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盟军登陆,德国败局已定,是什么让元首信心倍增决定大反攻?

当1939年9月1日的炮声响起时,德国160万大军扑向波兰,同时,苏联也在波兰背后捅了一刀,面对两面夹击波兰无法抵抗,28天后选择了投降。1940年5月10日,德国又向英、法、荷兰、比利时展开了进攻,德军势如破竹,希特勒同样获得了胜利的消息,战争初期一连串的胜利,让他冲昏了头脑,他个人的野心急剧膨胀,并继续扩大战争。

盟军登陆,德国败局已定,是什么让元首信心倍增决定大反攻?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希特勒并没有高兴太久。”1944年6月,盟军在法国登陆成功,这让希特勒无法忍受,当西线德军节节败退,德国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他还对战争抱有幻想,迫切希望来一次反攻,提升德军的战斗意志,而此时也确实有一个“好消息,”让希特勒最终下定决心进行反攻,那么是一个什么样的消息,让希特勒决定进行一次最后的挣扎呢?

正当他为两线作战的局势而感到焦头烂额时,他找来了最高统帅部作战部长约德尔大将,跟他探讨了自己想反攻的想法,并追问了西线盟军的总兵力和后续部署。

盟军登陆,德国败局已定,是什么让元首信心倍增决定大反攻?

就是他的这么一问,让他得知盟军在西线的兵力只有60个师,而剩下74个师要么还在英国没有上船,要么还在美国本土集结。这让希特勒大为兴奋,这个消息让他认为,这就是反攻的天赐良机,一定要在盟军没有全部登陆之前抓住时机,击败他们。至少要稳住西线局势,然后调转主力去对付东线。

对于战争初期的德军来说60个师的敌军当然不会被放在眼里,而此时得意忘形的希特勒,显然忘记了他们已经失去了制空权,军队早已疲惫不堪,没有了最初的士气和战斗力。但希特勒的一意孤行,依然让他对约德尔上将说道:反攻的时机终于到了。而此时的约德尔会有什么反应呢?

盟军登陆,德国败局已定,是什么让元首信心倍增决定大反攻?

约德尔将军从1941年,就成为了希特勒离不开的人,他对元首的性格了如指掌,他明白向一个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人数不行,反而会更加激怒他,所以约德尔并没有对元首说不行,而是给元首指出了四个建议。

如果要展开大规模的反攻,首先要解决德军没有制空权的问题,反攻的时间应该选在恶劣的季节,这样的季节,“大自然会成为我们的盟友,”只要盟军的飞机无法升空,可怕的空中威胁便会消除,我们的装甲师才有胜利的机会。

盟军登陆,德国败局已定,是什么让元首信心倍增决定大反攻?

然后要有足够的后勤保障,如今国内的生产力低下、资源不足、兵源紧缺、后勤保障非常不利,如果要进行反攻,国内的工厂必须重新调整生产任务,首先要保证前线的需要。

再次,反攻必须保障兵力充足,而如今的西线兵力不足,无法支撑反攻的兵员损失,必须从东线调兵,来做预备队。

最后,反攻一定要保密,但大规模的调兵、集结、部署,势必会被敌人的空中侦察所发现,这样反攻的突然性就会丧失。敌人可以选择主动进攻,或者提前做好防御措施,那么我们的反攻就失去了意义,

盟军登陆,德国败局已定,是什么让元首信心倍增决定大反攻?

约德尔将军的回答显然无法令元首满意,一个不甘心失败的人最终还是在1944年冬季发动了阿登反击战,但结果可想而知,德军这次进攻再次遭到了失败,损失了很多兵力,依然没有获得战争主动权,这也是希特勒在西线最后的努力了,自此后等待这个战争狂人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彻底的失败。

都知道德军豹式、虎式威名远播,而装备数量最多的坦克却默默无闻

二战德军身后背的大铁罐儿是什么东西?专家:那是他们的第二条命

为何德军自己坦克都不够用,还要坚持出口?网友:这不自寻死路吗

一个29岁皇帝的胡乱折腾,一意孤行,最终葬送欧洲第一强国的前途

为什么说入侵苏联50天后,德军高层便知道他们错了?这是真的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