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和光绪死后,载沣因为溥仪的缘故,做了摄政王,其时隆裕太后安居深宫,对朝政几乎不过问,二十六岁的载沣就成了名义上的一把手。
年轻是优势,但也是问题,许多老臣担心载沣年轻气盛,身边又没有像样的参谋,别一不小心搞出事了,光绪皇帝就是个例子,当年被康有为蛊惑,盲目推行变法,还想着干掉慈禧太后,结果把自己给搭了进去。大清国本就摇摇欲坠,经不起折腾了。

而踌躇满志的载沣,也的确在酝酿一件大事--搞掉袁世凯。
作为李鸿章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大臣,袁世凯可谓权倾朝野,时任邮传部官员的孙宝瑄就直言:
庚子以前,李合肥之世界也;庚子以后,袁项城之世界也。
而袁世凯也流露出擅权的迹象,光绪晚期,慈禧太后想收回北洋六镇的兵权,袁世凯据理力争,要求由他继续管理第二、第四镇,预备立宪的时候,他又主动上书,要求督办东三省、河南、山东、直隶的练兵事宜。
袁世凯的野心引起了慈禧太后的怀疑,她私下里问奕劻:某臣如此,将何为?
为防止袁世凯尾大不掉,1907年,清廷将袁世凯召入军机处,来个明升暗降,军权划归陆军部。但此时的袁世凯,气候已成,纵然调离军队,北洋军中却早已党羽密布,“犹有虚声,足以震慑远迩”。
慈禧死后,袁世凯更是红极一时,朝堂上下,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把他看做是柱国大臣,比当年的李鸿章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对于刚刚掌握权力的载沣来说,袁世凯却是他前进路上最大的绊脚石,袁的权力越大,威望越高,对他越是不利,彼时各路诸侯离心离德,辛丑年间更是搞出个“东南自保”,除掉袁世凯,既能杀鸡给猴看,还能趁机收揽权力。
除了权力方面的考虑,私人的恩怨也是载沣对袁世凯动手的主要原因,戊戌政变的时候,谭嗣同夜访袁世凯,希望可以借他的手杀掉荣禄,促成新政,袁世凯嘴上答应的好好的,转头就把光绪皇帝还有维新派给卖了,谭嗣同丧命不说,光绪皇帝因此被慈禧幽闭到死。作为光绪同父异母的亲弟弟,鄢有不为哥哥报仇的道理。
1908年11月20日,载沣以宣统皇帝的名义下谕:军国政事,均由监国摄政王裁定。是即代朕主持国政,黜陟赏罚,悉听监国摄政王裁度施行。自朕以下,均应恪遵遗命,一体服从。
紧接着,载沣又把弟弟载涛、亲信毓朗、铁良推到禁卫军的位置上,希望借他们的手掌控禁军,把持权力。
等这一切都安顿下来,载沣开始对袁世凯下手。按照他的计划,最好能够杀掉袁世凯,一了百了,最差也是驱离,彻底断掉他的政治道路。
意想不到的是,载沣的做法遭到诸多大臣的阻挠。
首先是陕西巡抚鹿传霖和湖广总督张之洞,两个老家伙一向与袁世凯关系不睦,但在关键时刻却统一口径,“主少国疑,不可轻于诛戮大臣。”
他们为袁世凯说话,到不见得是同情袁世凯,而是对载沣和他身边的一群亲信快速收权的不满,但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分量自然不一样,载沣也不能视而不见。
汉臣不支持,满臣也并非铁板一块,奕劻的态度就含糊不清:此事关系重大,请王爷再加审度。再加上端方、世续等实权派大臣的阻挠,载沣的计划受到了严重挑战。
最终,在多方斡旋之下,初出茅庐的载沣网开一面,以足疾为借口开缺,为袁世凯复出留下后路。
站在载沣的角度,新君继位,打压前朝重臣,收紧权力本是正道,与顺治清算多尔衮、康熙擒拿鳌拜是一个道理,但袁世凯被罢免后,清廷的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倒急转直下。
驱袁引发了朝野内部官员对载沣的严重质疑,此前载沣虽然被看好,但比起老道的袁世凯,他还是个初出茅庐的菜鸟,无论是政治经验还是个人能力都相差甚远,驱袁短期收拢了权力,却引发了众多官员的担忧,所谓兔死狐悲,大清国本就摇摇欲坠,人心散乱,更加危急。
与载沣的狼狈相比,袁世凯下台后,政坛影响力并未因此消失,山东巡抚袁树勋、两广总督张人俊、浙江巡抚增韫、江西巡抚冯汝骙、安徽巡抚朱家宝以及吉林巡抚陈绍常等纷纷去书问候袁世凯,袁世凯女儿出嫁,庆亲王奕劻、奕劻之子贝子载振、军机大臣那桐、世续、荣庆等在京官员均到场祝贺。
除此以外,洋人对袁世凯下台也是一片哗然,近代历史虽然对老袁多有褒贬,但在当时,袁世凯就是洋人眼中的香饽饽,法国外交部一份文件写道:
不但学识渊博胜过外交官,而且还是清廷诸亲王中远比他人都更勤勉、更忠诚、更加品行端正的人。
袁世凯下台后,《纽约时报》报道,“北京外交使节团成员对袁世凯突然免职几乎像听到晴天霹雳一样”。认为载沣驱除袁世凯“是满族阴谋的结果”。据说载沣不杀袁世凯,就有来自美国的压力。
法国外交官巴思德也认为:驱逐袁世凯将引发各级官员百姓对政体的不满。此后,驻北京的各国师团纷纷召开会议商讨袁世凯下台后的外交乱局,直到奕劻亲自出面安抚,承诺大清外交政策不会因为袁世凯的离任而有所改变,局面才有所好转。
袁世凯下台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欢欣鼓舞,此前,梁启超一直与善耆、载泽等保持联系,暗中推动罢免袁世凯,现在元凶已去,大仇的报,他们以为可以大展拳脚。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保皇派还是立宪派都发现,载沣根本没有改革用人的打算,驱逐袁世凯不过是他集权计划的一部分,这让他们大失所望,对载沣的评价暴跌,有保皇党人直言:
北京事不痛不痒,为麻木不仁之象,摄政王与先帝真有龙狗之别。
袁世凯的罢免案还带来了另外一个严重后果,那就是满汉对立,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就公然宣称:罢免袁世凯是摄政王排挤汉人的结果。这无疑是一个十分有号召力的指证,此后,革命党人和保皇派纷纷把矛头指向载沣,载沣成为众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