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的另类脸谱:辫帅张勋的人缘,看重乡谊却不为功利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一百六十九):掩耳盗铃响叮当。

在鱼龙混杂的北洋乱世,但凡是个有点头脑的军阀,都比较注重乡谊。曾任山东督军的张怀芝,更是本着“就是刮地皮,也要在外省刮”的原则,看似义正言辞,更多的是新瓶装旧酒的狡辩。军阀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地盘和权柄,肯定也要在地方树立自己的威望,自然也会表现出一副和善的面目,功利的目的也显而易见。但是也有另类,这个人就是“定武军”主将张勋,因为不仅自己留着辫子,麾下一万余人的定武军也留着辫子,所以在北洋军阀中“辫帅”的名号颇具分量,当然也被冠以愚忠遗老的帽子。在丁巳复辟中更是成为恨事,京城里满大街散落的真假辫子,为张勋招来诸多骂名,然而抛开庙堂之上的鸡零狗碎,张勋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多少的心眼的武夫,在军阀圈子里人缘其实很不错。

历史的另类脸谱:辫帅张勋的人缘,看重乡谊却不为功利

但是要说和张勋关系最铁的,当属东北王张作霖。在登上北洋最后一任掌舵人之位时,在北洋中枢终于有了说话的分量,就开始为张勋说好话,想把前事一笔勾销,但是武夫之间的感情,确实不能代表全部,虽然在当时的京师,人们也都说张勋的堂会最好,不仅不摆架子,而且给的钱多,不强人所难,待人和气。其实最喜欢张勋的要数江西人,尤其是张勋老家奉新县人,在北洋时期的京师,江西会馆、南昌会馆都是张勋出资兴建,而且奉新会馆建造的最多。

历史的另类脸谱:辫帅张勋的人缘,看重乡谊却不为功利

其中江西会馆绝对堪称豪华,一幢气势恢宏的楼宇,可以自己发电供电,里面的戏班子一直都是灯火通明,在京城求学的江西人,只要求到张勋帐下,没有不给钱的,那些个来自奉新县的学子,更是被这位“辫帅”养着,吃穿给养,都是一概包揽。看重乡谊的张勋,更是送给自己一个村的老乡们一人一栋青瓦房,缺什么只要开口,张大帅就会来管。每逢过年,开往张勋徐州驻地的火车上,江西老乡们总是人满为患,此起彼伏的乡音,体现出的那份喧闹,似乎更能看出过年的氛围,但是拜年也不是白跑一趟,除了可以白吃白喝,还可以带回点赏钱。

历史的另类脸谱:辫帅张勋的人缘,看重乡谊却不为功利

最终,张勋混的职位看似并不低,也曾坐上督军团的头把交椅,但是还是带着一定的乡土气息,对比军阀们重视乡谊却任人唯亲,带着功利目的的拉拢,从而为其所用,张勋麾下的士卒却少有自己的老乡,对自己的乡亲施恩,更多的是一种富贵还乡的朴素愿景,他的辫子军中没有自己家乡的亲兵,他虽然看重乡谊却没有多少实用功利的目的在里面,这是一种憨直的善意,这种耿直也让他错把陷阱看成是众望所归,自己明显是兵少将寡,却被扶上督军盟主之位,忽悠了一场复辟却是为他们作嫁衣,这样的辫帅在受益人那里自然显得人缘不错,但是这样看重乡谊的代价也是建立在别人的负担之上,比如辫子军驻地的苏北一带,张勋的人缘与乡谊早已消失殆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