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马踏飞燕”都是侧面照?看到正面后,画风突变忍俊不禁

为什么“马踏飞燕”都是侧面照?看到正面后,画风突变忍俊不禁

璀璨的华夏文明,古老的东方土地,千百年来,朝代更迭,孕育出了多彩又不朽的文明。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文明唯一没有断过流的国家,我国有着若干传承下来的艺术文化瑰宝。

这些构成了灿烂的中国文化,也是对外宣传文化的一张极为优异的名片。那些高超的技艺,几近失传的文明,无不在向世界宣称着,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曾经是如何的摧残。

不朽的文明造就了许多珍贵的文物,珍藏在博物馆中展览的那些文物,也是用以研究古代史的重要依据,同时透过那些文物,也能窥探几分,炎黄子孙血脉中独特的那一部分。

为什么“马踏飞燕”都是侧面照?看到正面后,画风突变忍俊不禁

不管是三星堆灿烂的青铜器,还是盛唐迷人的唐三彩,又或是青花瓷、珐琅彩,这些老物件,都是古代工艺超群的象征。

而在这些国之瑰宝之中,也有一样备受人们喜爱的文物,那就是马踏飞燕铜器。

马踏飞燕是我国东汉时期的文物,通身用铜浇筑而成,展现了当时高超的铜铸件工艺。

这件摆件,栩栩如生的刻画了马儿奔腾时,四肢的力量,以及轻巧灵动。从侧面看,就是一匹骏马在奔腾,看上去十分有力,给人一种十分振奋的感觉。

为什么“马踏飞燕”都是侧面照?看到正面后,画风突变忍俊不禁

但一直以来,在大众视线中流传的,关于马踏飞燕的照片,一直都是侧面照。

这也是有愿意的。不少人以为马踏飞燕的摆件,正面应该像徐悲鸿笔下所描绘的骏马一般,张弛有力,肌肉分明,看上去就十分健壮。

但事实上,马踏飞燕的正面,并不是很好看。为了刻画奔腾中马的形象,马头与身体并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在自然摆动幅度内。

这样一来,从正面看过去,这批骏马的正面有偏差感,看上去非但没有什么震慑力,反而是透露出几分滑稽。

为什么“马踏飞燕”都是侧面照?看到正面后,画风突变忍俊不禁

与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大相径庭,更有学者直言,它的正面看上去十分好笑,简直成了一个“表情包”。

但别看这个铜铸件,正面看上去十分的滑稽,它在艺术上的造诣与价值,却是十分的高。

在从古墓中挖掘出来之后,这个铜铸件在一开始,并没有引起许多人的注意,只认为它是陪葬品中的一件工艺品。

1971年,有考古学家发现了它独特的美与价值。所刻画的骏马,鬃毛飘扬,身形矫健,将骏马飞驰时的有力感,刻画的栩栩如生。

为什么“马踏飞燕”都是侧面照?看到正面后,画风突变忍俊不禁

同时这匹骏马三只脚腾空,剩余一只脚踩在飞鸟样式的地盘上,更是另有一番解读。

有人认为骏马脚下所踏的正是一只飞燕,这也是马踏飞燕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有人认为,这个鸟形底座是古代的神鸟"龙雀",它是风神的化身,骏马踩在它身上,无疑是想表达骏马飞驰的迅速。

但无论是何种鸟儿,都无不在展现着,马蹄起落间的轻盈。既写实,又写意,通过两种不同的展现形式,将马的矫健与轻盈刻画的完整,故而这件东汉出土的铜铸件,拥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马踏飞燕1969年出土于甘肃,古墓是由三座墓穴构成,规格较高,墓主人的身份仍然存疑,但从这件铜奔马的制作之精妙来看,墓主人的身份也有考究。

为什么“马踏飞燕”都是侧面照?看到正面后,画风突变忍俊不禁

古代没有现在如此便捷的交通,马匹是当时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无论是日常通讯,还是战场厮杀,总是少不了马匹的矫健身影。

这也意味着,马这一生物,在古代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与含义。也因此,各朝各代的陪葬品中,总能看到这一形象的身影。

人们最熟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中,不也有活灵活现的马匹吗。故而从墓穴中开采出这一物件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特殊的注意。直到后续发掘了它的艺术价值,人们才意识到这是一件少有的珍稀文物。

1973年到1975年的这两年间,由于马踏飞燕这一文物极高的艺术价值,它成为了海外文物展出的重要文物。

为什么“马踏飞燕”都是侧面照?看到正面后,画风突变忍俊不禁

在这两年间,这件马踏飞燕先后前往十二个国家,进行了相应的展览,引得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前来观赏。

观赏者无不对其精妙的工艺以及生动的刻画,表示赞叹。

如今的马踏飞燕,还仍然是甘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可见其价值在时代变迁中非但没有陨落,反而更加地引人注目。

而前往观瞻这一文物的人,更是有不少惊叹于其侧身的精妙,腾空有力的四肢,健壮极具美感的肌肉。却也在绕到正面时,看到那"略带傻气"的正面时,忍俊不禁。

为什么“马踏飞燕”都是侧面照?看到正面后,画风突变忍俊不禁

而因为马踏飞燕的正面形象,在近几年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瞻。虽说略带滑稽,但整体来看,还是不能掩盖住这一铜铸件绝妙的艺术价值。

飞奔于飞鸟之上,中国人为其取名马踏飞燕,更能从中品出几分国人骨子里的浪漫。文物是有生命的,而赋予其艺术价值的是人。

这也是为何马踏飞燕,为何会引起许多人的共鸣。

矫健又轻巧,踏风奔驰而来,这一画面给足了人们想象的空间。而马踏飞燕,就是将这一想象的画面刻画进现实,让人们切身感受到了古代马匹的价值。

为什么“马踏飞燕”都是侧面照?看到正面后,画风突变忍俊不禁

国人骨子里大都有着一股侠气,纵马扬鞭,迎风而上,大概是许多人都向往的场景。而将这美好的场景借用踩在飞鸟之上展现,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更是彰显出了华夏血脉中的浪漫。

纵使马踏飞燕的正面照,实在是让人觉得好笑,但在如今互联网时代下,通过这一特点,吸引人们走进博物馆,走进文物,切身感受马踏飞燕带来的魅力,又何尝不是一件乐事。

为什么“马踏飞燕”都是侧面照?看到正面后,画风突变忍俊不禁

根植于文化,传承可以是多样的,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博物馆,愿意贴近感受文物的魅力,它的传世价值,才能得到最大化的普及,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传承,并且以此为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