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邦身边的狐朋狗友,赶车的、吹丧的,为啥个个成了军事大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然而最后秦朝政权未经二世便被推翻了,经过楚汉之争最终天下落入了出身极为普通的刘邦之手。

刘邦身边的狐朋狗友,赶车的、吹丧的,为啥个个成了军事大才?

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最开始只不过是秦朝沛县泗水亭的一个亭长而已。家族也并不显赫,甚至连父母的姓名都没有留下来。后来司马迁在书写《史记》的时候,之称呼刘邦的父亲为刘太公。

而且刘邦年轻的时候还特别的懒,连农活都不愿意干,所以时常被父亲刘太公训斥。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后来在统一天下后,刘邦还拿此事和刘太公开玩笑:“您看我和刘仲二哥到底谁经营的基业大?

刘邦身边的狐朋狗友,赶车的、吹丧的,为啥个个成了军事大才?

从这方面上来看,连他的父亲刘太公也没有想到,刘邦最后竟然能开创出如此大的基业来。如果说刘邦是个例就算了,毕竟历史从来都不缺乏天才的存在。如果刘邦是天才一般的个例倒也还说得过去。可是不仅是刘邦,随着刘邦打天下的人,似乎个个如此。

比如说,樊哙、周勃、夏侯婴、曹参等人。别看这些人都是鼎鼎大名的西汉开国功臣,实际上在一开始也都是不起眼的小人物。比如说樊哙是杀狗的屠户,周勃是丧事上的吹鼓手,夏侯婴是车夫,曹参是管理监狱的小吏。总之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

刘邦身边的狐朋狗友,赶车的、吹丧的,为啥个个成了军事大才?

但是后来他们都怎么样了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樊哙,早年曾以屠狗为业,但是却与刘邦的交往甚密,刘邦做沛公时,便让樊哙做了他的随从副官。后来刘邦的势力越来越大,樊哙竟然也没有落下。,

樊哙作战英勇异常,常率先登城陷阵,斩杀、俘虏敌军,因功被升为郎中骑将。项羽败汉王于彭城后,樊哙屯守荥阳的广武,又随高祖追击项羽,取阳夏,虏获楚将周将军的士卒四千人,把项羽包围在陈县,最终大胜而归。刘邦登基后,便被封为了左丞相。

刘邦身边的狐朋狗友,赶车的、吹丧的,为啥个个成了军事大才?

周勃是沛郡丰县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早年以编织养蚕的器具为生,经常为有丧事的人家做吹鼓手。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随沛公刘邦起兵反秦。历任五大夫、虎贲令、将军。屡建战功。刘邦登基之后更是被封为了丞相一职。更是名将周亚夫之父。

夏侯婴开始在沛府的马房里掌管养马驾车。每当他驾车送完使者或客人返回的时候,经过沛县泗水亭,都要找刘邦去聊天,两人的关系可以说是极为要好。后跟随刘邦起义,立下战功,被封为汝阴侯,也是一位汉朝的开国名将。

刘邦身边的狐朋狗友,赶车的、吹丧的,为啥个个成了军事大才?

至于为何刘邦的这些“狐朋狗友”们能做出这样的功绩,或许只不过是活到了胜利的那天,没活到胜利那天的,即便远比他们有才能,也没法成为军事能人或治国大才。而且人是在不断进步的。他们无疑是幸运的,但也一定是通过自身努力走到最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