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始皇的陵墓到底有多大?历经39年修建,难道只刨了一座山?

秦始皇陵是世界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陵墓,秦始皇修筑这座陵墓前后用时36年,投入了70多万的人力,甚至有时候人数还会将近80万,投入的人力相当于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的8倍。除去帝陵的丛葬坑,而仅仅是秦始皇陵的地宫陵园占地就有将近26万平方米,是故宫的78倍。

也正因为巧夺天工的工艺和不计成本的投入,秦始皇陵的封土才会高达115米(后被侵蚀和地质演变,现今只剩43米高度),以至于有人以为秦始皇陵是一座山丘。

那么,既然秦始皇陵不是一座山,那为何在大家印象中的秦始皇陵,反而是一座山的形象呢?

秦始皇的陵墓到底有多大?历经39年修建,难道只刨了一座山?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修筑于骊山之北的河流冲积扇上,北临渭水,是绝佳的风水宝地。其陵墓分为地表部分和地宫部分,其地表便是秦陵封土,其形状近似方形,顶部平坦,而四周斜坡呈梯形,所以这地表便让许多人误以为的一座山丘。而实际上,地宫部分才是其墓葬的核心区域。

地宫又分为陵园区和丛葬区两个部分,帝陵地表封土之下便是地宫的陵园区。地宫陵园区从内到外又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宫城、内城、外城、外城以外四个部分,被两堵内外城垣隔离,整体呈回字形。这四个部分又根据社会功能的不同,其陪葬宝物的密集程度也不尽相同,整体上也是从内到外逐渐减少。

而为了保护这些陵园区,地宫内“下锢三泉”,如有人盗窃,则人会跟随地宫被水淹没,另外还有水银形成的江海,机关箭弩等杀人利器。至于丛葬坑,就用来放置类似于秦始皇的兵马俑以及陪葬妃嫔、太监和宫女之类的“社会组织成员”。

秦始皇的陵墓到底有多大?历经39年修建,难道只刨了一座山?

▲呈回字形的陵园区

而地宫安放秦始皇的宫城之中,根据郦道元《水经注》描述,其房顶上画有天文星宿之象,以璀璨夺目的夜明珠来组成日月星辰,交相辉映,其棺木之下则修筑有类似我国地形的三山五岳,其间的江海则以水银灌注,机相灌输。而灌木四周,文武百官无数雕像则谦恭地站在始皇帝的棺木之前。

根据《史记》记载,这座宏伟浩大的帝陵修筑了共计39年,分为大致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由于正是这个阶段秦国大量财力都用于打仗,所以其陵墓只设计了大致框架,修筑进度十分缓慢。但即便如此,还是花费了整整26年。

第二阶段则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执政9年,由于江山一统,资源得到高效整合配置,所以这个时期修筑进度突飞猛进。

第三阶段则是秦始皇死后的4年,此时恰逢陈胜吴广起义,国家政局不稳,财力不够,所以便只能草草收尾。

秦始皇的陵墓到底有多大?历经39年修建,难道只刨了一座山?

▲秦陵纵向剖面图

可惜的是,在秦王子婴元年,秦始皇陵在竣工后没有多久便迎来了它的劫难。当时项羽入关以后,率领他的三十万大军破坏秦始皇陵,将帝陵地表建筑洗劫一空。但他没有就此打住,还挖掘了地宫部分,而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之所以现今会重见天日,正是由于项羽破坏了地宫的丛葬区。至于陵园区,则幸亏地宫机关重重,造成楚军不少伤亡,才得以保住。

而后在汉朝时期,刘邦为了安抚原来七国贵族,便派人给他们的先祖守陵,而秦始皇陵则得到了二十户守陵人的保护。但是由于秦始皇陵名气太盛,所以每逢乱世必然会有军队在此劫掠,因此这二十户守陵人作用并不大。在新莽政权时,赤眉军便光顾了一次,魏晋时期,后赵的石虎也盗掘了秦陵,而唐末黄巢时期,秦始皇陵又再度遭遇了一次大规模破坏。

因而在历经数千年烽火岁月以后,秦岭地表建筑早已不复存在,丛葬区也被破坏殆尽,所幸地宫陵园因为机关复杂,所以才未被遭到破坏,而我们在其地表能看见的也不过是一座封土堆罢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