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晚清时期到底有多腐败?看看一品大官曾国藩的俸禄,不亡国才奇怪

引言:

乾隆在位年间,世界已经掀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在国内,本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由于一个英国商人的捣乱,被彻底打破了。

这个英国人通过对外贸易的方法,把廉价的西洋产品输入中国,导致国内的手工产品无法销售,贸易逆差巨大,以至于国家每年都是在赔钱,大量真金白银外流。于是,乾隆下令撤销了宁波,泉州,松江三个海关的对外贸易活动。

晚清时期到底有多腐败?看看一品大官曾国藩的俸禄,不亡国才奇怪

只留下了一个广州海关,允许西方人在官府的管辖下进行一定量的贸易,后来由于担心西方商人持续对大清朝的自然经济体系造成冲击,会加重百姓的反清情绪,所以在1757年,乾隆下达了禁海令,要求全国各个关口严格执行这项政策。

至此,闭关锁国才真正在中国上演。而这一举措使中国没有赶上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国也开始在东西方的国力竞争中处在了落后位置。到了1840年,东方大国终于还是被帝国主义用鸦片敲开了大门。

从此中国结束了闭关锁国,但这样的开放却没有带来进步,自此反而开始了长达百年的近代屈辱史。那么为何晚期的清政府甘愿落后挨打?签署丧权辱国的条款,把自己一步一步逼向末路,也不愿拿出国库的存银。购买先进的武器设备反击呢?

晚清时期到底有多腐败?看看一品大官曾国藩的俸禄,不亡国才奇怪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晚清政府十分腐朽,软弱无能,并且奢靡之风盛行。据《曾国藩传》记载:曾国藩在做七品京官时,年俸禄只有45两,加上其他的一些收入,也不过135两左右。按照当时的购买力,晚清的一两白银,就相当于现在的二百元人民币左右。也就是说,曾国藩的年薪,也不过两万七千元左右。

折合下来每个月还不到三千元。虽然不同品阶的官员收入还会有些差距,但总体收入水平还算是比较低,而官员的日常开销又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官员们也没有办法,他们只能开始贪污受贿了。搜刮成风加剧着清政府的腐朽,官员尝到了甜头,就会变本加厉,如此一来二去,便成了一个“死循环”。

晚清时期,搜刮民脂民膏是非常常见的事情,贪污腐败更是家常便饭。甚至出现了明目张胆的卖官鬻爵,也就是买卖官位的事情。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一生清廉,从不屑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

晚清时期到底有多腐败?看看一品大官曾国藩的俸禄,不亡国才奇怪

掌管湘军时,即使手中大权在握,也绝不中饱私囊。多余的军饷全部发放,因此湘君的军饷远远高于其他军队,所以士兵们都很爱戴他,这也是湘君的战斗力远胜于其他军队的根本原因。

如果说官员贪污的开始是因为微薄的俸禄,我们就得考虑官员的俸禄为什么会这么低呢?那么清政府真的已经穷到了克扣官员俸禄的地步上了吗?

据相关史册记载,鸦片战争结束之后,晚清王朝的收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低,反而可以说是很高。,财政收入已经高达4.2亿多两白银,放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数字甚至是清朝鼎盛时期的十倍之多,在当时,世界各国也没有清政府有钱。那么这么多钱都用在哪里了呢?

首先,清政府最大的支出是“鸦片战争”失败后,需要赔偿给西方列强的赔款,这笔钱几乎花光了所有的财政收入,其次是用在维护王室贵族奢靡生活的开销上。王室的奢靡之风起于乾隆时期,那时,随着经济的繁荣,奢靡腐败之风重新席卷全国,乾隆也带头做起奢华之事,所以奢靡之风一发不可收拾。

晚清时期到底有多腐败?看看一品大官曾国藩的俸禄,不亡国才奇怪

在晚清时期,这种风气更是达到了顶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一定是慈禧太后了。她的生活只能用纸醉金迷来形容,为了维持这样的生活,她不惜挪用北洋海军的军费,制造劣质的枪支弹药给军队,其他的钱用来修园子。

即使整个北洋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她似乎也没有意识到自己造了什么孽,依然是我行我素。

当政者如此,下面的各位官员、大小商人自然也不会好,都是争相模仿,搜刮百姓来维持自己奢靡的生活。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真实的描述了那个年代社会的模样。正是因为这些腐朽之人、之事,才导致中国差点面临亡国之灾,清朝的腐朽,值得后世警监。

尚冰说历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