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上的雅利安人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被坊间传得神乎其神?

“雅利安人”如何如何,坊间说得神乎其神。

其实,连西方现代史学界也认为,种种夸大其词的说法,是19世纪中叶由几个名声极其恶劣之人编造出来的;20世纪又被希特勒和纳粹分子所利用。

关于本题目——

第一,所谓“雅利安人”并没有“摧毁古印度”,古印度最早的“哈拉巴”文明或者文化,在被称作“雅利安人”到来之前,已经莫名其妙地消亡了。

第二,这些“雅利安人”不必绕过“殷商”,因为他们是从相当于现在的俄国南部迁徙到南亚的,这本是南辕北辙的两回事,地理上相差极远。这与他们怕不怕妇好也就没任何关系了,要说的是,妇好比这些人的迁徙晚着几百年呢。

历史上的雅利安人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被坊间传得神乎其神?

(据说雅利安人是如此南下的)

“雅利安人”,英语是“Aryan”,几乎现在的所有相关学者都赞成,这个词来源于梵语,本义是“高贵”。

最早的梵语中,这是指“史前时期”居住在伊朗和印度北部的一群人,这些人所说的语言叫“雅利安语”。

就是说,“雅利安”,最早不是指“民族”,而是指“语言”。

最有力的证据是,南亚印欧诸语言,基本源自“雅利安语”。

19世纪,“雅利安语”被用作“印欧语”的同义词。其“狭义”含义,指“印度-伊朗诸语言”,即“Indo-Iranian Languages”。

现代,在语言学上,“雅利安语”的使用范围更窄了,仅指“印度-雅利安诸语言”一支,即“Indo-Arayan Languages”。

历史上的雅利安人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被坊间传得神乎其神?

(被称作哈拉巴文明的遗址)

“古印度”文明或文化,通常是指“哈拉巴” 文明或文化,兴盛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至前2000年,就忽然消亡了。最近几十年间,发现了某些古代遗物上的铭文,据说是“哈拉巴”的 “文字”或“符号”,但至今无人能破解其真实含义。

关于说“雅利安语”的人群何时从何地迁徙到南亚,不短时间以来众说纷纭。

曾任印度史学会主席的印度学者辛加尔教授亦赞成,这群人是约前2000年开始,逐渐从现在俄国南部向南亚迁徙的,约在前1500年前后到达印度。

他在《印度与世界文明》一书中说:“有些史学家认为他们当时毁灭了印度文明,但是这种说法的证据不确切,看来它是莫蒂默.惠勒的大胆联想。”

文中说到的这位莫蒂默.惠勒,是英国史学家,受封爵士,不过口碑不太好,涉嫌考古造假。

你看,连印度人自己也认为“雅利安人摧毁古印度”是“天方夜谭”。

历史上的雅利安人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被坊间传得神乎其神?

(三四千年前,雅利安人越过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可能性接近零)

前面说到了,说“雅利安语”的人群,原来生活在南俄草原。这里面的一些人,后来向亚洲和欧洲其他地区迁移。

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这些人中的一支,经过一段时间游荡后定居在中亚两河(阿姆河与锡尔河)平原。公元前14世纪,这些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被称作“印度-雅利安人”;另一支进入伊朗,被称作“伊朗一雅利安人”。

但那个时候,这些“分支”,都尚处于游牧阶段,说不上有多么高的“文明”。而且,到目前为止,似乎也拿不出这些“分支”特别能打仗的考古证据。唯一能说的是,他们所到之处,恰好“荒无人烟”,适合落脚而已。

19世纪时,欧洲学术界曾认为,印欧语系的各个民族在种族和文化上是统一的,皆可称为“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种理论始作俑者戈宾诺)

19世纪中叶以后,法国的约瑟夫.阿瑟.戈宾诺写了《人种不平等论》一书,以人种的特殊性、混血、灭亡解释历史,明确划分人种为“白、黑、黄”三种,属于雅利安人种的白种人是“高贵”和“文明”的。

他的弟子德国人休斯顿.斯图尔特.张伯伦进一步发展了戈宾诺的种族理论,他组织了“戈宾诺协会”,吹捧戈宾诺是“19世纪最卓越的人之一,得到了神的灵感,是救世主。”

希特勒狂热喜欢张伯伦岳父瓦格纳的音乐作品,更从张伯伦那里找到了纳粹的种族主义精神支柱。张伯伦的《19世纪的基础》一书,是希特勒和纳粹种族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

其实在上个世纪20-50年代,科学界已经揭露了戈宾诺、张伯伦,包括希特勒在内鼓吹的所谓“雅利安人种”,纯属骗人的鬼话。

人类学、遗传学等等科学证明,世界上从未存在过什么所谓高贵的“雅利安人种”。如前所说,说到“雅利安”,只不过是指讲“雅利安语”的族群。

历史上的雅利安人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被坊间传得神乎其神?

(戈宾诺的弟子张伯伦)

现代人类学研究中,进一步将“雅利安人”的范围大大缩小,仅限于指语言属于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语族的古代居民”。

就此,科学界形成了一个新词汇,叫“雅利安地域人种”,即“Aryan local race”。后来,为了更明确地避免产生误解,这个词汇几乎全部以“印度地理人种”,即“Indic geographic race”所替代。

“雅利安地域人种”或“印度地理人种”,是“印度-伊朗语族的古代居民”极其后裔。指的是居住在印度次大陆的一个居民集团。

从这一“人种”的后裔特征来说,体型上,居住在北部和西部的族群与欧洲人的高加索人种相似;居住在南部的族群,即所谓吠陀诸民族,与澳大利亚原居民,即澳大利亚人种相似。现在印度的某些社会种姓与宗教种姓,由于长时期实行近亲通婚,被看作是地域人种。总体来说,这些族群中的大多数,外表上像欧洲人,而血型上却与东邻的蒙古人种相似。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来说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