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TStack运维笔记(05)- 配置共享存储

01 不同的存储厂商

1.1 超融合Ceph

1.2 外部Ceph存储

1.3 通用FC

1.4 NFS

1.5 锐捷/同有存储

1.6 通用iSCSI

02 操作步骤(对接超融合Ceph为例)

云管平台支持对接多种外部存储作为云主机存储资源池,以下针对不同存储厂商分别进行说明。

云管平台支持对接超融合<code>Ceph</code>作为云主机后端存储资源池,默认超融合<code>Ceph</code>作为块存储。用户根据存储需求选择是否启用对象存储功能。

注意事项:

TStack运维笔记(05)- 配置共享存储

对接外部<code>Ceph</code>存储,有以下几个前提条件:

已获取对接的外部存储设备信息,包括<code>Ceph</code>配置文件、权限文件、用户及存储池。

云管平台与外部<code>Ceph</code>的管理网与存储网可连通。

外部<code>Ceph</code>对接需要存储网和外部<code>Ceph</code>的<code>mon</code>、<code>osd</code>在同一个网段。外部<code>Ceph</code>的镜像、云主机都会存储在同一个池里面。

如果云管平台已经对接了其它IP网络存储(如:<code>IPSAN、NFS、Ceph</code>等)时,对接<code>Ceph</code>时不能修改网络存储,否则会对已对接的存储产生影响。

云管平台不支持同时对接超融合<code>Ceph</code>和外部<code>Ceph</code>作为云主机资源池。

云管理平台支持添加通用<code>FC</code>存储作为云主机存储资源池,让云主机的存储位置放到<code>FC</code>存储上。

<code>FC</code>作为外部共享存储,存储位置为共享存储的云主机可以实现<code>HA</code>功能。

添加FC存储的卷到云平台时会将卷进行格式化,在添加前请确认改卷没有被其它主机使用。

前提条件:

在主机上插入<code>HBA</code>卡,通过光纤直连或经过<code>FC</code>交换机连接到<code>FC</code>存储。

<code>FC</code>存储需要提前创建<code>LUN</code>并将其映射给所有主机使用。

如果云管平台已经对接了其它IP网络存储(如:<code>IPSAN、NFS、Ceph</code>等)时,对接NFS时不能修改存储网络,否则会对已对接的存储产生影响。

前提条件:对接<code>NFS</code>,需要将<code>NFS</code>存储网络与服务器存储网分配到同一个网段。

如果锐捷/同有存储采用IP配置,且云管平台已经对接了其它IP网络存储(如:<code>IPSAN、NFS、Ceph</code>等),则对接时不能修改存储网络,否则会对已对接的存储产生影响。

前提条件:以获取对接的外部存储设备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IP地址等。

云管平台支持添加<code>iSCSI</code>存储作为云主机的存储资源池,云主机的存储位置存放到<code>iSCSI</code>存储上。<code>iSCSI</code>作为外部共享存储,存储位置为共享存储的云主机可以实现<code>HA</code>功能。

添加<code>iSCSI</code>存储的卷到云管平台时会将卷进行格式化,在添加前请确认该卷没有被其它主机使用。

如果云管平台已经对接了其它IP网络存储(如:<code>IPSAN、NFS、Ceph</code>等)时,对接<code>iSCSI</code>是不能修改存储网络,否则会对已对接的存储产生影响。

前提条件:配置主机上用作存储网口的<code>IP</code>地址,使其能够和<code>iSCSI</code>存储服务器正常通信。

下面以对接超融合<code>Ceph</code>为例子讲解:

① 在存储厂商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超融合Ceph”。

② 配置存储信息,设置存储在Ceph上存储的副本数。建议使用3副本。

TStack运维笔记(05)- 配置共享存储

③ 配置主机信息,包括存储网络信息和各节点网卡信息。

④ 在主机列表区勾选节点,单击“磁盘配置”,在可用磁盘列表中拖拽硬盘至元数据盘和数据盘区域。单击保存,当节点磁盘信息相同时,支持批量配置磁盘。

TStack运维笔记(05)- 配置共享存储

⑤ 根据存储需求选择是否启用对象存储功能。当启用对象存储功能后,根据节点磁盘配置按需设置副本数或纠删码。当节点数小于6时,建议设置副本数;当节点数大于6个时,可以设置副本数或纠删码。

TStack运维笔记(05)- 配置共享存储

⑥ 单机“网卡配置”,查看网卡配置信息。

⑦ 单击“下发网络配置”,使配置生效。

⑧ 单机“验证存储连通性”,验证各节点网络连通性。

⑨ 单机“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