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洞庭作家】张卫国/印记

【洞庭作家】张卫国/印记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印记

作者:张卫国

【洞庭作家】张卫国/印记

亲父姓钟名柏林,1939年3月23日生于汨罗江畔,那个名为金窝塅大众坪的小村庄;实属祖祖辈辈都戮力践行:“锄头立得稳,种田当根本”之农民的后代。自幼勤奋,好学上进;农耕为业,正直豪爽,乐于助人。冬去春来,历经沧桑,坎坷人生,他却有着人若其名的人格风采:似青松翠柏般的博大胸怀与气节。斯人已去,静思追忆,孩提时代那些尘封的往事,都历历在目,历久弥新;亲父那敬业、奉献、友善、慈爱之印记,铭刻在我的心里,至今仍是那么鲜活,久久都难以忘怀……

我是亲父的长子,年幼时体弱多病,老郎中把脉:营养不良,要清热解毒,强基固本;算命先生测字:属过房生辰八字,只有过继才可保全安康。因而不满两岁的我,便过继给了同村余家大屋的大姑妈,改称亲父为大舅父。我的童年时代恰好处于城乡食品短缺,人们饥饿浮肿的困难时期,大舅父总是千方百计,历尽艰辛,经常给我送来各种食品增补营养:有亲钓的鲫鱼;有县城月池塘的米蚕和铁炉巷的盐菜荞麦包子;还有县城荣宝斋出品,那时却十分紧俏的栗子饼干……同时只要他家里有稍好一点的菜肴,就一定会接我去美餐一顿。

记得有一次我在秀野坪他家的老屋里吃完较为“丰盛晚餐”后,收拾停当,亲父便送我回家,他总是特别喜欢让我“骑大马”在其肩上,用双手分别抓住我分开的双脚,让我用小手抱紧他的脑袋,沿着星辰月光下的乡间小道,边走边滔滔不绝,作古正经与我交流:按民俗祖训,家中长子一般是不能过房的,而把你过继给大姑妈,也并不是我的本意,是你生辰八字所载定,加之大姑妈与我们血脉相连,她至今又没有生育子女,你去是给大姑妈争气,也给老张家增光啊!你既是大姑妈的儿子也是我的儿子,长大后你的责任更大,担子会更重。我却云里雾里,似懂非懂。后来每当回味起他那略带内疚的话语,常让我真切感受到亲父那浓浓的舔犊之情和望子成龙的殷殷期待。

我小学启蒙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下期,就读于金窝塅大众坪那座青砖黛瓦,飞檐翅角,名为张家大屋的晚清民居建筑群里,也就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此地短暂办学的原平江县“湘北中学”的原址上设立的“大众小学”,我在校读书时,正处于政治挂帅的文革时期,小学生的主要课本是《毛主席语录一百条》的小红书。有一次全校师生集合在张家大屋的厅堂里上政治课,邀请了大队党支部书记兼学校政治指导员的亲父宣讲《毛泽东选集》(四卷)中的原著:“必须制裁反动派”一文。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他走上讲台,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从第二次国共合作全国抗日统一战线形成;新四军平江加义留守处的建立;国民党右派如何伺机破坏抗日统一战线;“平江惨案”发生的背景与过程;涂正坤等六位烈士的牺牲;1939年8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延安人民追悼“平江惨案”死难烈士大会上发表了:“必须制裁反动派”的即席演说。以及这篇旗帜鲜明,气壮山河,声讨国民党破坏抗日统一战线之旷世檄文的意义、作用和深远的政治影响,从背景、史实和内容上作全面详细的宣讲。他博古论今,洋洋洒洒,侃侃而谈,娓娓动听,风采依然,真是太有才了,也确实在我后续的人生与事业的博弈中,持续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榜样效应与作用,而当时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敬佩,自豪,崇拜之情也油然而生,似若有一种无形的激情在冲击着我的喉咙,我几乎要喊了:大舅父你真得太牛了!

亲父在金窝大众坪当了三十多年的大队(村)党支部书记,为人民共和国的基层政权建设;辖地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温饱和安康;农村基层的稳定与发展。他几十年在党爱党,在党为党,不忘初心;几十年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辛勤奔波;几十年爱岗敬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真可谓是劳苦功高,且成绩斐然,先后多次荣获省、市、县三级优秀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光荣称号。亲父同时还是远近闻名的地理风水先生,他常说:地理风水,天地万物,阴阳轮回,否极泰来,不是唯心的,是唯物的;它是先祖所创《周易》的分支,涵盖:天时、地理、气象、建筑、环境、人文等综合学科知识,是人们追求“天地人合一”最佳生态环境之实现的桥梁和纽带。他阴阳八卦,地理风水,民俗礼仪,看期择佳,无一不通。方圆之内,十里八村,村民们的婚丧嫁娶,做屋升梁,选择佳期,都以能请到他到场主事料理和选期择佳为荣,因而在金窝大众坪的大队(村)党务,政务、老百姓的民俗事务上,他亦是个忙人;也是村民们交口称赞之能人;更是在当地蛮有知名度的“乡村名人”。记得有一年金秋,正是油茶籽收获的季节,年少的我与鸣放、九高俩个小学同学玩伴,利用下午放学的闲暇,腾空各自的书包,结伴到隔壁邻舍的金坪村的“猪头山”上,偷摘“坡屋场”生产队尚未收获的油茶籽,正当我们摘得兴趣盎然之时,被看山守护的毛氏老倌逮个正着,三人都垂头丧气地被带到生产队保管室里逐个讯问,交出偷摘的茶籽,批评教育后走人;我却灵机一动,狐假虎威地对毛老倌说:我是大众坪钟柏林的儿子,等俩个玩伴拿着空书包,灰溜溜地走后,看山守护的毛老倌却要我留下,又把我的书包袋,重新装入满满的油茶籽,微笑和善地对我说:你是大众坪钟师傅和柏林书记的崽,那就多带点回去吧,而且还非常关心地反复交待我:回家负重走路,要小心点莫摔跤了。我好生疑惑,忽然间又恍然大悟: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享受到了辖地“官二代”之特权和“乡村名人”效应的庇护与潇洒啊。

亲父之地理风水先生是祖传的,一个指南针的“罗盘”,一箱地理风水之线装古书,都视为珍宝。记得我刚满十五岁的一天晚上,他把我带到秀野坪他家老屋的木板楼上,指着那箱地理风水古书对我说:按“传男不传女,传大不传小”的祖传师训,它本应传给你,但现在时代不同了,这些东西我就不传授给你了,你在学校专心认真读书,学好真本事,将来去做点大事情,但有几个由地理风水派生出来的祖传小秘方,我还是要教授于你,今后你居家日常生活中会有点用处,那天晚上趁夜深人静,在秀野坪老屋的堂屋里,他虔诚地秉烛、焚香、烧纸、画符,手端青花瓷碗,口中念念有词,把预先写好在黄纸片上:融化鱼刺哽喉之“九牛水”;缓解身体创伤疼痛感之“寄痛”,消除小儿受惊吓夜间啼哭之“收吓”,三个所谓“祖传小秘方”的术语,现场让我背熟,谨记在心后,焚于青花瓷碗中,兑水让我喝下,并引导我朝东南方下拜四叩,遥谢祖辈师爷,我却将信将疑,任其摆布。日后在我孙辈中小试,果然有点效果且屡试得爽,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我从无神论和心理学的角度静心思考,终于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和答案:它并非是所谓的神明师爷的法力,如是凭借这种故弄玄虚的载体之形式,启动了人们潜在的心理自疗,心理自愈,心态平衡后与其所产生的巧合之效果;也正是他老人家所说:“信则有,不信则无”那虚无缥缈,左右逢源,模棱两可,旨在引导人们实现心理疏导,心理平衡,心理自我安慰的真实内涵吧。

光阴荏苒,岁月悠悠。亲父已驾鹤西去十年了,但老人那人格之风采,不忘之初心,有为之形象,奉献之精神,舔犊之亲情,久久在我等同胞的众兄弟姐妹心里,却深深地铭刻着:永续感恩,永恒怀念之难已磨灭的印记。

【洞庭作家】张卫国/印记

作者简介

张卫国,湖南财经学院毕业,湖南省平江县人,多年从事银行工作,文学与笔耕爱好者,常有银行论文,散文作品见诸报刊。现为农发行退休员工。

图片:作者

【洞庭作家】张卫国/印记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