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闻道西河久服从,陶成国治蔼文风

作者:东阁读史书
闻道西河久服从,陶成国治蔼文风

魏文侯像

魏文侯生于前472年。韩、赵、魏灭亡智氏时,他十九岁,那‬时‬魏氏当家的‬是‬他的祖父魏桓子。

前446年,魏文侯二十六岁时,魏桓子去世,魏文侯继任成为家主,当上了晋国的卿士。

前425年,晋国执政赵襄子去世,魏文侯继任成为晋国最后一个执政,时年四十七岁。

前403年,韩、赵、魏三家被周威烈王正式册封为诸侯时,魏文侯已经六十九岁了,此时距离魏文侯前396年去世,只有短短七年。

尽管真正成为一国之君只有七年,魏文侯时期的魏国却是中原的霸主,如果在那时说有一个国家最终会结束天下的乱局,大家一定会认为是魏国。

因为其他大国,都已经被魏国挨个收拾过了。

先说秦国,这个后世一统天下的大国被收拾得最严重。

从前419年一直到前408年,魏文侯经过十二年的艰苦战争,拿下秦国的西河等大片领土,把秦国完全赶回洛水沿岸,无力再进中原。

闻道西河久服从,陶成国治蔼文风

其次是楚国,晋楚争霸时,楚国便不是对手,如今晋国一分为三,但对付楚国时却依然团结,楚国当然不敌。

从前422年一直到前396年,魏文侯联合韩、赵一起对楚作战,在七次大战中大败楚国,三国向南拿下楚国大片领土。

最后是齐国,三晋能正式册封,和齐国关系很大,

前405年,齐国卿大夫田悼子去世,齐国发生内乱,田布杀死了公孙孙,田会就在廪丘(今山东鄄城县)反叛,投靠赵国。田布派兵包围了廪丘,田会派人向三晋求援,於是三晋联合出兵救解。

三晋以魏军为主力,魏将翟角为主帅,与包围廪丘的齐军展开大会战。联军以分散而灵活机动的步兵,包围袭击排列成密集车阵的齐军,齐军战败,损失车辆二千及三万军队,联军把尸体堆成二个高丘。

田布在龙泽与联军再战,又被打败,联军乘胜长驱直入追击,围攻齐国西边的关塞平阴(今山东平阴县),并攻入了齐长城,迫使齐国的执政者屈服

这场耗时两年的战争最终以齐国最后一任姜姓国君康公被联军所俘虏告终。

齐康公和三晋诸侯一起到成周为三国正式讨要册封,三晋正式成为诸侯。

闻道西河久服从,陶成国治蔼文风

韩、赵、魏正式列为诸侯

魏文侯领导下的魏国,不仅武力直追当年的晋国,称霸天下,而且在文化上也有所建树,在他扶持下建立的西河学派成功地成为了当时的文化中心。

闻道西河久服从,陶成国治蔼文风

西河学派

魏文侯重用当时著名的大儒子夏,拜子夏为老师,在西河讲学,从学者有三百多人,其中人才辈出。

子夏(公元前507—前400年),姒姓卜氏,名商,字子夏,,春秋末晋国温人(今河南温县),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在西河设教期间,子夏的弟子很多都是非常有名的人物,包括了三晋法家思想的开创者李悝、战国名将吴起、魏国国相段干木、道家学者田子方、春秋《公羊传》的作者公羊高等。

西河学派为魏国吸引、培养了大批官员。

魏文侯能够成功和他正确的战略是分不开的,他的战略简而言之就是四点:任人唯贤、向西扩张、联合三晋、防御齐楚。

可惜的是,魏文侯去世后,他的后人一条也没有遵守。

国内用人开始看重门第,导致西河学派培养出来的人员大量流失,甚至名将吴起也被逼到了楚国。

三晋分裂,同时和齐楚战争,四面树敌。

放松对西边的争夺,秦国魏国陷于中原大战之时,不断发动战争,并最终在前332年魏国马陵之战遭受挫折后,一举收回了西河。

“闻道西河久服从,陶成国治蔼文风。

政缘馀泽沾洙泗,比似群侯故不同。”

这是南宋人徐钧的诗作,诗极简炼,却很好地总结了魏文侯一生的文治武功。

继续阅读