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个需求的奋斗史

一、需求中的相关术语简介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需求的本质是问题,问题的本质则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产生的差距

  2.产品经理素质之一:了解用户需求、理解用户心理

  3.用户vs客户:用户,使用产品的人;客户,够买产品的人、为产品付钱的人

  相比您的需求,我们可能更重视您的用户的需求。

  以用户为中心PK 以老板为中心的产品

  4.优先满足哪些用户需要和产品的商业目标要结合起来考虑。对于腾讯来说,用户数不可能再有爆发式增长,只能考虑从已有的用户身上挖掘用户价值,

  故需要优先满足的是核心用户的需求。对于刚创业的,没什么用户,需要添加些大众的功能,满足一般用户,让用户数增长起来。

  5.需求分析过程

  1>获取需求的方法:a.电话访谈;b.人物角色创建

  2>试着描述用户:通过功能反思其适用的用户人群

  3>用户研究:

  a.横向,用户的说和做。说表现了目标和观点,做反映了行为,用户的说和做往往是不一致的

  b.纵向,定性与定量。定性研究可找出原因,偏向于了解;而定量研究可发现现象,偏向于证实

  a和b结合。从定性到定量,再定性再定量,并且螺旋上升,而了解和证实也是不断迭代进化的。

  听用户定性的说(电话访谈)-->听用户定量地说(调查问卷)-->看用户定性地做(用户可用性功能测试)-->看用户定量地做(数据分析)

  二、需求管理

  导入:用户研究

  需求管理:需求采集-->需求分析-->需求筛选

  导出:需求开发

  需求采集包括:明确目标、选择采集方法、指定采集计划、执行采集、资料整理,

  三、需求采集

  1.用户访谈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第一,用户说和做经常不一致的问题。解决方法,a.让用户在说的同时也做;b.区分用户说的事与观点,如我做了什么,步骤如何,碰倒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

  第二,样本少,以篇概全的问题。解决方法,a.随机抽样访谈;b.以增量方式进行访谈(先访谈n个,根据基本结论,再访谈n个,观察结论,并加大样本)。

  第三,用户过于强势,带我们上道。解决方法,时刻牢记访谈的目的。

  第四,我们过于强势,带用户上道。解决方法,牢记访谈目的,管好自己的嘴。

  访谈中的注意事项:

  A.避免一组固定的问题,准备好问题清单,并逐渐引导用户

  B.首先关注目标,任务其次。比用户行为更重要的是行为背后的原因,多问问用户为什么这么做。

  C.避免让用户成为设计师:听用户说,但不要照着做,用户的解决方案通常短浅、片面。

  D.避免讨论技术:对于略懂技术的用户,不要纠结于产品的实现方式。

  E.鼓励讲故事:故事是最好的帮助设计师理解用户的方法

  F.避免诱导性的问题:典型的诱导问题是如果有**功能,你会用吗?一般来说,用户会给出毫无意义的肯定答复。

 2.用户大会

  用户大会即邀请产品的用户到某一集中地点开会,可短时间内从多人处收集大量信息,为一种特别的用户访谈。

  1>明确目的:

  产品二期卖点确认、辅助运营决策;三期需求收集;现有产品用户体验改进等

  2>资源确定:

  A.时间:日期、几点、时长

  B.地点:场地、宣称用品、IT设备、礼物、食品饮料、桌椅

  C.人物:

  工作人员:分组分工,产品、运营、开发人员相互搭配,有冗余

  用户:确定目标用户、数据提取、预约,考虑人数弹性

  嘉宾:相关老板、合作部门的同事,不管是否来,提前发出邀请

  D.材料

  用户数据、产品介绍资料(测试环境的准备以及静态Demo备用)

  E.紧急备案

  用户大会前两天开一次确认会

  3>现场执行

  A.辅助工作:场地设置(轻松);引导/拍照/服务/机动;进场签到(送礼品);全程主持(进度控制);送客/收拾残局

  B.主流程

  产品介绍:买点介绍,与用户互动,观察用户更关注哪些功能,辅助上线前的运营决策,到底主推哪些卖点;

  抽取部分用户做焦点小组(主持人一对多的访谈),收集后续的需求,产品三期开始启动;

  抽取部分用户可用性测试,帮助产品二期做最后的微调

  合影留念

  4>结束以后

  资料整理:卖点总结报告、需求收集报告、可用性测试报告

  运营:本次活动在淘宝论坛发帖;内部邮件

  整个活动资料的整理归档,包括照片、各项资料/报告信息、用户数据等

  3.调查问卷

  用户访谈:提纲为开放式的,适用于心里比较疑惑的时候寻找产品方向,适合与较少的访谈对象进行深入的交流

  调查问卷:封闭式问题较多,适合大用户量的信息收集,但不够深入,只能获得某些明确问题的答案,不适合安排问答题。

  调查问卷常见问题:

  第一,样本的偏差,及样本与想了解的目标用户群体出现偏差。解决方法:A。尽可能覆盖目标群体中各种类型的用户,比如性别、年龄段、行业、收入等,保证各种类型用户的

  样本比例接近全体的比例; B.将目标群体的特征也定义成一系列问题,放入调查问卷中。

  第二,样本过少的问题,此时采用百分比没有意义。解决方法:至少获得大约100份的答案。

  第三,问卷内容的细节问题。解决方法:A.问题表述应无引导性,如使用你是否喜欢某个产品代替你喜欢某个产品吗?B.答案顺序打乱,对于陈述者用户趋向于选第一个或最后一个

  答案,对于一组数字,如价格和打分,则趋向于取中间位置。应该准备几种形式的问卷。或小范围试答后,根据反馈修改,再大面积投放。

  4.定性地做--可用性测试

  可用性测试目的:让实际用户使用产品或原型方法来发现界面设计中的可用性问题。

  方法:招募测试用户、准备测试任务、旁观用户操作的全过程、询问用户对于产品整体的主观看法或感觉以及当时如此做的原因,分析产生可用性问题列表,划分等级。

  可用性测试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第一,如果可用性测试做得太晚(往往在产品要上线的时候),这是发现问题于事无补。解决方法,产品无任何型时,拿竞争对手的产品给用户做;产品有纸面原型时,

  拿着手绘的产品,加上纸笔给用户做;在产品只有页面demo时,拿demo给用户做;在产品可运行后,拿真实的产品给用户做。

  第二,总觉得可用性测试很专业,所以干脆不做。

  工作中需求采集还有以下方法

  单项需求卡片

  现场调查--AB测试

  日记研究--用户写的产产品应用体验

  卡片分类法--与用户一起设计既定产品需求下的模块分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