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蒋介石拉拢一个重要人物,宋美龄建议用美人计,蒋介石感觉真高明

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天择创办,欢迎关注~

战神粟裕的背后(61)

上一节我们讲了中央为什么要从上海搬到中央苏区,而这又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而从国民党方面来看,蒋介石在围剿红军的同时,还有两个重要事情,一是要尽快削弱各地方实力派的力量,二是要尽快整合自己的内部力量,稳固统治。因为这时候蒋介石的统治并不牢靠。我们理一理蒋介石的发迹过程,会发现有三个关键节点非常重要。

蒋介石拉拢一个重要人物,宋美龄建议用美人计,蒋介石感觉真高明

一是就任黄埔军校校长,通过黄埔军校这个平台拉拢了一大批人,黄埔军校的毕业生构成了蒋介石嫡系部队的骨干,黄埔军校出来的被称为身穿黄马褂。

二是北伐,通过北伐战争,蒋介石的嫡系力量在急剧膨胀,对其他军阀形成了力量优势,这是他能够取得中原大战胜利的关键。

三是蒋宋联姻。这一关键往往被人所忽视,其实蒋宋结合从本质上是新军阀力量与经济资本的结合,宋美龄是大财团的代表。

蒋介石登上国民党领袖的过程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从中也学会了很多拉拢人的方法,主要有经济上的诱惑、职务上的许诺、拜把子称兄道弟,除了这些常用手段外,蒋介石还利用联姻拉拢心腹。

联姻实际上是美人计的变体。中国古代兵书上说:兵强者,攻其将;兵智者,伐其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对兵力强大的敌人,就攻击他的将帅,对明智的敌人,就打击他的情绪。而打击情绪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用美人。在三国演义中,王允就是利用貂蝉打击吕布的情绪,结果把董卓干掉了。

蒋介石拉拢一个重要人物,宋美龄建议用美人计,蒋介石感觉真高明

在三国时期,董卓掌握了朝廷大权之后,为所欲为,不少人对此敢怒不敢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董卓兵强马壮,尤其是董卓的义子吕布是三国中的头号武将,骁勇无比。

而司徒王允认为董卓是朝廷混乱的根源,必须要除掉董卓,但王允知道如果要正面除掉董卓简直是天方夜谭,唯一的办法就是制造董卓和吕布之间的裂痕,利用性格容易激动的吕布把董卓干掉。其实这时候王允手上可用的资本非常有限,唯一有用的资本便是他家中的美貌歌妓貂蝉。于是王允借故请吕布到自己家中,让貂蝉出来劝酒。吕布果然一见倾心。王允看到吕布动心,就说貂蝉是自己的干女儿,愿意把她许配给吕布,吕布自然喜出望外。

过了几天,王允又把董卓拉到家里来喝酒。貂蝉又是斟酒,又是跳舞。好色的董卓看到美貌的貂蝉立刻表现出垂涎欲滴的样子。王允顺水推舟,把貂蝉送给了董卓。这自然激起了吕布的情绪。

实际上王允硬生生利用貂蝉使董卓和吕布成了情敌。如果在西方出现这种情况,两个人决斗就行了,胜利者抱得美人归。不过中国人讲究“兵者,诡道也”,结果情绪激动的吕布将愚蠢而又身在高位的董卓干掉了。

可以说罗贯中用美人计开创了三国混战的新时代。

蒋介石拉拢一个重要人物,宋美龄建议用美人计,蒋介石感觉真高明

王允可以说是利用美人计的大师,狭义上的美人计,是指利用美色达到一定的目的,最常用的就是套取情报、刺杀等等。而广义上的美人计是指利用美色达到一定的目的,比如对特定人进行拉拢,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而孙中山在这一方面非常有一套。

比如孙中山娶了宋庆龄后,为了拉拢湖南省督军兼省长的谭延闿,于是便将宋庆龄的妹妹宋美龄介绍给丧偶未娶的谭延闿。当时谭延闿已经45岁,而宋美龄只有22岁。孙中山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用美人拴住谭延闿,这样自己便多了一份力量。

不过老学究式的谭延闿没有同意这桩政治联姻,但他与蒋介石关系较好,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谭延闿将宋美龄介绍给了蒋介石,最终促成了蒋宋联姻。然而谭延闿很快驾鹤西去,临死前托蒋介石夫妇给他的女儿谭祥找个好人家。

谭延闿共有二子四女,其中谭祥排行老三,1906年出生,又名曼怡,这个名字乍一听好像是青楼里女人的名字,其实不然,她与宋美龄一起留学美国,而且与宋美龄性情相投,两人关系非常密切,从辈份上讲,谭祥应为宋美龄的干女儿,所以宋美龄对谭祥疼爱有加。

蒋介石拉拢一个重要人物,宋美龄建议用美人计,蒋介石感觉真高明

此时,蒋介石的创业班子已经形成,但还不是特别牢靠。在这两个班子中,有2个人蒋介石非常欣赏,那便是陈诚与胡宗南。

陈诚是1898年出生,胡宗南是1896年出生,从年龄上讲胡宗南大一点,从相貌上讲,两人也差不多,身材都比较矮小,从各个方面看,两人的条件差不多,但是陈诚已有家室,而胡宗南是单身(他的父亲硬逼他与不相爱的女子成婚,他遂离家出走)。

按照中国“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古语,蒋介石应该选胡宗南。但是蒋宋二人仔细考虑后,决定将谭祥许配给陈诚,理由是胡宗南非常可靠,而陈诚不太可靠,必须用谭祥这个美人拴住陈诚。

有人要问,陈诚不是蒋介石的铁杆心腹么?这话说得也不错,但实际上在此之前,蒋介石非常欣赏陈诚,但是并不放心陈诚,甚至认为陈诚并不可靠,而这一切又是因为邓演达而起。

陈诚和邓演达都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毕业生,邓为工科6期,陈为炮科8期,邓是陈的学长。陈诚毕业后不久跟随邓演达南下参加由孙中山领导的建国粤军,当时邓演达是团长,而陈诚是上尉副官,很快邓演达又将陈诚提升为连长。

蒋介石拉拢一个重要人物,宋美龄建议用美人计,蒋介石感觉真高明

在一次战斗中,陈诚胸部中弹,一时血流如注,晕倒在地,邓演达亲自带着人将陈诚抢下来,救了他一命。后来孙中山创立黄埔军校时,陈诚随邓演达一起进入黄埔军校。在黄埔军校,陈诚获得了蒋介石的赏识。邓演达先后任黄埔军校训练部副主任、黄埔军校教育长,而陈诚先后担任教育副官、炮兵教官等职,是邓演达的直接部下。

从中可以看出,邓演达是陈诚的学长、伯乐与救命恩人,因此陈诚对邓演达非常敬重。从私交上来说,陈诚对邓演达的感情远远超过蒋介石。

由于邓演达对蒋介石的独裁非常不满,将原先成立的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自任中央总干事,企图建立第三种政治势力。陈诚不但给予了经济上支持,而且给予了政治上的支持。但邓演达哪是蒋介石的对手,很快就将邓演达秘密逮捕。

正在江西前线围剿红军的陈诚,得知邓演达被捕,立即打电报给蒋介石,请求释放邓演达。本来对陈诚信任有加的蒋介石顿时对陈诚的忠诚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陈诚还值得信任么?

蒋介石拉拢一个重要人物,宋美龄建议用美人计,蒋介石感觉真高明

如果换作别人,蒋介石肯定毫不犹豫地将其处决。此时的蒋介石也处于巨大的矛盾中,一方面非常欣赏陈诚,认为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但是另一方面又不信任他。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宋美龄建议蒋介石可以使用美人计,利用谭祥把陈诚这个重要人物留在身边,蒋介石一听连忙叫好。

蒋介石这一决定,使陈诚在距离监狱和刑场只差一步的地方神奇地站住了脚步,蒋介石神奇的操作令人乍舌。

在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安排下,陈诚和谭祥见面了,谭祥是大家闺秀,又在美国留学过,无论是相貌、学识还是家庭背景,都是别人难以企及的,常年在部队的陈诚见到这等尤物,立即一见钟情,而陈诚除了身材矮小,其他方面都非常出众。两人很快便确定了关系。

于是陈诚决定解除和原配的关系。他的原配叫吴舜莲。要说这个吴舜莲家里也确实不错,陈诚在青年时求学的费用很多都是吴舜莲家出的。然而随着陈诚不断的求学、视野的开阔,他越来越看不上吴舜莲,因为吴舜莲没有文化,两人没有共同语言,这段婚姻形同虚设、名存实亡。

蒋介石拉拢一个重要人物,宋美龄建议用美人计,蒋介石感觉真高明

而吴舜莲的亲哥哥吴子漪,长期跟随陈诚,陈诚当18军军长时,他是军需处长。于是陈诚找了吴子漪以及他的青田同乡杜志远,解除了这段长达13年的婚姻。

1932年元旦,陈诚与谭祥在上海豪华的沧州饭店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当身着军装、短小精悍的陈诚,与身披婚纱、手持玫瑰花束的谭祥向蒋介石和宋美龄行礼的时候,蒋介石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蒋介石感觉宋美龄建议的美人计真高明,他再也不用担心陈诚生出异己之心了。

而娶了谭祥的陈诚对蒋介石死心塌地,后来他主办庐山训练团,对红军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而陈诚也在蒋介石的提携下青云直上,成为国民党军的核心人物。

蒋介石拉拢一个重要人物,宋美龄建议用美人计,蒋介石感觉真高明

(天择杂谈原创:本文在史实的基础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手法,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粟裕生平事迹》、《粟裕传》、《战神粟裕》、《名将粟裕珍闻录》、《陈诚传》等。

天择是作者的笔名,曾在国防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对历史和哲学颇有研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