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位载人航天代表讲述“飞天逐梦”,空间站建造阶段大幕将拉开

12月17日,中宣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5位载人航天领域党员代表围绕“飞天逐梦写忠诚”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载人航天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自1992年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20多年的奋斗培养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育筑就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

在见面会上,5位党员代表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回应什么是载人航天精神。通过他们的描述,我们看到了载人航天“三步走”取得的巨大飞跃和辉煌成就,明年,空间站建造阶段大幕将拉开。

王珂:加班加点几乎无休息日 完成研制工作

5位载人航天代表讲述“飞天逐梦”,空间站建造阶段大幕将拉开

工作中的王珂。受访者供图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集成技术中心主任王珂先后参与了神舟七号、神舟八号载人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以及空间站阶段的空间应用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载荷的研发工作。他也从一名普通的设计师逐步成长为系统副总设计师,见证和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空间应用与科学的发展以及建设。现阶段,他和他的团队核心任务就是利用空间站平台打造多学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空间科学设施,建设国家级太空实验室,为科学家筑梦九天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

5位载人航天代表讲述“飞天逐梦”,空间站建造阶段大幕将拉开

王珂和他的团队。受访者供图

2003年,王珂进入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这一年,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圆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王珂的第一份工作就参与了神舟七号,是中国第一次有航天员参与的舱外科学实验,即固体润滑材料暴露实验。他作为技术负责人全程完成了实验,觉得使命很光荣,但过程也很艰辛。

5位载人航天代表讲述“飞天逐梦”,空间站建造阶段大幕将拉开

目前,他和他的团队主要工作是打造国家的太空实验室,也就是把科学家地面实验室搬到太空去。这个难度,一方面要满足所有的科学需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对发射以及空间环境的适用性,而且还要保持后续长期的先进性,这对他们来说,挑战是比较大的。“目前13个科学实验柜,也就是13个地面领域实验室,都由我们团队负责研制。从方案设计到产品研制,再到测试调试等一系列工作,这些年我们一直是加班加点,几乎没有休息日乃至都没有过一个完整的春节,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全部的研制工作。”

汤洪波:11年刻苦学习和坚守 实现飞天梦想

5位载人航天代表讲述“飞天逐梦”,空间站建造阶段大幕将拉开

训练中的汤洪波。受访者供图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航天员汤洪波曾经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安全飞行1000多小时。2010年,他通过层层选拔成为一名航天员,经过11年的刻苦学习与执着坚守,他于今年与乘组航天员指令长聂海胜、航天员刘伯明一起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在轨期间,他们乘组3人用了大约一周的时间,建立起了空间站载人环境,完成了大量的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试)验,并且两次空间出舱完成了舱外设备安装任务,在轨飞行的3个月后成功返回地球。

5位载人航天代表讲述“飞天逐梦”,空间站建造阶段大幕将拉开

聂海胜、汤洪波、刘伯明(从左至右)。受访者供图

“第一次飞行,我进去第一个感受就是特别大,前面看过去好远的感觉。”汤洪波分享了他执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的感受。这是他的第一次太空之旅,充满着挑战,也是一次新奇之旅,“我回来以后看网友统计,说是火箭发射入轨以后,我向外看了11次。”汤洪波说,返回地球他曾经说过,太空的生活很美好,回家的感觉真的好。

5位载人航天代表讲述“飞天逐梦”,空间站建造阶段大幕将拉开

汤洪波在进行水下训练。受访者供图

“航天员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身体失重,心灵永不失重’。”汤洪波说,是党和人民军队培养了他,让他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学子成长为一名飞行员、一名航天员,是祖国的强大为航天事业作出了有力支撑。他认为,载人航天精神是载人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大家共同具有的一种精神品质,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党的优良传统以及时代精神的一种生动体现。同时,也是航天人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董能力:明年将进行6次发射 任务更加艰巨复杂

5位载人航天代表讲述“飞天逐梦”,空间站建造阶段大幕将拉开

2021年9月,董能力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参加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受访者供图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技术局局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助理董能力主要从事载人航天工程总体设计和总体技术管理,协助工程总师开展空间站工程的总体技术工作。他全程参与了空间站研制建设。

5位载人航天代表讲述“飞天逐梦”,空间站建造阶段大幕将拉开

2019年2月,董能力(右)看望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左)。受访者供图

董能力介绍,空间站工程立项之初,面临着很多难题。比如空间站长什么样,空间站设计走什么样的路线,空间站怎么建。那个时候航天员刚刚完成了短期驻留,交会对接任务正在实施,物资运输系统和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都还有待研制,可以说任务非常艰巨。空间站工程研制准备长达十年之久,许多设计研究人员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默默坚守,每一个人都把建成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作为追求和梦想。正是广大研制人员勇于攀登、敢于超越、严谨细实、团结合作,使得空间站工程的多项关键技术得以突破,一个又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得以解决,也圆满完成了前面的几次任务,在许多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一步到位。

比如,汤洪波所在的乘组第一次就完成了三个月的在轨驻留,健康精准地返回了预定着陆区域。航天员和相应的支持设施第一次就完成了7个小时的出舱活动,实现了质的飞跃,“神十三”乘组王亚平作为女性航天员和她的同伴也是一次完成了6个多小时的出舱活动,堪称完美;核心舱在轨测试状态良好,许多指标都优于预期。

5位载人航天代表讲述“飞天逐梦”,空间站建造阶段大幕将拉开

2021年4月29日,董能力(右)和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左)在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现场。受访者供图

明年,将进入空间站建造阶段,要进行6次发射,完成两个实验舱与空间站核心舱交会对接、转位组装,这是空间站建造的重大挑战和决战决胜的关键点,任务更加艰巨复杂,只有持之以恒发扬载人航天精神,才能完成历史赋予的任务和使命,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孙军:明年空间站建造阶段大幕将拉开

5位载人航天代表讲述“飞天逐梦”,空间站建造阶段大幕将拉开

工作中的孙军。受访者供图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空间站任务总工程师孙军26年来,始终在一线全程参与了从神舟一号到空间站阶段历次任务的飞行控制,亲眼见证了工程“三步走”取得的巨大飞跃和辉煌成就。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高难度巨系统工程,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扮演着飞行控制“神经中枢”的角色,是飞行控制任务的组织指挥中心、控制计算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分析决策中心,同时也是空间站运行控制中心,必须要保证十万多个遥测参数和遥控指令丝毫不差,轨道控制要精确到毫秒、毫米,才能保证航天员时刻安全、空间站稳定运行。今年,控制中心完成了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5次重大任务,明年空间站建造阶段大幕将拉开。

孙军说,载人航天飞行控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保障绝对安全,系统的可靠性要达到4个9,就是0.9999,差万分之一才到1。在系统研制设计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把各项措施做到位、做到底。在任务执行的时候,正常飞行控制方案背后,要制定上千份、数十倍应急控制预案。

空间站要长期在轨运行10年以上,对控制中心来说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和新的困难。他介绍,首先是任务密度高。在轨正常控制空间站运行的同时,今后每年要进行四到五次天地往返运输任务,发射载人飞船进行乘组轮换,发射货运飞船进行物资补给,所以一些重大任务的环节,如发射、交会对接、撤离返回、绕飞等重大控制非常密集;其次,运行时间长。要开展大规模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地面需要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视和控制,长时间的运行对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应急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除了要进行很多科学试验,还要进行空间物资的补给、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在轨的维护维修、机械臂的遥操作等复杂的、专业化的工作。

对此,控制中心设计了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新型飞控组织模式,采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构建了高效的运行控制体系,确保复杂的飞行任务有序执行;建设了高自主、高可靠、易扩展的飞行控制平台系统,实现高效监控能力。针对货运飞船、载人飞船系列化、型谱化的任务,固化飞行准备流程,并将之标准化,针对一些应急需求,提出了应急流程。

柏林厚:空间站核心元器件实现自主可控

5位载人航天代表讲述“飞天逐梦”,空间站建造阶段大幕将拉开

柏林厚。受访者供图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柏林厚先后参与研制了包括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和空间站等载人航天器。在天宫一号研制过程中,他作为电总体副主任设计师进行飞行程序的设计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在天宫二号的工作中,他作为总体的主任设计师,负责整个系统的设计、集成和试验;在空间站的工作中,他作为副总设计师,负责整个空间站的运行管理以及相关的地面研制工作。

5位载人航天代表讲述“飞天逐梦”,空间站建造阶段大幕将拉开

柏林厚和研制团队。受访者供图

柏林厚表示,航天器关键技术是中国载人航天道路的铺路石,攻克关键技术是航天人的职责和义务。他举例称,空间站元器件国产化,就是要求空间站的元器件都要自主可控,其中核心元器件要求百分之百国产。这是因为元器件是我们关键技术的基础,如果元器件都靠进口,攻克关键技术是无从说起的。“我们团队一起团结奋斗,最终实现了这个目标。同时,还把国家相关领域和产业的国产化进程推进了一步,这是空间站工作的另外一个作用。”

研制团队在关键技术攻关的时候,一般采取集中、封闭式办公,长的好几个月,短的也有几个星期。集中办公会比较艰苦,每天只干一件事情。但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从来不会说苦。

他说,研制队伍有工作了30年以上的老同志,他们参与创造了载人航天精神,并一直在诠释着这种精神。70后、80后扛起了自主创新的大旗,继承了载人航天精神,并且正在传承下去。而90后甚至95后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有新视野、新技术,会把载人航天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刘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