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5年上将中,有两位名将曾是“死对头”:为什么都没去朝鲜战场?

1950年10月爆发的抗击美国侵略和援助朝鲜的战争,是新中国保卫自己和国家的一场重大战役,也是我们国家展示国威的战斗。恰逢解放战争刚刚结束,中国陆军部队有500万以上的士兵,常年不断的战争,磨练了我们许多部队的战士。

每支野战军将军都希望能够去朝鲜战场为国家而战。在参战的军队中,核心主力力量就是原四野官兵,他们投入了大批的战将前往朝鲜。这不仅是个人的愿望,而且是国家的需要。

例如,邓华、韩先楚、梁兴初、刘震四位著名将领在朝鲜战场上都打出了威名。然而,奇怪的是,解放战争中四野最强战将之一、老一纵司令员李天佑竟然缺席了这场抗美援朝战争。49年归于21兵团司令员的陈明仁,同样没有机会率军前往朝鲜。

55年上将中,有两位名将曾是“死对头”:为什么都没去朝鲜战场?

在前线吃紧的情况下,两位英勇的悍将为何缺阵呢?以出色的军事能力和强大的指挥能力而闻名的李天佑和陈明仁在1955年被授予开国上将身份。两人有过一段“宿怨”,1947年,陈明仁将军尚未起义,还在担任东北战场的第71军的指挥官。

领导该部队保卫四平城。这时,东北部队在松花江以北经过农田改革和训练,其部队素质和战斗质量大大提高,他们推翻了被动局面,开始从防御转向进攻,改变了东北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1947年6月,以李天佑东野纵队为首的10万多人部队进攻四平城,这是在四平的第三次战斗,就是第三次四平战役。陈明仁靠三万多人抵抗对方十万大军,本身李天佑充满信心,但最后,他却被陈明仁给打退了。

55年上将中,有两位名将曾是“死对头”:为什么都没去朝鲜战场?

第三次攻打四平城成了东野最严重的失败之一。东野李天佑东因为指挥攻城方法不当,损失了13000多人。这在1947年东北战场上,是一次很严重的失败。这是因为我们的军事力量已经慢慢超过了东北国民党军。

这场战斗之后,李天佑遭到了野战军司令和军事委员会的批评,并要求自我检讨,李天佑将军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从那时起,他就将陈明仁视为敌人,一直想报仇。然而,在陈明仁被南京方面从东北战场上调派走后不久。

李天佑总结了自己失败的经验,并在一年之内率军征服了四平城,却再也没有机会与陈明仁对峙,也因此感到很郁闷。1949年8月,陈明仁在长沙带领部队起义,后来将其改为四野建制。

55年上将中,有两位名将曾是“死对头”:为什么都没去朝鲜战场?

换句话说,两个曾经的“死敌”现在竟然是同一阵营的战友,此时,解放战争已经临近结束,第二年在朝鲜战场上又爆发了战斗,两位将军都想参与这次作战,特别是陈明仁将军,多次向上级提出请求,希望尽快指派自己前往朝鲜战场。

陈明仁以前虽然是国民党军队的将领,但军事委员会对这件事并不忌讳,与其出身相同的曾泽生和董其武便是如此。他们两个人在朝鲜战场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抗拒美国侵略和援助韩国的战争中,陈明仁和李天佑都没能前往朝鲜。

因为他们共同执行了军事委员会指定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即镇压广西省土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广西的匪患现象最为严重,因此我们不得不派遣许多部队来清剿这些匪徒。与其他省相比,广西有其特殊性。

55年上将中,有两位名将曾是“死对头”:为什么都没去朝鲜战场?

国民党军队中最强大的地方派系“李白”桂军最初在广西省成立,在过去的20年中已经在该地区建立了广泛的民兵训练体系。第一是,有超过五十万人都是半军事人员,他们长期以来被军阀集团灌输思想并进行军事训练。

第二是解放战争是由北向南进行得,到1949年底,许多武装部队被击败,逃到大陆南部的深山中。在地理上,广西自然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陈明仁的第二十一军团并不是第一个被派往广西的部队。

李天佑将军是第十三军团的副司令员,率先带领军队与广西的土匪作战。由于在镇压匪徒初期人民解放军的慷慨政策下,抓到的土匪头目并不一定会被枪决,大多都会被放走。但是在广西匪徒又很猖獗,所以剿匪总体进展并不顺利。

55年上将中,有两位名将曾是“死对头”:为什么都没去朝鲜战场?

为了加快对土匪的镇压,军事委员会派出了陈明仁将军率领第53军前往广西,两名著名的将军在广西并肩作战。两人相遇后笑着谈论了几年前在四平的战斗。英雄相惜,两人紧紧握住了对方的手,毛主席为广西这两个将军的联盟感到非常欣慰。相信他们一定能彻底扫除广西的匪徒。

55年上将中,有两位名将曾是“死对头”:为什么都没去朝鲜战场?

结语:事实证明,李天佑和陈明仁不仅成功完成了镇压匪徒的重要任务,在两年之内共同消灭了广西数十万的匪徒、间谍和流寇。在战斗中不再计较往事,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尽管两位著名将军未能参加抵抗美国和援助朝鲜的战争,但他们合作镇压土匪和两人人际关系的转变成为一段佳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