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使女的故事,美国的科幻,女性的现实

《使女的故事》中Jenny在绝望后寻找到乐观、Emily则在反抗一次次受挫后陷入仇恨,两人是爱与恨的两个极端,就像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但无论是谁,他们的选择都并不刻意,在观众看来合情合理,顺畅地推动着剧情的发展(连Eden这样的小角色也有着自己的高光时刻,其着推动故事的关键作用)。剧中最吸引我的是Serena。这是个充满矛盾的角色。

使女的故事,美国的科幻,女性的现实

一方面,他是个有能力、能独当一面的女性,她与丈夫共同开创事业,在巨大的压力下发表演讲,在外交遭遇瓶颈时果断而又智慧地解决了男人们无法解决的困难,出访加拿大是对自由充满向往和尊重,怎么看都该是个女权主义者;而另一方面,他相信基列国的“法律”和“上帝”,牺牲自己以及其他所有女性,帮助丈夫建立起一个男权社会,以得到自己的孩子。

使女的故事,美国的科幻,女性的现实

如果说第一季略显亢长的话,那第二季就是绝对的精彩与震撼,追求人权和平等的道路太艰辛,有的女性已经习以为常,有的依旧还在挣扎反抗,一次又一次的反抗与失败,从希望到绝望,June想过妥协,却从未放弃。June(琼)是六月,May day(反基列政府组织)是五月,June代表的即是反抗压迫的希望——女性获得平等自由与人权的胜利。

使女的故事,美国的科幻,女性的现实

对于第二季结尾,琼毅然把妮可交给艾米莉带到加拿大,镜头放到她站在车后时我就强烈感觉肯定会留下。也许这样的编剧方式有点倾向也会惹来非议,但还是内心窃喜,因为故事还没结束,这一季绝对是赛琳娜,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映像,每当上一集觉得她会觉醒时下一集又变回了魔鬼。

使女的故事,美国的科幻,女性的现实

也许她内心也无法承认目前这个崩坏的基列国是当初自己顶着压力,为之演讲为之拼搏努力的基列国,于是她一次次回避一次次反复。基列国于她而言就像是理想实现了,实际看到它颓然发现已超出自我愿景,这对于一个人来说确实太过残酷。要是只是她一个人的话,她很可能是让自己习惯下去,慢慢地接受这一切,麻痹自己,但孩子的到来刺激着她。

使女的故事,美国的科幻,女性的现实

看到才十五的伊登为了爱情就被变态的制度给处死,内心的墙轰然倒塌。于是找其他主教夫人一起联合,希望为孩子争取到看经书的权利,结果主教微笑着安慰她立马转脸命人砍了妻子的手指。这一切为最后她放琼带孩子离开留下了铺垫,赛琳娜是个很好的母亲。期望下季是朝真正的女性转变。本文由小天爱娱乐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