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慢性乙型肝炎,什麼時候需要抗病毒治療?

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國數量龐大,很多人受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折磨,不僅是身體上的,更有心理上的不安和經濟上的困擾。慢性乙型肝炎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轉化為肝硬化,甚至肝癌。

慢性乙型肝炎,什麼時候需要抗病毒治療?

根據中國曆年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死亡原因抽樣調查,由于肝癌導緻的死亡率一直保持在十大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第二位。最新資料報告顯示,我國92.5%的原發性肝癌都是由慢性乙型肝炎引起的。臨床調查顯示,慢性B肝抗病毒治療,可延緩肝硬化的進度,使肝癌的發病率減少50%以上。是以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的時機把握尤為重要。

慢性乙型肝炎,什麼時候需要抗病毒治療?

如果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就務必采取恰當的抗病毒治療措施。

1.大三陽的病人:第一點:B肝病毒陽性,第二點,谷丙轉氨酶超出正常2至5倍。建議盡快進行抗病毒治療。

2.小三陽的病人:①病毒量在10的4次方以上。②谷丙轉氨酶超出正常2至5倍。建議進行抗病毒治療。

3.肝功能反複異常,持續半年至一年,建議盡快完善相關。看看有沒有肝硬化,建議做一下肝穿或肝髒彈性試驗。

4.雖然肝功能正常,病毒量不高,但彩超、CT檢查顯示肝硬化,也建議盡快進行抗病毒治療。

5.對B肝、肝硬化或乙型肝炎有肝癌家族史,并且年齡大于30歲以上的患者,建議抗病毒治療。

6.雖然肝功能持續正常,但存在肝硬化的客觀依據,無論谷丙轉氨酶和病毒量水準如何,均建議積極抗病毒治療。

7.建議45歲以上的患者,特别是有肝硬化、肝癌家族聚集史的病人,都要進行抗病毒治療。并且在抗病毒治療開始後,不能規範用藥,時斷時續,甚至擅自停藥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慢性乙型肝炎,什麼時候需要抗病毒治療?

最新B肝指南不再對HBV-DNA載量提出要求,并主張對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進行抗病毒治療更積極。對B肝肝硬化或乙型肝炎有肝癌家族史并且年齡大于30歲以上患者,建議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