方面,李建成更是个中好手,可以说唐朝初年的很多政策都有他的影子,极得大臣的拥戴。虽然此时李世民已经是秦王,在军中威望极高,但在朝中,众臣认可的是李建成。

至于李渊,更是从一开始就将李建成视为继承人,他虽然宠爱李世民,对李建成却更好。

此人轻松弄死赵高,其身份却成历史之谜,至今查不到他是谁

这也是李世民为什么要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原因,因为在政治上、父亲的宠爱上,他都没有胜算,只能通过武力政变,从肉体上消灭李建成。

玄武门之变能成功,在于出其不意。无论是李建成、李元吉或者李渊,他们都想不到李世民会做出这种事,也就没有防备。简单来说,这就是个意外。

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旧唐书》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