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男子打扫卫生,却无意发现“木疙瘩”,专家:太平天国玉玺找到了

1975年的夏天,居住在南京瞻远路173号的教师张大仁,打算将天花板打扫一番,当他清理到天窗的木斗时,突然发现了一块方形的木疙瘩,这个木疙瘩上不仅刻着龙凤,正中间还刻有“旨准”二字,张大仁见了这两个字,欣赏这东西肯定和皇帝有关,但由于年代特殊,他就把木疙瘩随手扔到了工具箱里,后来还用来垫了下床脚.

男子打扫卫生,却无意发现“木疙瘩”,专家:太平天国玉玺找到了

张老师搬家了,张母带着一家人搬到了刘禹锡《乌衣巷》中写到的''旧时王谢堂前燕''的南京。

在南京呢,张家一家人住进了瞻园路173号。这瞻园路173号解放前的时候是一座私宅,解放后收归了国有,后又变成可以出租的房子。

张家一家人搬了进去,但是张老师有点担心,因为这是清朝时期的一座建筑,很多的家具已经年久失修了。江南的雨缠绵,下了很久,有时半夜屋子里甚至能听到奇怪的声音,张老师在这样的屋子始终睡不安稳。

男子打扫卫生,却无意发现“木疙瘩”,专家:太平天国玉玺找到了

文物鉴定员拿去一鉴定才发现,这小木疙瘩竟是太平天国的御玺,木玺为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所有,已经失传了100多年,经考证,这枚印章由太平天国“删书局”专用。

太平天国时洪秀全颁布了严格的文化出版审查制度,自上古以来的古籍无不按照洪秀全的意志予以了篡改,四书五经乃至于二十三史,都遭到了删改。这枚木玺之所以会出现在南京瞻园路173号,是因为这里之前是“删书局”的所在地。

男子打扫卫生,却无意发现“木疙瘩”,专家:太平天国玉玺找到了

专家向张大仁老师介绍了这块木玺背后的故事,原来洪秀全一共有三块玉玺,分别是木头做的木玺,金做的金玺,玉做的玉玺,其中的金玺被毁了,玉玺在博物馆存放着,剩下最后一块木玺却一直没着落。据传,木玺在当时是太平天国“删书局”专用,那个时候洪秀全颁布了严格的出版审查,所有书籍都要按照他的想法删改,“删书局”就是审查机构,只有用木玺盖了章的,才可以出版。后来据考证,张老师找到木玺的地方,正是太平天国曾经办公的地方,当时天京被攻破,太平天国的官员为了防止木玺落入清军手里,就将其藏在天花板上,直到张老师打扫卫生时,才被发现。

男子打扫卫生,却无意发现“木疙瘩”,专家:太平天国玉玺找到了

太平天国史学家罗尔纲接到消息后立即赶到南京,经鉴定后确认这木疙瘩就是洪秀全的木玺,可是如此重要的玉玺为何会落在天花板上.据专家罗尔纲推断,由于张大仁的住宅曾是太平天国的官署机构“删书衙”1864年天京陷落后很可能是衙门的官员担心玉玺落到清军手里就把玉玺藏在了天花板上,机缘巧合下消失了一百多年的玉玺终于现世,现金这么玉玺作为珍贵的文物,被藏于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中.

男子打扫卫生,却无意发现“木疙瘩”,专家:太平天国玉玺找到了

南京市开展文物普查工作,张大仁正巧被选去文物普查办公室当助手,两个月后文物鉴定员鉴定了一个有收藏价值的印玺,对文物不甚了解的张大仁很好奇,就回家把工具箱里的木疙瘩翻出来认真洗一遍后交到了文物办公室,文物鉴定员拿去鉴定后发现这个木疙瘩竟是太平天国的玉玺.原来洪秀全曾有三枚玉玺,金喜已经被毁,玉玺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而木玺一直下落不明.

男子打扫卫生,却无意发现“木疙瘩”,专家:太平天国玉玺找到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