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消费品供应链转型看制造业升级,品牌企业探讨实战经验

从消费品供应链转型看制造业升级,品牌企业探讨实战经验

消费市场在不断升级,消费品供应链的转型,对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12月10日,由安得智联、罗戈网、新经销联合主办的“无界有径,共创价值——2022中国消费品行业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于广州举行。美的集团智慧物流板块安得智联,携手青岛啤酒、李锦记、江小白等200+品牌企业,共同探索企业供应链转型升级之路,推动“线上线下一盘货+To b/C一体化”的全渠道供应链创新升级,助力品牌转型增长。

而终端消费市场的经验,更给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尤其是中小企业抓住“数智化转型升级”带来了思考和机遇。就这一话题,在本次会议中安得智联相关负责人以佛山制造业转型为例,接受南都记者的采访。

从消费品供应链转型看制造业升级,品牌企业探讨实战经验
从消费品供应链转型看制造业升级,品牌企业探讨实战经验

多元化、线上线下融合与数字化

近年来,中国消费品行业继续加速升级,消费渠道、场景等不断更迭,建设更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成为中国消费品行业的共识。在不确定性事件频发的新常态下,市场竞争加剧,商业模式不断更替,中国消费品行业面临贯通线上线下渠道,BC一体化的全渠道运营,并正加速孕育新零售的一体化全场景生态圈。这要求品牌商抓住商业变革机遇,提升供应链密度、围绕产业深度布局、深化供应链转型升级,以支持企业实现全渠道运营及效率提升,打造消费品行业供应链新生态。

对此,安得智联总裁梁鹏飞做了关于“供应链变革推动业务新增长”的主题分享。“无论外在环境如何变,从商流或成品供应链来看,企业经营的三要素:体验、成本、效率是不会变的, 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链路、最小的损耗触达各最小的分销单元,以最小的库存响应需求?成了行业品牌商需要深究的课题。”

物流由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变正成为行业趋势,供应链变革将推动底层业务新增长。品牌商需要围绕用户运营与服务,提升销售转化,这当中的本质是资源配置效率的竞争。安得智联一直致力于推动全渠道一盘货,为伙伴提供专业的端到端全价值链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建立并迭代全价值链物流运营体系。

会上,青岛啤酒创新营销事业部兼电商总监史永刚向来宾介绍了青岛啤酒电商供应链创新模式,他指出:中国互联网进入深度存量时代,竞争从获取用户数量转向抢夺留存用户;电商业态融合催生营销新玩法,电商平台中直播流量持续增加,商家通过直播构建私域流量、增强用户留存与复购;供应链需要更精细化的管理,避免物流成本粗放式增长。为顺应新消费环境的趋势变化,青岛啤酒践行了线上线下全渠道统仓统配、To b/C库存融合的供应链升级方案,打破商流与物流绑定的限制,优化成本、标准流程操作、效率优化,依托前置仓,布局到家业务,寻求渠道新增量。

在品牌数字化营销实践的分享中,江小白联合创始人童学伟指出:江小白坚信深度分销策略和精细有效的终端运营策略的有效性,但也同样深知今天是一个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新物流技术不断创新迭代,以及新零售业态不断演变,新媒体形式不断涌现的新时代,江小白一直在积极拥抱变化,践行数字化营销。

两业融合:为传统制造业降本提效

消费市场的变革,也将传导于制造业企业。佛山是珠三角制造业城市的缩影,在新的消费市场趋势下,供应链的发展和升级对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又带来了哪些思考?

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安得智联运营本部总经理刘丹将其总结为:协同。

“我国高度重视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并且将其视为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智慧制造和智慧物流,是国家已经在探索和推进的两业融合的新路径。”刘丹表示,“两业融合”对于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来说,降本提效是重要手段。在互联网+智能化时代,传统制造业正在全面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在企业实现产业化数字转型的发展过程中,构建全渠道的智慧物流将是重要发展趋势,“智能制造与智能物流的深度融合,也必将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和促进两业的高效发展。”

助力中小企业踏上“快车道”

智慧物流助力制造业企业实现提效降本省时间已经有非常多的先例,在本次论坛中,超过200+品牌企业交流了发展经验。作为安得智联的“母公司”,总部位于佛山顺德的美的集团也以数智化转型、科技创新发展成为区域企业发展的标杆。

但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更加庞大的主体是中小微企业。下一步,中小微企业如何抓住智慧物流的发展机遇?

安得智联技术中心总监羌磊向南都记者表示,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需要较为成熟的网络和运营应用体系。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以利用公共服务网络与平台,尤其是利用可支撑企业从原料生产制造、成品流通、零售到末端消费者服务的综合供应链服务体系,从头到尾进行通盘服务。

羌磊表示,在过去美的集团内部服务与成长过程来看,安得智联能够提供一套成熟的服务网络和能力,包括数据服务能力和日常运作服务能力。

“中小企业需要从产品端服务,还是制造端服务?需要零售端服务的,还是需要末端消费者服务?一个成熟的服务平台能反馈和指导企业,在各个环节哪些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羌磊说。

采写:南都记者 路漫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