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43岁努尔哈赤娶12岁小娇妻,生下三个儿子,奠定清朝开国基础

先秦时代,地处西陲的秦国与占据山西河东之地的晋国素有“秦晋之好”的美谈。但实际上,他们的联姻不过是为了追求国家的利益最大化。对秦国来说,他们的目标是希望取得崤函道的通行权,以涉足中原。对晋国来讲,它则需要秦国做其后盾。先是为处于频繁更换国君的晋国提供平乱援助,后是自武关方向牵制楚国以成就晋国霸业。不仅是秦晋之间,后来的汉朝与匈奴的和亲亦是如此。汉朝需要用美女麻痹匈奴,以养精蓄锐。匈奴则更加看重的是汉朝在和亲的前提下为其提供的财物。历史总是相似的,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在东北的边陲小地也发生了一起足以改变历史的联姻,那就是43岁的努尔哈赤和乌拉部12岁的阿巴亥。

43岁努尔哈赤娶12岁小娇妻,生下三个儿子,奠定清朝开国基础

阿巴亥,是努尔哈赤最后一任福晋。按照阿巴亥婚嫁年龄算,12岁的阿巴亥相当于43岁努尔哈赤的子辈。本来,阿巴亥应该拥有自己的美好爱情。但政治斗争是残酷的,更何况彼时的东北正处于战乱之中。当时,努尔哈赤正锐意统一女真。古勒山大战后,已经征服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深感海西女真(乌拉、哈达、挥发、叶赫)和蒙古各部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大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感。为此,努尔哈赤祭出了中原王朝屡用不爽的法宝——远交近攻。随后,在向明朝表示臣服的同时,努尔哈赤还与朝鲜、蒙古表示友善,然后再重点拉拢海西女真中势力较强的叶赫、乌拉二部。当然,控制一个国家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扶持一名傀儡。随即,努尔哈赤释放了俘虏乌拉部部长的兄弟布占泰,并派兵护送布占泰回国。

43岁努尔哈赤娶12岁小娇妻,生下三个儿子,奠定清朝开国基础

后来,回到乌拉部的布占泰在努尔哈赤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击败乌拉部的竞争对手,控制了乌拉部。1597年,乌拉部和努尔哈赤结盟。为表诚意,布占泰将侄女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后,先后为努尔哈赤生下三个儿子,即是后来清朝初年的英亲王阿济格、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

43岁努尔哈赤娶12岁小娇妻,生下三个儿子,奠定清朝开国基础

多尔衮自不必说,清朝入关、剿灭李自成起义军、剿灭张献忠起义军和攻灭南明弘光政权的总策划人。此外,阿济格和多铎亦是多尔衮入关后平定中原的得力助手。当然,这也不排除多尔衮有用亲兄弟典兵控制大权的想法。但是,阿济格和多铎的确没有辜负多尔衮的期望。当时,清军占据北京后在大方向上分兵两路南下:一路以阿济格为统帅,沿长城入陕西,以平定李自成为目标;另一路以多铎为统帅直接进军南京,以平定南明为目标。1645年初,阿济格、多铎两路大军合力攻击李自成盘踞的陕西西安城。李自成不敌,败走湖南。而后,两路大军按照之前的分工相继攻灭李自成和南京的弘光政权。可以说,多尔衮三兄弟为清朝奠定开国基础。后来,顺治帝和乾隆帝分别对三人做了如下评价。

43岁努尔哈赤娶12岁小娇妻,生下三个儿子,奠定清朝开国基础

阿济格:“王及行间将士驰驱跋涉,悬崖峻岭,深江大河,万有余里,劳苦功高。”——顺治帝。多尔衮:“睿亲王多尔衮扫荡贼氛肃清宫禁。分遣诸王追歼流寇,抚定边疆。创制规模皆所经画。奉世祖车驾入都,成一统之大业,厥功最著。”——乾隆帝。多铎:“开国诸王战功之最。”——乾隆帝。

但是,相对多尔衮、阿济格、多铎的功业来说,他们的母亲阿巴亥却是不幸的。可以说,阿巴亥最终死亡也是因为历朝历代最高统治者之间残酷的政治斗争。

43岁努尔哈赤娶12岁小娇妻,生下三个儿子,奠定清朝开国基础

“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诸王以帝遗言告后,后支吾不从。诸王曰:“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后遂服礼衣,尽以珠宝饰之,哀谓诸王曰:“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吾二子多尔衮、多铎,当恩养之。”诸王泣而对曰:“二幼弟,吾等若无恩养,是忘父也。岂有不恩养之理!”于是,后于十二日辛亥辰时自尽,寿三十七,乃与帝同柩。”——《太祖武皇帝实录》

1650年8月,手握满清军政大权的多尔衮为生母阿巴亥追封,称其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并将牌位放置在太庙之中。可是,随着多尔衮的病逝,阿巴亥的牌位又被重新掌权的顺治帝下令移除太庙,同时剥夺了阿巴亥的名号。

参考资料:《太祖武皇帝实录》、《清史稿》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