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数量庞大,很多人受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折磨,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有心理上的不安和经济上的困扰。慢性乙型肝炎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转化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根据中国历年恶性肿瘤死亡原因抽样调查,由于肝癌导致的死亡率一直保持在十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最新数据报告显示,我国92.5%的原发性肝癌都是由慢性乙型肝炎引起的。临床调查显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可延缓肝硬化的进度,使肝癌的发病率减少50%以上。所以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时机把握尤为重要。
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就务必采取恰当的抗病毒治疗措施。
1.大三阳的病人:第一点:乙肝病毒阳性,第二点,谷丙转氨酶超出正常2至5倍。建议尽快进行抗病毒治疗。
2.小三阳的病人:①病毒量在10的4次方以上。②谷丙转氨酶超出正常2至5倍。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
3.肝功能反复异常,持续半年至一年,建议尽快完善相关。看看有没有肝硬化,建议做一下肝穿或肝脏弹性试验。
4.虽然肝功能正常,病毒量不高,但彩超、CT检查显示肝硬化,也建议尽快进行抗病毒治疗。
5.对乙肝、肝硬化或乙型肝炎有肝癌家族史,并且年龄大于30岁以上的患者,建议抗病毒治疗。
6.虽然肝功能持续正常,但存在肝硬化的客观依据,无论谷丙转氨酶和病毒量水平如何,均建议积极抗病毒治疗。
7.建议45岁以上的患者,特别是有肝硬化、肝癌家族聚集史的病人,都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并且在抗病毒治疗开始后,不能规范用药,时断时续,甚至擅自停药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最新乙肝指南不再对HBV-DNA载量提出要求,并主张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更积极。对乙肝肝硬化或乙型肝炎有肝癌家族史并且年龄大于30岁以上患者,建议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