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巴县—巴南区

巴县—巴南区

安宁

重庆合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民事法律实务中心副主任、现担任重庆电视台《都市700》、《大城小事》栏目特邀律师,重庆交通大学客座导师,重庆市司法局人民调解员,《重庆晚报》、《重庆商报》、《临空都市报》、《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新浪网》、《今日头条》、《随辩》、《高朋汇》等常年嘉宾律师。多家企业、事业单位法律顾问,社会名人。

巴县,每一个老重庆人肯定对这两字儿并不陌生,言犹在耳。巴县,一个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老地名,也正在我们的记忆中模糊和远去。。。

北周武成三年(公元561年),始称巴县,此后县域虽屡经变更、拆分,但这地名儿却实打实沿用了一千四百余年,这在中国历史上也属不多见。甚为惋惜的是,巴县这个老今天地名在二十余年前就此消失,曾经的广阔县域几经拆分后仅存一隅,就是今天的重庆市巴南区,那么,安律师就接着讲一讲巴县和巴南区的前世今生,一为缅怀,二为铭记。

巴县—巴南区

我们得先来梳理一下历史脉络:今天的巴南区的前身是就是巴县,巴县的渊源是巴地(国),巴地(国)的主要氏族是巴人。那么,中国汉字浩如烟海,为何他们独独叫“巴”呢?目前学界有两种主流观点,一种观点是先秦时期的巴人居于南方潮湿地带,蛇这种长相恶心且行为阴森又残暴的物种经常对其生存构成极大威胁,古人都有个通病,凡是搞不懂的东西我就崇拜你,凡是令我恐惧的东西我也崇拜你,因此后期巴人逐渐以蛇为主要图腾,并以蛇为族名以期得到它的庇佑和神力,巴字最早便是蛇的象形文字。另一种说法是,由巴人建立的巴国在鼎盛时期定都重庆,巴人主要活跃在重庆以北的嘉陵江下游地段,而这段区域的嘉陵江的形状,恰似“巴”字,那么活跃于此的氏族先民就被称为巴人。巴人——巴地(国)——巴县,历史的脉络逐渐清晰。

巴县—巴南区

至北周武成三年,因此地原为巴人巴国故地始称巴县,在后世一千四百余年的时光里巴县地名经久不息,却也命运多踹,多次被拆分,政府驻地颠沛流离,建国后才落户鱼洞。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有两次:第一次是清乾隆十九年,实行“江巴分治”,江北厅从巴县划出,自此巴县失去重庆长江以北大片富庶区域的管辖权:第二次是民国十九年,重庆建市,渝中半岛区域(即今天的渝中区)从巴县划出,巴县政府随之搬出重庆城,自此巴县失去了最为核心的管辖区域。自建市至今,重庆市区不断扩建、发展,先后从巴县划出区域设立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南岸区等,巴县政府随之颠沛流离,先后迁往南城坪(今南坪)、人和场(今华岩镇)、马王坪(今李家沱)、南泉,直到1954年最后落户鱼洞。

巴县—巴南区

如今,巴县地名在挺立了一千四百余年后还是消失了,巴县政府仅对长江以南的部分偏远区域行使着管辖权,所以它就只能叫巴南区了。。。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