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胜为何一定要除掉吴广?司马迁《史记》给出原因,年轻人要牢记

《史记》曾言:“苟富贵,勿相忘。”晚秦年间,陈胜、吴广愤而起义,虽两人生死之交,历经无数威胁,然事成之后,陈胜却决心除去吴广,此举亦令后人好奇不已。

在中国社会几千年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曾出现过许多农民起义事件,对于这些农民来说,若生活环境过于困苦,他们也会凭借自身的信念与力量,与统治阶级进行抗衡,以此为自己争取更好的生活。

在众多农民起义中,最著名的便是由陈胜和吴广所发动的大泽乡起义。当时,凭借着“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他们带领百姓们发动起义,以此抵抗秦朝的暴政。

然而,虽两人有着过命的交情,可建立政权后,陈胜却执意将吴广除去,这也令许多人感到奇怪。而这一问题的真正答案,也体现在司马迁的《史记》当中。

陈胜为何一定要除掉吴广?司马迁《史记》给出原因,年轻人要牢记

公元前209年时,阳城地方官派人押送九百名民夫到渔阳地区防守,而在这九百名渔夫中,便有陈胜与吴广两人。行进过程中,天空突降大雨,导致道路不畅,基于这一原因,他们自然无法按时抵达渔阳。而按照秦朝律法规定,若是无法按时抵达,便会遭到杀头的惩罚。

当时,陈胜与吴广便聚在一起商量日后的出路,在两人看来,留下和逃走都是一死,不如直接起义,创造一番事业,若是起义失败,大不了便是一死,可若是起义成功,则会从此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

陈胜为何一定要除掉吴广?司马迁《史记》给出原因,年轻人要牢记

尽管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起义并非易事,可生死关头时,陈胜与吴广亦是走投无路,便只能踏上起义的不归路。

为了起义计划的顺利推进,两人便用朱砂在白绸缎上写下“陈胜王”三个字,并将这一白绸缎塞到鱼腹中。当军中戍卒将鱼煮着吃后,便发现了鱼肚中的白绸缎,当时,戍卒也对此事感到非常奇怪。

陈胜为何一定要除掉吴广?司马迁《史记》给出原因,年轻人要牢记

此后,吴广暗中到驻地附近的古庙内模仿狐狸的声音喊道:“大楚兴,陈胜王”这也使得许多戍卒的内心产生动摇。

见时机成熟后,陈胜便将队伍中的其他人聚拢到自己面前,并慷慨陈词一番,最终,在陈胜和吴广的鼓动下,大泽乡起义正式爆发。

在这段时间内,因全国各地皆苦于秦朝的暴政,所以,很多民众亦参与到陈胜的队伍中,帮助陈胜扩张自身势力。一时之间,秦朝统治受到严重威胁,这也为刘邦和项羽灭秦创造有利条件。

陈胜为何一定要除掉吴广?司马迁《史记》给出原因,年轻人要牢记

当陈胜的张楚政权得以建立后,全国反秦斗争运动达到高潮,然而,随着西征的失败,张楚政权的辉煌之势亦逐渐消退,在这段时间内,帮助陈胜起义的吴广,更是遭到部将田臧杀害。

在对此段历史进行了解过后可以发现,部分史料中认为,自张楚政权建立后,吴广便刚愎自用,骄傲自大,这也使得其部下田臧无法与他和谐交流。为保证军队内部的法纪不受破坏,田臧也只能将其杀害。

陈胜为何一定要除掉吴广?司马迁《史记》给出原因,年轻人要牢记

可实际上,这样的说法并不能够站稳脚跟。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便认为,田臧之所以会将吴广杀害,也是受到了陈胜的指使。

在对《史记》进行解读后可知,之所以陈胜一定要除去吴广,也是因为吴广掌握着陈胜太多的秘密。

虽在此前的日子里,陈胜将吴广看作军师一般,听从着吴广的建议,可当陈胜登上君王之位后,吴广向外界传播的诸多言论,亦威胁到他的地位。

陈胜为何一定要除掉吴广?司马迁《史记》给出原因,年轻人要牢记

日常生活中,吴广总是会多次提起他和陈胜起义过程中的诸多故事,这也使得陈胜对吴广产生忌惮。《史记》中记载:“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由于陈胜已无法驾驭吴广,为了能够保全自身位置,陈胜便决定将其除去。

尽管当初的陈胜曾说过:苟富贵,勿相忘。可在权力面前,曾经的诺言却不值一提,这也使得吴广未能落得善终结局,反而遭人诛杀。

陈胜为何一定要除掉吴广?司马迁《史记》给出原因,年轻人要牢记

结语

在对陈胜与吴广之间的故事进行分析过后便会发现,虽兄弟情谊弥足珍贵,但在特定情况下,兄弟感情亦会落得分崩离析的结局。

可见,无论在何种时代背景下,人们都应做到谨言慎行,避免过分看重外在情感,以免自身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凭借着此类历史故事的经验与教训,相信很多年轻人都能牢记谨言慎行,并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生活,避免受到言语失误的影响,招致他人的排斥,进而过上悲惨的生活。

参考资料:《史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