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战物资急缺,上级派杜月笙筹集棉衣,杜月笙一招让敌方为我所用

杜月笙虽然是上海青帮老大,在旧时代的上海滩,杜月笙有钱有势,周围也都是上海滩有头有脸的人物,无论是军界还是政界都会给杜月笙面子。杜月笙交际圈十分的广泛,在战争期间就为后方出过不少力,杜月笙很有民族气节,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多方周旋,争取了很多物资。一九四三年的冬天,西北一带非常缺棉衣,而足智多谋的杜月笙就为抗战将士们毫不费力地弄来上万件棉衣。

抗战物资急缺,上级派杜月笙筹集棉衣,杜月笙一招让敌方为我所用

西北的战士们在秋冬季节,身上穿的还是单衣,战争年代物资本身就比较缺乏,即使有钱也买不到,棉衣的主要原材料是面纱,全国抗战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农业、工业都受到破坏,根本没有足够的面纱来制作棉衣。根据一些抗战老兵的回忆,当时人们的耳朵冻得跟土豆似的,双手红肿,扣动扳机都很困难,而且身上穿着一层薄薄的作战服,这样的条件战斗力自然下降不少。

抗战物资急缺,上级派杜月笙筹集棉衣,杜月笙一招让敌方为我所用

杜月笙接到为抗战将士弄棉衣的任务,很多人觉得杜月笙比较有钱,这样的任务花点钱就能解决,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国内几乎没有什么棉衣,在战乱年代,像棉衣这样的生活物资十分紧缺。关键这次数量比较大,这么多的棉衣确实让杜月笙很头疼。可是一想到抗战的将士们,杜月笙还是决定无论如何都要让将士们穿上棉衣,此时杜月笙找来了徐采丞商量对策。

抗战物资急缺,上级派杜月笙筹集棉衣,杜月笙一招让敌方为我所用

面对愁容满面的杜月笙,徐采丞分析了现在的状况,跨国作战的战线实在是太长了,而且在西北地区,气候比较寒冷,敌军也受不了这样的环境,所以他们也在挣扎,甚至有了一些和谈的意味。要是和谈的话,敌军肯定会动员一切力量来促成和谈,包括军方、政界以及民间相关人物。而杜月笙是上海青帮的一把手,敌军肯定会积极争取,所以由杜月笙出面,这件事就不难解决。杜月笙一想,确实是这样的情况,其实敌方也想和杜月笙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抗战物资急缺,上级派杜月笙筹集棉衣,杜月笙一招让敌方为我所用

而敌方很欣赏杜月笙,一想到这里,杜月笙心中似乎轻松了许多,看来抗战将士们的棉衣还是有希望的啊!经过商量,徐采丞来到了敌军身边潜伏,不断的旁敲侧击,周旋于各个敌军统帅之间,后来敌军终于找到杜月笙愿意给棉衣,他们也认识到杜月笙是一个关键的人物,而徐采丞的任务就是在敌军身边夸大这种作用,后来杜月笙和敌军商谈,为抗战后方带来了上万件的棉衣,有了棉衣之后,战士们在冬日作战十分英勇,打得敌人节节败退。

抗战物资急缺,上级派杜月笙筹集棉衣,杜月笙一招让敌方为我所用

为什么杜月笙能够为抗战将士们拿到棉衣呢?敌军肯定知道杜月笙是在帮国军筹集棉衣的,既然这样为什么敌军还愿意给杜月笙呢?归根到底就是杜月笙的影响力,要是普通人,或者是其他影响力没有杜月笙影响大的民间人士都不会成功。在敌军眼中,即使开战了,以后就避免不了谈判,谈判的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最好能够争取到各方面的势力为自己所用,这样谈判就比较简单了,所以凭借自己的影响力,杜月笙成功的为将士们筹集到了棉衣,关键这棉衣还是敌人给的。

抗战物资急缺,上级派杜月笙筹集棉衣,杜月笙一招让敌方为我所用

在抗战期间,为将士们想办法筹集棉衣只是杜月笙支持抗战中众多事情的一件。在淞沪会战期间,杜月笙更是光散家产,想尽办法为抗战将士们解决战争中的难题,他为抗战捐过飞机、粮食还成立一支特别行动队来支持抗战,这支特别行动队的人数有一万多人,为抗战做出了不少贡献,行动队的多为工人、学生以及他的手下,后来牺牲了一千多人。杜月笙为牺牲的行动队人员举办了追悼会,还告诉他们的家人,他们都是为国捐躯的英雄,要是家里面有苦难可以找他杜月笙。

当谢晋元带领众人守四行仓库的时候,杜月笙大为感动,这样的将士是难得的,他知道守住仓库面临的现实问题是粮食从哪里来,于是杜月笙雇佣很多大妈不分昼夜地为仓库里的人烙大饼,解决了将士们的吃饭问题,至少为将士们烙了二十多万张大饼,正是这样在后方默默支持抗战,最终抗战取得了胜利!杜月笙对抗战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