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经过福清市文史工作者的努力,终于在东张镇少林自然村找到了南少林遗址。

随着福清南少林遗址的发现,“福清南少林武术是世界南少林武术的发源地”的论断随之提出。1996年福清南少林寺重建以来,新加坡、印尼、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加拿大、法国等世界各国前来福清寻根谒祖的团队和个人不计其数。
2004年,福清市成立南少林武术研究会,会员们深入民间,走访众多老拳师,对多种拳术、兵器、武医进行抢救、挖掘、整理,已整理出福清禅宗拳术、民间拳术(包括器械)套路75种、器械47种、硬气功11种及点穴技艺等,为研究南少林武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证明了福清南少林既有寺又有拳。
特别是已去世的百岁老人张本利,武艺高强,在1936年就获得福清县第二届运动会个人武术总优胜,后担任福清国术馆馆长兼总教练。他能打南少林拳、剑、刀、枪等20多种套路,被称为福建南少林拳的“活化石”。
福清练武之人众多,早在1949年之前,几乎每个乡村都开设武馆传授武术,县城由官方设办福清国术馆,30年间培养了武林名师千余人。福清南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魂宝中一朵奇葩,流派中的咏春拳、宗鹤拳已入列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