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这两天写了关于《真英雄》游戏中李唐和神宋的介绍之后,今天将和大家继续聊聊游戏中的另外一个顶级势力明。不过在介绍之前还是想和大家说说,《真英雄》是基于《三国志11》以及《血色衣冠》和《血色逐鹿》等 MOD 改编而成的,大家之所以觉得《三国志11》好玩,还不是因为游戏中有着不同的势力,每次开局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和水平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势力进行游戏;游戏中这么多的势力根据难易程度也让玩家们有了不同的游戏快感。所以说真的《真英雄》游戏中铁木真和他元势力是非常强,但是只知道用一个铁木真来虐 AI,还是这款游戏带给玩家的乐趣吗?也不知道天天把铁木真挂在嘴边的玩家到底有没有使用过其他势力破局过呢?这就像玩《血色衣冠》你用明或西汉破局,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反倒是用吴三桂打通游戏,才是真正的高手。作者辛苦设计如此之多的武将能力值和特技,大家又有没有体验过?好好感受这款游戏的魅力呢?好了吐槽就先到这里了,我们开始今天对于明势力的介绍。
强明势力下的武将不论在战场作战、计略、攻城、水军,内政方面的建设,资源增益等等都是非常均衡且因为武将数量的众多囊括的特技数量也多。在战场上几名大将的实力不分伯仲,不像其他势力有着绝对的领军人物,而像能够改变游戏难度的神技屯田咱们不必多说,为势力增加收益和行动力的变法也不多提。就说说一个在野看似不起眼,但是却能够给强明在战场上有质变提升的武将,此人就是在野的徐光启。

别看徐光启的能力、适性和特技都非常的一般,似乎还有一点拖后腿的感觉,但是此人能够被称为王者则完全是因为他自带的道具农政全书。
此道具的附加特技为后勤。后勤在《真英雄》中的效果体现尤其明显,这一方面是因为《真英雄》游戏后勤的补充兵力为 10%,另外一方面则是武将初始携带士兵的数量由 5000 提升到了 7000,而随便封个官职的话,兵力就来到了 8000;如此一来对于一些统率较低武将率领的部队,给到的伤害立刻就可以通过后勤将士兵补充回来,而想要击溃这些部队则变得异常辛苦。后勤除了表现非常明显的士兵补充能力之外,对于在 阵/砦/城塞 覆盖范围的本方部队还能够节省粮草消耗。
如此全面的战场支援能力,不论是在防守战还是攻城战都能够让我们处于不败之地。所以徐光启就是明的在野王者。这也让张居正可以慢慢的发展和培养,因为张居正也有后勤特技,但是不用急于去解锁这个特技。
张居正对于明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除了变法之外,征税和后勤都是非常好用的特技,对于强明的在多方面的提升是肉眼可见的。而且有了徐光启在早期利用后勤撑住战场的支援效果,使得张居正可以稳坐钓鱼台,慢慢的进行培养。
早期有了这么强力的辅助武将,那么相对比较中庸的明朝大将们也就有了更好的发挥舞台,只需要在作战地摆放上一个 阵/砦/城塞 就可以无限“续杯”了。或许会有很多玩家认为我说的强明武将中庸这话不同意。但老实说戚继光的工神和兵器圣适性被修改之后,强明最为代表性的东西就被一同削弱掉了,而且游戏中对于科技中的发明系都是给到了三级,这让原本强明的科技优势也不复存在。
尽管强明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但是强明表现的就是一个均衡,这个均衡不仅仅是在整体武将类型的分配上,在具体的兵种带队武将方面也表现出一个均衡。
徐达从设定上看,枪兵和戟兵双神等级的适性,给人的感觉就是“斗神”。初始的特技是驱逐和突袭,这样的特技搭配使得,驱逐在初期几乎没有什么太好的发挥作用,因为即使是暴击的普通攻击也不如战法攻击带来的伤害;突袭倒是可以使得没哟反伤减少了一定的士兵消耗。
不过共计到达 5000 之后徐达将开启自己的巅峰期,连击的加入可以彻底触发驱逐带来普通攻击的暴击效果。随后的催克和乱斗则提升枪兵和戟兵神级战法的伤害效果,武干则提升徐达已经达到三级的基础光环到达最高的四级。
驱逐 + 连击的高伤害能力,使得徐达使用枪兵部队最为划算,相比戟兵而言枪兵的伤害能力更高,也是结合以上特技相对比较优势的方面。所以根据这样的特性,在徐达组队的方面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徐达的伤害能力,也就是补充稳定的暴击伤害。
徐达部队构成:徐达 + 李定国 + 杨士奇
李定国的战将特技可以提供徐达所需要的稳定暴击伤害,此外昂扬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气力进行回气,不过这对于没有回气能力的徐达来说还是有些不够,所以最后要补充上杨士奇。杨士奇初始虽然只有亲越这个无用的特技,但是已经有 1000 功绩的他通过早期的内政任务,已经积累了不少的功绩,如此一来只需稍微在战场蹭一些功绩就可以达到 3000 功绩,解锁奏乐。有了奏乐再配合上不论是战法还是普攻都会增加气力的昂扬,已经完全可以应对徐达所需要的大量气力消耗。
戚继光是强明当仁不让的戟兵第一统帅。戚继光的第一攻城称号虽然被拿下,但是却也因祸得福,获得了在戟兵上的一个神级,使得戚继光现在除了攻城有优势之外,戟兵作战能力也有大幅提升。
初始的戚继光就是一名专属的戟兵将领,因为此时他有着乱斗这个戟兵神级进化战法,戟兵最强的防御能力再加上拱戍带来的 20% 本势力区域加成,使得早期的戚继光在防守战中将占据主导地位。
《真英雄》对于投石车的加强可不是一星半点,这一方面得益于所有势力开发投石的研究完毕,而且投石车还可以直接发动霹雳效果,再对比弩兵部队 AOE 能力的削弱,使得投石车在战场大有可为。
戚继光的霹雳将进化投石车的 AOE 伤害能力,昂扬则一定方面补充回气效果,最后的火攻则是加强戚继光使用木兽时的伤害能力。后续的这三个特技使得戚继光变得相对中庸,尽管这让戚继光在戟兵部队、木兽部队和投石车部队上面都有不错的伤害能力,但是过于分散的特技也让戚继光无法在某一个兵种部队成为霸主,所以中后期的戚继光变得有些中庸。
戚继光作为明的防守大闸,我们既可以让他作为一个完全的功能性存在,也可以增加一定的伤害能力,所以部队搭配上的选择比较多,就看玩家喜欢怎样一种方式了。
戚继光部队构成一:戚继光 + 麻贵 + 刘綎
这套组合是偏向输出和伤害方面,刘綎的戟将提供稳定暴击伤害;麻贵早期的扫荡可以起到一定降低敌军士气和回复本队士气的功能,而等到麻贵解锁出连击之后,将提升戚继光部队的输出能力。
戚继光部队构成二:戚继光 + 郑成功 + 史可法
郑成功和史可法两名武将都具备一定的功能性和成长性,跟随戚继光作战可以发挥自己功能性的同时快速累积功绩以更快的成长变强。
郑成功的特技大部分是配合其水军神适性的水战特技,不过特技当中的威风和破竹却是两个非常好用的功能性特技,史可法和郑成功有着几分相似之处,早期的特技不屈,因为明势力当中有徐光启的存在使得这个特技并不一定能够很好的派上用场,但是后续的特技金刚和铁壁一旦解锁出来,将会大幅度的提升部队的防御能力。
二人比较好的方式是跟随弩兵部队,可惜弩兵部队早期并没有二人的位置,想要提升功绩也只能先跟随戚继光混功绩。
弩兵部队首选必然是朱棣,相比较此前的版本,十一期间更新之后的版本,让朱棣的部队构成稍有改变。
此前版本朱棣的部队构成是由:朱棣 + 傅友德 + 王崇古,因为这时的王崇古的特技是强弩,提升贯箭的伤害,不过新版本中王崇古的特技改变成了秘技。所以在搭配的时候将王崇古的名额给到沐英或卢象升。二者提供的主要都是扫荡的特技效果,卢象升尽管上来就能为部队提供一定的效果,但是功能性有限;沐英需要一定的成长才能解锁扫荡,初期提供不了什么帮助,但是解锁扫讨之后,再加上兵器部队的 S 适性,后面的功能性稍强。
骑兵部队虽然难养,但是以强明的经济实力,还是可以做到使用骑兵部队的。那么主力的骑兵战将就是毫无疑问的蓝玉。
初期的蓝玉因为骑将没有解锁,使得更多的只能作为一个控场的工具人使用,解锁骑将之后,整个部队的伤害能力将会有一个不错的提升。
蓝玉部队构成:蓝玉 + 马芳 + 朱能
完全的一个工具性组合,马芳的白马提供了远程攻击的能力,可以站在后排输出;朱能的猛者和蓝玉本身的疾驰则是将控制和受伤效果结合到一起,对于敌方部队更多的是一种先手选择,不论是将敌军部队控制住,还是将敌将打伤,都可以很好的让后续部队进行收割。
戚继光是强明兵器部队最强的将领,但是早期特技中没有加成,再加上强明本身还有很多好用的攻城武将,所以完全可以放弃戚继光的兵器而用其他武将代替。李如松 + 邓愈的组合就非常惬意,二者本身特技分别是 射程 + 攻城,而解锁的特技又是 攻城 + 射程,使得二者初期完美契合,当一阶特技解锁之后,二者又可以分别带兵器部队攻城。再给二者配上俞大猷,这个非常值得培养的副将。
俞大猷本身的设定有些尴尬,特技中的戟将因为俞大猷本身戟兵 A 等级适性的原因并不能充分发挥他的威力,只能搭配具有 S 适性等级的武将配合,稍显有些尴尬。不过最值得培养的还是俞大猷最后的百战特技,这才是俞大猷真正提供给一些高输出但缺少回气能力部队的价值。
最后就是要说说水军了。明的水军可以说是游戏中最强的了,只不过因为没有设定完善水军系统,使得游戏中明在水军上面的优势并没有什么太好的表现,而且即使是有限的水战,因为不能在海上建造 阵/砦/城塞 等防御性建筑物,也让玩家们仔细考量之后会尽可能的避免大量的水战出现。
明在水军上的代表肯定是君主朱元璋,不仅有着水神的特技,而且还有着水军最高的战法等级圣,最后解锁的湮杀更是对于水军圣级战法进行了加强,可以大面积的秒杀敌方水军部队。
不过有限的水军战斗以及后续的影响力,并不能让朱元璋所率领的部队取得决定性胜利,所以朱元璋的设定还在戟兵,火神和鬼谋上有了加成,如此一来的朱元璋战力也不只局限于水军战斗,在陆地上也能依靠戟兵和火神、鬼谋等特技的配合成为一个优秀的战力。最后别忘记,朱元璋作为明的君主,还有着隐藏的君主光环加强效果,实际的战斗力要比纸面上的更为强大。
明势力在《真英雄》中虽然还属于顶级势力,但是自己的强势所在攻城却被极大的削弱,科技上已经没有绝对的领先技术,最强的工神和兵器圣等级也被更替,都对明来说有着明显的实力降低。但是不论处在东南角,原本的金陵,还是位置变更后的柴桑,明在周边的统治力依然无人能够匹敌。
单单从内政方面来看,强明即便不依靠屯田转换金钱的快速获取资金方式,也能够通过内政方面对于资源的加成轻松化解早期周边 AI 的攻击。再加上本身武将在周边势力上的数量和质量上的绝对优势,还是可以快速获取周边城市的。只不过玩家在选择柴桑位置之后,首攻的庐江还是要比吴难上一些,之所以不选择荆襄四郡作为首攻方向,主要是因为这里势力虽然,但是补给的武将质量却不如东南角的吴和会稽。通过庐江作为跳板回手依然将东南角的控制权拿到手,让游戏又回到了那熟悉的味道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