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国统一天下,为什么不灭卫国?

春秋晚期,诸侯国之间互相兼并,而诸侯国内,卿族与公族斗争持续不断,至战国初期,中华大地基本形成了以齐、楚、燕、韩、赵、魏、秦诸侯强国抗衡、称雄,史称“战国七雄”。但是战国时代的情况是,于“战国七雄”之外,尚有其他弱小的诸侯国存在,其中卫国便是其中之一。

自公元前230年秦国攻打韩国展开灭国之战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灭齐国,十年间即结束了自春秋以来长达五百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依次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君主集权的秦朝,唯独周王朝较早分封的卫国至公元前209年,由秦二世废卫君君角为庶人,至此卫国绝祀。

秦国统一天下,为什么不灭卫国?

秦一统天下,独留名存实亡的卫国

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管叔、蔡叔、霍叔为一己之私,以“疑周公不利于成王”为由煽动以武庚禄父为首的殷民叛乱,即“三监之乱”。周公奉周成王之命“兴师伐殷”,最终平定“三监之乱”,“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且“以武庚殷馀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

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卫国虽为姬周王朝较早分封的诸侯国,但至卫昭公时,“三晋强,卫如小侯,属之”。卫成侯十六年,卫国“更贬曰侯”,至卫侯嗣君五年,“更贬号曰君,独有濮阳”。

秦并六国,结束诸侯割据,却留下仅有一城卫国,至秦统一六国且郡治天下。千百年来,关于卫国独存于秦统一之后,可谓众说纷纭。“历史倪说”认为,此举大有秦以姬周资深诸侯国卫国见证王朝更替与兴衰的意味,即秦从周之附庸到郡治天下,比之分封诸侯,秦胜于周。

秦国统一天下,为什么不灭卫国?

秦国统一天下,秦王即皇帝位

一、有记载的嬴姓诸侯虽多,仅一支成功

姬周王朝兴起于西部,且与嬴氏同为殷商诸侯国,而今卫国为仅存的姬周后裔诸侯国,见证嬴姓兴衰意义重大。

据《纲鉴易知录卷二·夏纪》记载,嬴氏后裔有个叫费昌的“见二日东出,焰西沈”,于是审时度势,归顺商汤。嬴氏后裔归商汤,屡建功勋,至中衍后逐渐成为商之重臣,列土封疆,成为一方诸侯,《史记·秦本纪》记载,“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

秦在中衍的玄孙中潏的时候,有个儿子叫蜚廉。蜚廉又生恶来,此时的殷商由纣王主政。恶来有力,蜚廉善跑,父子两人凭借勇力服务于商纣王。周武王伐纣时,恶来被杀。彼时,正在北方为商纣王采石的蜚廉获悉殷商覆灭、商纣王被杀的消息,便在霍太山筑坛报祭殷纣王,死后便安葬于此。

除了恶来,蜚廉另一个儿子季胜尚存,蜚廉家族得以繁衍生息。后来,季胜的儿子孟增有宠于周成王,时称宅皋狼。孟增(也称宅皋狼)生子衡父,衡父又生下造父。

虽然恶来革因周武王伐纣而被杀,但子孙得以繁衍。后来,恶来革家族的子孙便借造父受封赵城之宠而姓赵氏。

周孝王三年,“王命主马汧、渭之间”。此处提到的为周王室养马的人叫非子,是恶来革的子孙。非子专心为周王室养马,并且带来了良好的效应,“马大蕃息”。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为“附庸之君,邑于秦,使续伯翳后”。非子便是被后世称为“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的开国始祖。

秦国统一天下,为什么不灭卫国?

为挽救周王朝颓势,周孝王决议复兴,非子养马便是其一

秦至家主秦襄公时,犬戎破镐京,杀周幽王。当此周王朝危急存亡之时,秦襄公敏锐地把握机遇,立即领兵赴镐京“勤王”,并与晋文侯、卫武公一起参与了“救周,平戎”。

秦国统一天下,为什么不灭卫国?

救周平戎之列国兵马

秦的历代家主时刻密切关注“国际局势”,从未放过任何一次机会。秦襄公为周王室鞍前马后,意在捞取更多的政治利益,果然于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不但“命秦襄为诸侯”,还被“赐以岐、丰之地”,实现了秦发展历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

秦国统一天下,为什么不灭卫国?

??秦襄公受周天子封

二、始列诸侯的见证者

“历史倪说”认为,卫国虽小,而且早已为三晋附属,秦灭魏,却未及卫,可以理解为,因“犬戎破镐京救周”、“周平王东迁洛邑”而列诸侯,秦发展历史上关键时刻,卫国是参与者之一,而今秦统一天下,卫国“当仁不让”。

据《纲鉴易知录卷三·周纪》记载,犬戎破镐京后,“晋文侯、卫武公、秦襄公将兵救周,平戎”。秦襄公为周王室鞍前马后,意在捞取更多的政治利益,果然于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不但“命秦襄为诸侯”,还被“赐以岐、丰之地”,实现了秦发展历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

据《纲鉴易知录卷三·周纪》记载,周平王东迁洛邑后,除秦襄公外,其他参与者也获封赏,即“命卫侯和为公”,爵位提高一级;“锡晋侯仇命”。

秦国统一天下,为什么不灭卫国?

周平王封赏有功诸侯

卫国为姬周王朝的姬姓诸侯国,且较早建国,战国之时,以忽略不计的实力存在于诸侯强国的夹缝中,由其“分享”秦之荣耀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