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德国联邦就业局的报告,目前大约有 24 万个岗位空缺,创造了十年来的最高纪录。这一数字与求职者的数量却形成了巨大反差,例如,在机械工程领域,3.4 万个岗位只有 2.1 万名直接求职者——就算聘用所有的人,仍然还有 1.3 万个空缺岗位。
根据德国工商总会 (DIHK) 2020 年的一份关于技术型人才的报告,45% 的工业企业表示,去年他们因为无法招到合适的新员工导致岗位一直空缺。在这一特殊背景之下,企业为了争夺技术型人才,不得不彻底展开一场人才争夺战。

“人才争夺战”这一说法是由就职于 McKinsey & Company 咨询公司的 Steven Hankin 于 1997 年提出。虽然这个表达有些夸张,但它确实非常符合这种形势。
由于人员短缺,各类企业都在争夺相同的技术型人才。用于发动这场战争的“武器”多种多样,但比战场上使用的武器要舒服得多——从灵活的工作时间和(数字化)培训机会,到促进工作与生活的健康平衡,都是企业为吸引求职者而提供的一些福利。
企业要想从机械工程领域的人才争夺战中胜出,应该努力成为他们试图吸引的求职者的最佳雇主。正因如此,满足潜在受雇者的需求和愿望显得至关重要——但在正式确认劳动关系之前,这些条件往往是无法满足的。
相反,企业应当围绕求职者这一代人共享的核心价值观,建立基本的招聘策略。现在已经有很多研究都在讨论这一方法。基本的理念是,在特定时期出生的人构成的每一代人,成长在相似的文化与社会环境中。研究者试图通过调查和分析,来理解每代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和需求。
目前,机械工程领域人才争夺战中最抢手的求职者属于 Y 世代和 Z 世代人。前者指出生于 1981 和 1997 年之间的人,也被称为“千禧一代”,因为他们出生在世纪之交。
根据德国“2018 年最具吸引力雇主”的研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千禧一代非常注重愉快的工作氛围、高度的多样性和工作与生活的良好平衡。除此之外,培训机会、良好的职业前景和有竞争力的薪酬同样是关键因素。
根据一项题为“Z 世代——未来雇员”的研究(只限德国)显示,属于 Z 世代(出生于 1998 年和 2016 年之间的人)的求职者的情况与此类似。他们同样认为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健康平衡是最重要的。这意味着机械工程企业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除了其他方式,还可以凭借提供更灵活的工作时间而突出优势。
Z 世代的求职者极其看重在家办公。事实上,每 10 个应聘者中就有 4 个会拒绝没有这项选择的工作机会。机械工程领域中有许多工作适合远程办公。例如,凭借数字工程和一般的在线工具,理论上设计工程师现可在任何地方完成他们的工作。
Z 世代的求职者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所在,才是最重要的——明确显示“新工作”在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
因此,该领域的企业如果希望能在人才争夺战中不被打败,就必须做好应对改变的准备。前辈管理人员不能仅仅把这看作是对年轻一代的让步。相反的,它们是提高员工满意度的一种手段。牢记此点,当技术型人才多到可以让企业挑选时,他们就会创造出不可估量的价值。
这场战争,也将逐渐在中国上演,对求职者来说反而是好事。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如果不断强大自身能力,将来也会是那个被“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