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扬权同志:解《大学》开篇的“修齐治平”

本文共计2987字,建议阅读时间10分钟。

扬权同志:解《大学》开篇的“修齐治平”

《大学》这篇儒家经典文章是传统“四书五经”之首,是宋代理学之后,学子们学习经学的入门之作,在传统国学中有着很特殊的地位。以我浅薄的知识,结合自身经历,尝试于本文分享下最新的认识。我所理解《大学》内容开头的部分,就是人们常说的“修齐治平”。

《大学》,在辽宋之前并不单成一篇。它原本是儒学十三经中《礼记》中的内容。它是宋国中的理学人士,为了编篆儒学入门的“四书”而从《礼记》中抽取出来的,并放在“四书”之首。换句话来说它是入门的入门。另外,“四书”的官方阅读顺序为:《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为什么理学把《大学》列为整个儒学入门的入门呢?朱熹的讲法是,《大学》是纲目。依我看,原因就是《大学》中的头三段,特别是其中的“修齐治平”的顺序与关系。

这个顺序与关系,把整个浩如烟海的儒学哲学按逻辑和秩序串了起来。像景区门口的路线图一样,让想浏览儒学这个“景区”的学子,在门口心里就有了个大概。

这里要先说明一下,整个孔子的儒学是针对先秦的贵族而讲的。所以在阅读与理解《大学》或者其它儒家经典时,一定要记住这个大语境。丢失了这个语境,我们就会出现南辕北辙般地误解。

按传统说法,大学是大人之学,教人成为大人的学问。

什么是“大人”?在孔子时代,“大人”就是指不事生产的贵族(仅男性),而非现代中文的“成人”之意。相对应的概念,“小人”是指非贵族的男性,也就是现在语境中的普通劳动群众,并不是后世所延伸出的“道德不好之人”。

所以“大学”在以前就是指脱离劳作,或劳作之外,能成为贵族的学问。放在当今语境下,就是能让人成为能力强的人才的学问。当然,首先这里是不包括具体的技能学习;其次相对应也存在“小学”这个过程。在古代,“小学”就是识字、文法、正音之类的基础功课。

需要额外说明地是,成为人才,在儒家里是不包括具体工作、生活技能的学习的。像现在的务农、做饭、干家务都不是“大学”要学习的内容。甚至严格意义上来说,任何具体工作的技能也不是“大学”要学习的内容,比如现在的编程、剪辑、金融交易、影像等技能。

题外话插下,孔子的贵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在当今世界,应该解读为:体面人的社交规范、音乐(偏向会乐器)、自卫武装能力、交通工作驾驶能力、书面呈现能力、数据化管理能力。

所以,“大学”就是讲成才之道,不讲生活、生产之道。它就相当接近于我之前讲的学校教育之外的成长教育,能让人成为人才的教育。《大学》这篇文章就是讲解“大学”这门学问该如何做、如何学。至少它是从儒学的观点来说,如何做、如何学。

以上是“大学”的定义与意义。

我们现在再来看《大学》里的头三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诚,意诚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齐,家齐而後国治,国治而後天下平。”

这里第一段讲,治天下在于“明德亲民”这个道理。第二段在逻辑上推导,如何明德天下,也就是“修齐治平”的关系。第三段讲,“修齐治平”的先后顺序。

在此不讲第一段的内容,那是孔子“仁”的核心内容,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从第二段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开始,我来展开讲讲。

《大学》说:想要善治天下,先要从能治理好一国开始。

这里的“国”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而是周代封建制度内的分封自治单位。按规模上来说,它应该是一城或几城,平均共约几万人样子;按人口比例来说,应该平均相当于现在地级市或欧洲小国,如荷兰之类的。

而想要治理好一国,首先要从能管理好一家开始。

这里的“家”也不是现代中文里“家”的概念。和上文的“国”一样,这也是封建制度内的一个小分封自治单位,规模小于“国”。在当时应该是一个村的级别,也就是一个大家族及其周边的概念。放在当下,要理解为一个较大型的组织,比如有上百号人的公司之类的。

而想要管理好一家,就首先应该要管理好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

这里“修身”的“身”是一户人的概念,不单单指一个人。因为在古代,人成年必要成婚的。单身青年在古代一般是不存在的。一般而言,一人,特别一男子,要么是尚未成婚,要么是因为贫穷而娶不到老婆。后者也是少数,同时往往也不是《大学》里所“施教”的对象。

所以,我认为“修身”,用现代概念来说,是指一户人,或尚未成婚之人。绝不可简单地认为:就是一个人,修身是一个人的事。换言之,管好家庭也是“修身”的范围之内。

上面是物理空间上地缩小范围,也就是将“治天下”这个大任务作分割,分成一个比一个更小的小任务来处理。《大学》下面的内容,则是再“缩小空间”,只不过这个空间变得了心理上的空间,讲解的内容也随之进入到想要成才之人的内心世界了。

简单地说,下面就是进入(后世称的)修行范畴内了。

那怎么样才能管理好一个小家庭呢?

《大学》说,你要先端正思想,摆正心态。就是你的想法、思路要对:思路错了,行为当然会跟着错;行为既然错了,结果自然就达不到你想要的结果。所以“修身”先要“正心”。

那怎么样才能“正心”,整顿好自己的思想呢?

扬权同志:解《大学》开篇的“修齐治平”

《大学》说,你先要诚实,特别或主要是对自己诚实,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实事求是”。客观地面对事实和现状,不要一厢情愿地想,也不要否认事实,特别是不能否认自己的过错。

为什么有许多否认事实,无法“实事求是”的人?我看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不能、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在自己的错误与不接受自己犯错之中,永远选择后者。自己骗自己,认为自己没有错。同时也往往认为错在别人,错在环境,把本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推给别人。

仔细观察自己或周边的人,你一定会很快发现不少这样的自欺欺人者。经常,这样的人还不自知,或干脆不愿自知。

所以“诚意”这个环节,我认为对个人而言是最难的。大部分无法进行自我成长教育的人,主要是被挡在了这个环节上。

那如果“诚意”的心理门槛能过,怎么才能做好“诚意”呢?

《大学》接着说:你要先明白原理、掌握规律,去到达“知道”这样的状态。一个人要明白一些基本的原理,如人不是神,不可能全知全觉,不可能不犯错误;人在时间、空间上是有限的;许多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等等。

只有懂了,才不会自大;只有虚心,内部空了,才能装新的内容。那些经“诚意”之后的内容,才能被你看见。

那怎么样才能明白这些道理呢?《大学》最后说:你要先“格物”。

“格物”的解释很多,我只说一下我的理解。

一个人要明白真正的道理,不是从书上、黑板上明白的,而是对客观事物,即对真实世界的观察才能明白的。所以作为“致知”的先决条件——“格物”,就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以求发现或掌握其背后的原理与规律。这也就是把抽象的“理”从具体的“物”中,给“格”出来。

像“至柔克至刚”,就是从滴水能穿石的观察中得出;像“人生的轮回”,就是从死亡与新生交替的观察中得出;像“天地不仁”,就是从大自然灾难的观察中得出。这些都是古人从客观事物的观察中得出的道理。

当然这些对不对另说。这里讲地是,道理是从哪里来的。它不是从人主观想象中得出来的。它是从外界客观的观察、思考中得出来的。

以上就是传统国学或经学中的“修齐治平”。到了当代,特别是经过现代化与中国革命之后,我认为其实已经有了2.0版本的“修齐治平”,本文不再敖述,放在下篇中继续与您分享我的见解,也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